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 加速領跑政務營商環境
2021-05-25 16:12:53 來源:晉安新聞網 【字號 大 中 小】
近年來,我區持續優環節、減材料、壓時限,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全面實現事項線上“一網通辦”、線下“通窗通辦”,企業和群眾辦事更高效、體驗更愉快,群眾滿意度高達99.95%。在2020年福州市對各縣(區)政務服務績效中,我區三項考核指標(審批服務效率、政務服務便民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再榮獲各縣(區)第一,摘得“5連冠”。
一、激“活”服務,強化數字賦能。一是推出秒批秒辦。作為全市唯一的區級試點單位,我區創新推出“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_個體工商戶申請換照”、“食品生產許可證補辦_許可證遺失”兩項晉安特色秒批服務,實現網上自動受理、自動審查、主動推送審批結果,全程“不見面”,借助免費郵寄服務,第二天即可拿到證照,辦事“零跑腿”,提速60%。二是推進電子證照。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共梳理、發布身份證、社保卡、電子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439類電子證照,99%的區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電子證照關聯,電子證照生成率達到100%,應用率達99.15%。三是加速全程網辦。根據高頻事項辦件情況,動態推出全流程網辦事項清單,進一步擴大全流程網辦覆蓋面,提高全程網辦事項辦件量,讓企業和群眾享受“像網購一樣方便”,區全流程網辦事項占比超50%。四是拓展自助辦理。以區行政服務中心、區市民服務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區為核心,向鄉鎮(街道)、園區延伸,構建“全天候”“不打烊”自助服務圈,共部署投放“e福州”自助終端機、綜合辦稅自助終端,不動產登記信息自助查詢機、交通違法預約處理機等終端設備29臺,提供不動產、醫社保、公積金證明打印、交通罰沒、居住證申報等100余項基本功能,年服務量超10萬件。
二、做“優”舉措,放大便利效應。一是開展全城通辦。開設服務專窗,分兩批公布80項“全城通辦”事項清單,與市級同標準落地,實現同一個審批服務事項的申請材料、審核要點、辦結時限、服務標準“四統一”。二是深化一事一辦。將54件民生高頻單一事項改造成我區“一件事”,組合成32組套餐,實現“一次辦”,通過精簡服務環節、壓縮辦理時限、改造辦事流程,辦事平均提速30%以上、少跑3趟。三是推進園區政務。成立“晉安區福興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分中心”,開展園區服務“一窗辦、幫代辦、自助辦、上門辦”,實現900余項事項“一窗受理”,167項事項“免費代辦”,104項便民服務“自助辦理”,對辦件達20件以上的批量件或園區建設項目審批提供“上門服務”。四是助推“一趟不用跑”。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通過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只跑一次”,全力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全區28個部門1204項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967項事項進駐區行政服務中心,借助EMS免費送達,81%服務事項基本實現“一趟不用跑”。
三、出“實”招數,營造良好環境。一是優化“準入機制”。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推行微信智能化登記、個體工商戶全程網上辦理登記,實現“微信申請+直接登記+自動審核+自助打照”全流程。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優化辦事流程,實現營業執照與公章刻制同步領取,企業開辦4個工作小時內辦結。二是落實“一企一議”。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開展聯合進企活動,實行“月聯系+季走訪”,“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落實政策,優化服務,紓困解難,扶企穩企促發展。截至目前已收集、解決企業上報和項目推進問題1508個,如宜家家居商場項目環評審批、麥克賽爾數字映像總部建設等。三是宣導“惠企政策”。梳理惠企政策編制成辦事指南,通過“e福州”APP、區政府網站、微信、釘釘等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制定幫扶走訪“雙百雙千”企業責任清單,指導企業申報惠企政策,利用“信易貸”“銀稅互動”等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去年我區共下達惠企資金20510.99萬元,其中省級資金6288.40萬元,市級資金10545.86萬元,區級資金3676.73萬元。四是構建“信用體系”。我區歸集上報94萬條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數據,根據權力責任清單梳理制定雙公示信息目錄,開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去年對納稅領域、統計領域、金融領域、失信被執行人等19個領域制定聯合獎懲工作方案,共上傳紅黑名單數據1500條,生成聯合獎懲有效案例2300多條,通過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積極營造出有利于誠信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