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生項目 打通服務群眾“高速路”

2021-10-22 09:53:35      【字號

2019年10月,晉安區被列入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以來,立足區情實際和群眾需求,依托區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分中心(兩岸社區交流中心)以及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孵化和培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以品牌項目匯聚力量、凝聚群眾,促進志愿服務有根基、有平臺、有作為。

精準助農

打破銷售壁壘,助推鄉村振興。立足打造文明實踐服務共享平臺,整合區委文明辦、區直機關事務中心、新店鎮等部門、鎮街,成立新店社區助農直播團,通過“線上直播”創新農產品“帶貨”模式,融合建立“精準助農”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采用平臺直銷方式,由志愿者把收集的農產品對接時間、上市價格、銷售數量等信息直接與“助農在新店”平臺對接,并由專人負責銷售,實現“從田間到餐桌”一鍵直達的鮮活品質。通過“互聯網+鄉村振興”模式,架起農產品供需橋梁,打通北峰農產品下山銷路。目前,“精準助農”項目已與北峰山區80余家農戶農企建立合作,發動16個黨組織認種北峰山區閑置耕地,銷售農產品多達50多種,為農戶創造了150多萬的經濟效益,深受山區農戶農企的肯定。

 “助農精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獲評2020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八閩第一站”暖心服務示范基地

擦亮窗口形象,領跑城市文明。在火車站北廣場出站口打造集服務、治理、教育、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八閩第一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暖心服務示范基地,為來榕旅客提供交通問詢、列車動態、健康碼驗證等“一站式”便民服務,依托晉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曙光應急救援志愿服務支隊持續開展“e防控”志愿服務,堅決守好旅客入榕第一道防線;利用線上新媒體平臺+線下主流媒體,構建多維宣傳矩陣,探索“N類服務主題”和“N名志愿者”的開放模式,廣泛吸納各行各業各類志愿服務組織或個人參與平臺志愿服務活動,提升社會參與度。

“八閩第一站”志愿服務項目獲評2020年度福州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八閩第一站”獲評2021年度福州市“暖心志愿服務站點”。

“三社聯動”計劃

凝聚多方力量,對標群眾需求 。茶會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凝聚“社區+社工+社會組織”三方志愿服務力量,結合專業社會工作方法與“三社聯動”工作思路,引進社會力量,建設專業志愿服務隊伍。以舊換新,改造社區廢棄倉庫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共空間;平臺共建,發揮社會組織運營優勢和平臺樞紐作用,回應社區群眾需求,切實對接群眾服務;居民參與,整合社區居民力量建設一支群眾身邊的志愿者隊伍,因地制宜開展經常性、面對面、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村童媽媽聚樂部

聚焦流動人口,加速社群融合。福州市信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聚焦進城務工女性和留守兒童,提供預防性、教育性、成長性、補救性、發展性綜合服務。開辦“村童媽媽聚樂部”,通過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幫扶、婦女權益保護等公益活動,幫助進城務工女性加速融入城市;成立“菁英地帶”流動兒童活動室,并讓孩子們參與管理、表達觀點、制定規則。他們發揮專長,為困境群體提供精準化志愿服務,用以人為本的社區善治模式為家庭、弱勢群體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打造除家庭、工作、社交以外的“第四空間”——個人為社會作貢獻的空間。

“菁英地帶 同沐陽光”流動兒童融入城市幫扶行動項目獲評2018年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021年福州市“暖心志愿服務項目”。

雛鷹志愿者公益服務

培育青春志愿,助力文化傳承。說燈會,守內河,傳非遺,講黨史,倡文明,晉安雛鷹志愿者公益服務隊志愿服務項目涵蓋消防體驗、內河保護、垃圾分類、非遺傳承、黨史宣講等諸多內容。服務隊在原有的基礎上衍生雛鷹文化講解志愿服務隊,用好“線下+線上”創新模式,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紅色主題展覽、“八閩第一站”、學校、社區等N種服務場景,全方位發揮少年志愿者文化傳承能量,讓少年志愿者們用心講述晉安故事,用情傳承晉安文化,以少年之聲致敬偉大時代。

晉安區雛鷹志愿者公益服務隊獲評獲評福建省2021年基層特色宣講團,2021年度福州市“5個100”暖心志愿服務隊,2020年度福州市“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姐妹鄉伴

激揚巾幗力量,共建和諧家園。壽山鄉前洋村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作用,組建“姐妹鄉伴”巾幗志愿服務隊,凝聚巾幗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設“媽媽清潔隊”,號召廣大家庭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前洋村擺脫山區落后面貌貢獻巾幗力量,成功打造30戶“美麗庭院”;整合村莊資源,依托“省級巾幗示范基地”龍晶葡萄園組織開展葡萄種植培訓,解決了家門口的就業問題;定期舉辦女性學堂等培訓班,為農村婦女提供技能培訓;成立“創業致富服務室”,網上發布致富信息,幫助村莊婦女創業增收。村民在互幫互助中傳遞愛和溫暖,聚合力打造溫馨和諧的家園,實現“布局設計協調美、居室整齊清潔美、庭院凈化綠化美、家庭和諧家風美、產業致富生活美”的“五美”創建目標,夯實文明實踐的民生厚度。

  壽山鄉前洋村“姐妹鄉伴”團隊獲評2021年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姐妹鄉伴”志愿服務項目獲評2021年福州市“暖心志愿服務項目”。

“我的視界、你的世界”助盲走出家門

促進殘健共融,傳遞溫暖能量。 福州市橄欖樹公益服務中心品牌志愿服務項目“‘我的視界、你的世界’助盲走出家門”通過舉辦盲人趣味運動會、盲人瑜伽活動、盲人讀書會、“春運平安返鄉”、星星點燈夜游活動、植樹活動、日常盲人出行救助以及各類根據季節的變化組織的戶外活動,讓更多的盲人朋友克服障礙走出家門、走進社會,為盲人這一特殊群體打開一扇光明的窗,點亮一盞溫暖的心燈,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力量。

“我的視界、你的世界′助盲走出家門”志愿服務項目在2019年福州市志愿服務創新項目大賽中獲評“立項支持項目”,福州市橄欖樹公益服務中心獲評2016年度福建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2021年福州市“暖心志愿服務隊伍”。


北嶺藝學堂

點亮文化綠洲,奏響生活贊歌。工會志愿者牽頭在宦溪鎮思嘉環保公司的職工之家成立“北嶺工人藝學堂”,由來自音樂、美術、書法、寫作、攝影等行業的愛心人士組成工會志愿團隊,定期走進“藝學堂”為園區職工及其子女提供各類文學藝術課程。工業園區的職工、周邊村民以及其子女已組成一支“北嶺工人民樂隊”,福建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指揮聶志勇等十余位音樂界人士也聯手宦溪鎮愛心友人組成"北嶺少兒管弦樂團",為工業園區職工及其子女組建音樂、寫作、攝影的交流空間和平臺。2021年2月,兩支隊伍合師,成為一支新樂隊——“大北嶺勞動者樂團",以嶄新的身份為群眾生產精神食糧,用更多元素的格調奏響生活贊歌。

“北嶺藝學堂”志愿服務項目獲評2021年福州市“暖心志愿服務項目”。

晉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斷充實品牌項目庫,擴大群眾受益面,延伸志愿服務觸角,找準破題關鍵點,以品牌項目建設助推文明實踐高質量發展,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資源和需求的精準對接、高效統籌,讓文明新風更勁、群眾獲得感更實。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