垃圾分類如何做 聽聽大家怎么說
2019-08-26 16:42:48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莫思予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首個醫院垃圾分類“四定”示范點,攝像頭實時監控。記者池遠 攝
“分類產生價值,垃圾變成資源。”作為全國先試先行的46個重點城市之一,福州市于5月1日起全面推行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力爭年底五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分類覆蓋率達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垃圾分類怎么做?我們聽聽基層社區、主管部門、專家代表怎么說。
基層:手把手指導居民垃圾分類
四色垃圾桶進入小區,意味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始了。“可是桶分類了,里面的垃圾還是大雜燴。”晉安區岳峰鎮香開社區黨支部書記劉美瓊說,8月7日開始,社區與東飛集團試行“四定”舉措,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香開新城小區的垃圾投放點減少到4個,每天早晚6點到9點,由分揀員破袋,手把手指導居民二次分類。
垃圾房的選點是難題,一開始就陷入“鄰避困境”。“我們做了大量解釋工作,實施后更嚴格定時關閉垃圾房,及時清運垃圾、清洗垃圾桶,改善了小區環境,用成效打消居民顧慮。”劉美瓊說,在居民一同參與、監督下,配合度和準確度越來越高。針對目前仍有居民“誤點”亂投放的現象,社區將召集黨員志愿者,入戶精準宣傳。
部門:計劃全面推行“四定”舉措
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為重點,以黨建目標責任制為抓手,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無縫銜接體系。
市城管委副主任林長盛介紹,五城區正積極推進分類市場化,43個街道已全部開展生活垃圾分類,3200多個小區垃圾分類設施布設率已超過84%,1/3小區入駐了專職分類管理員。為提升垃圾分類準確度,我市計劃在全市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定人、定監控管理的“四定”舉措。
全市共配置了106輛濕垃圾運輸車、255輛其他垃圾運輸車、26輛可回收物運輸車、3輛有害垃圾運輸車;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各分類處置設施和城區智能分揀中心正加緊建設,預計明年可實現生活垃圾全鏈條分類收運處置和回收利用。
我市還充分發揮執法保障作用,出臺了《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啟動了垃圾分類違規行為查處專項行動。目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立法正在推進。
專家:多方聚力,實現垃圾分類持續運行
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監事長鄭棣健認為,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運轉,關鍵在“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政府、關聯企業、社會組織、物業、業主要多方聚力。
“小區內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十分重要,要加快建設,為‘四定’打下基礎。”鄭棣健說,同時,不能因為分類市場化而弱化物業公司職責,要增強物業公司維護垃圾分類設施、引導居民分類的意識。為了使管理更接地氣,還要注重發揮小區內生力量,督導員盡量本地化,由身邊人帶動垃圾分類氛圍。
另一方面,鄭棣健指出,生活垃圾處理體系要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協同發展,才能讓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為此,建議政府從場地保障、減量補貼、綠色采購等方面給予支持,讓回收企業盡快成長,推動垃圾分類可持續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