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豐順:文明實踐“心連心” 服務群眾“實打實
2020-01-17 09:50:35 【字號 大 中 小】
作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縣之一,廣東梅州豐順縣因地制宜、先行先試,構建起“1+17+282”的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體系,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探索出“一二三八”的工作舉措,取得了初步成效。
鮮活實踐“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噢嘿,紅軍搶奪瀘定橋,炮火連天鐵索搖;獻身革命心不跳,女兵爭把藥箱挑……”在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年僅8歲的劉文平登臺亮嗓,一聲稚嫩的豐順山歌,立刻就把現場的氣氛帶動起來。這小女孩多才多藝,山歌唱罷,隨即當起李堅真紀念館義務講解員,與10歲的搭檔汪俊希一起為觀眾娓娓講述李堅真長征路上的故事。
如今在豐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像劉文平一樣的文明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用身邊真實故事打動人,用多彩文藝活動感染人,用專業技術知識服務人,把文明送到基層一線、傳到百姓心坎。
據了解,自豐順去年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以來,已構建起縣、鎮(場)、村(社區)三級文明實踐體系,分類分層分眾扎實開展實踐活動,努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該縣共開展5100多場次文明實踐活動,吸引62萬多人次參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三級書記”帶頭講 “學思踐悟”新思想
豐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由縣委書記曾永祥擔當“第一宣講員”,為當地干部群眾講透上級政策、講清發展理念、講出發展干勁。各鎮(場)黨委書記就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內容,結合自身學習心得和工作感悟進行宣講,將上級精神傳達到鎮、村一級。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黨組織書記們同樣帶頭宣講,向村民們傳播新思想。
“群眾聚在哪兒,宣講就覆蓋到哪兒。”豐順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豐順構建起1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7個鎮(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82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1+17+282”的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體系。三級書記“帶頭抓”,實現資源“大整合”、陣地“全覆蓋”,達到全域、全程、全員學習的目的,初步探索出加強老區蘇區黨的群眾工作的新路徑、新方式。
據了解,豐順堅持“一個理念”,打通學習實踐科學理論“最后一公里”,推動黨的群眾工作落地落實。曾永祥表示,要認真按照“五傳”“六進”的要求,把縣鎮村300所實踐中心(所、站)建得更加扎實,充分發揮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作用,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黨的創新理論進入尋常百姓家。
“全方位”鏈接資源 “立體化”覆蓋群眾
義診體檢、送醫送藥、科普知識宣傳、關愛困難老兵、關愛殘疾青少年精準康復、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近日,豐順縣衛健局聯合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大龍華鎮、縣人民醫院、縣紅十字會、縣計生協會、縣健教所等單位,在大龍華鎮大田村開展“文明實踐·健康同行”系列惠民義診宣傳服務活動,為基層群眾送健康服務。
目前,豐順縣建起一支由縣委書記擔任總隊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30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縣直和鎮(場)分隊、村(社區)特色志愿服務小隊的“1+30+N”志愿服務體系,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推動公共服務資源以志愿服務的形式整合在基層,打造“家門口”的實踐陣地。
豐順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縣推進“N+文明實踐”資源大整合,打破機構藩籬、打破人才分隔、打破資金分散、打破項目分置,將教育、醫療、文化、科普、普法、環境衛生、食品安全、體育健身、社會保障、就業指導、技能培訓、交通通信、公共安全等各類面對干部群眾開展的宣傳教育和惠民服務資源納入實踐中心平臺,形成若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由縣分管領導牽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抓落實,明確時間、地點,統籌推動各項惠民資源下沉鎮村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緊接地氣”入鎮村 “共建共享”育文明
“文明生態處處是,阿婆喜笑顏開,阿伯笑得摸胡須,小孩高興蹦蹦跳,年輕人滿面春光。”在豐順縣湯南鎮新鋪村高美自然村,80歲退役軍人羅舜容是新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忠實觀眾,每場實踐活動他都會參與,這首原創曲目便是他聽了新農村建設宣講后有感而作。
在湯西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湯西鎮南礤村黨委書記陳生請站上講臺,用樸實的語言向在座干部和群眾介紹南礤村的鄉村振興工作經驗。陳生請告訴記者,宣講的形式打通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溝通橋梁,文明實踐活動內容貼近群眾需求,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凝聚民心,共同培育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記者了解到,文明實踐活動還直接催生了許應裘等“客都好鄉賢”捐助巨資建設“六館六中心”等良好的社會效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既是文明實踐的總平臺,又是基層黨的建設、鄉村文化振興和鄉風文明建設的總抓手。該縣在機制建設上突出內容、需求和效果“三個導向”,做到既要“建好”,更要“管好”“用活”,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文明實踐活動,廣泛吸引群眾參與,把新思想融入百姓生活,轉化為群眾自覺行動。
“成功注冊登記的志愿者參加實踐活動、提供志愿服務,可以攢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我們還成立了評星委員會,每年評選一次星級志愿者。”湯西鎮宣傳委員楊曉霞說,該鎮通過制度化建設助推服務常態化長效化,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共建共享”。
“融媒體+文明實踐”構建“三位一體”體系
“砂田鎮黃花村村道柏油路面鋪設完成,為村民提供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村容村貌變美變靚了,更激發了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動力。”李俊彬是黃花村村委會副主任,也是新“上任”的豐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綜治網格員+文明實踐員+百姓通訊員”的成員之一。近日,他在豐順縣融媒體中心平臺上,圖文并茂發表了黃花村干群共建新農村的最新成果,吸引平臺受眾點贊熱議。
11月26日,豐順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綜治網格員+文明實踐員+百姓通訊員”(簡稱“三員”)業務培訓會,正式啟動文明實踐全新模式,著力構建“三位一體”的基層文明實踐人員體系。“三員”集綜治網格員、文明實踐員、百姓通訊員三種職責于一身,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中發揮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解決基層群眾思想和實際困難、為基層和諧穩定提供輿論支持等作用。
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豐順立足縣情實際,創新工作方式,積極探索“融媒體+文明實踐”模式。該縣依托縣委政法委綜治網格體系,從每個村(社區)選擇一名優秀網格員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員和融媒體中心百姓通訊員,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制定考核激勵辦法,激勵“三員”參與并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豐順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