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聯防聯控網格化“六心”工作機制抗疫情
福州網格員 戰“疫”一線顯身手
2020-02-21 10:57:18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程明 劉珺 【字號 大 中 小】
閩清縣網格員為社區群眾測量體溫。
□提振精氣神 盡職保平安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疫情防控阻擊戰悄然打響。排查、登記、勸說、測體溫……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每一個網格就是一塊陣地,每一名網格員就是一名“戰士”,榕城的6362名專兼職網格員以綜治網格為陣地,筑起了一道道堅固的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戰斗。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福州市政法系統將疫情防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建立“號召動員、凝聚一心,聯勤排查、謹慎細心,全面宣傳、獨具匠心,勸導疏散、關懷舒心,化解紛爭、真情暖心,智能聯防、科技用心”的“六心”工作機制防抗疫情,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和網格化服務管理統籌指揮協調功能,凝聚全市基層政法干警及網格員、平安志愿者力量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住進出通道、治安卡點和重要場所,開展秩序維護、交通勸導、網格服務、疫情摸排、留觀隔離、治安防控、宣傳引導、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為有效防控疫情和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堅強保障。
連日來,記者走近網格員,采訪他們的戰“疫”故事。
鼓山鎮有對“父子兵”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鼓山鎮有這樣一對網格協管員父子,他們并肩作戰、逆行而上。
父親王宗利是鼓山鎮前嶼村的一名老黨員、老書記。在王宗利看來,只有在戰“疫”一線心里才踏實,在連夜趕制出入證過程中他不慎劃破手,在醫院匆匆縫針后繼續奔赴一線。白天他帶領村干部,逐家逐戶全面摸排人員,宣傳防控措施,晚上繼續召集村干開碰頭會,對當天工作進行總結,安排第二天工作,日復一日,不曾休息。
與王宗利一樣,他的兒子王勇作為鼓山鎮效能辦的黨員干部,也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王勇用腳步丈量鼓山鎮轄區,走遍43個村(居)150多個小區。“體溫測量了,沒有問題也要做好登記,要記錄清楚是什么時候測量的,體溫值是多少”“在小區門口聚集聊天的老人為何遲遲不勸離”……在督查中,他總保持著認真的態度。只要對工作有利,不怕得罪人,堅決不當老好人,這是他一直以來堅守的原則。
他們也都值得點贊
鼓西街道網格員到便利店宣傳防抗疫情知識。
“少出門、不扎堆、戴口罩、勤洗手”。鼓樓區鼓東街道開元社區老福州人多,網格員張日從實際出發,特意用福州話錄音,然后通過小喇叭播放。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張日天天協助街道、社區開展疫情宣傳勸導等工作。
倉山區聯邦新城小區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疫情突然到來,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該如何維護秩序?“我來負責小區管理,我是黨員,我義務勞動不收錢。”這時,網格協管員、老黨員蔡長淦站了出來。他每天早出晚歸在小區里來回奔波。很快,大家就被老蔡的精神所感動,并且加入到他的隊伍中。現在這支志愿隊伍已有35人,大家共同點燃小區防疫控疫的“星星之火”。
“少說話、多干事”,鼓樓區西鳳社區網格員周月琴是“實干派”。周月琴所在網格內后縣新苑群租房較多,租戶多為外來人口。日常工作中她就將這兒作為重點,總是下意識多巡查幾遍、多走訪幾戶。
近期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時期,周月琴絲毫不敢松懈,她一忙完手頭的工作就立馬到后縣新苑向進出小區的居民發放宣傳單。個別居民對戴口罩的事兒總是不上心,周月琴苦口婆心地一次又一次勸說他們戴上口罩。在周月琴的勸說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口罩大軍”。
永泰縣樟城鎮南門社區網格員及網格協管員每天帶著登記冊、宣傳材料、喇叭等按照各自的網格化片區敲門入戶,開展入戶登記排查和防控知識宣傳,同時在各片區張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和健康科普小知識,提醒廣大居民注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樟城鎮南門社區網格協管員鄭華嬌說:“作為社區的網格員,我們發動每片網格的黨員跟居民代表的力量,開展入戶排查登記,以及防控知識宣傳,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閩清縣云龍鄉唐慶耿是越戰老兵,他以網格協管員身份積極投身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協助開展交通管控、體溫檢測等工作。由于路口眾多,一些交通卡點人員配備不足,唐慶耿得知情況后,不僅在臺埔村交通卡點值守,還抽時間到其他村的卡點幫忙,為其他值班人員爭取休息時間。
“小陳,僑城華府小區一位老人過世了,家屬在疫情期間非要按農村風俗操辦喪事,你來幫忙勸勸”,亭江司法所調解員兼網格協管員陳滿接到這通電話后,立即趕往事發小區與死者家屬溝通。最終,死者家屬表示喪事從簡。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陳滿除了每周抽三天到閩亭社區協助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外,還堅守人民調解員的工作本職。她主動將自己的手機號、微信號廣泛告知聯防聯控工作組人員,并囑咐工作組人員遇到困難聯系她,遇到群眾有著急解決的矛盾糾紛也聯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