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正文

魅力晉安繪就崛起新畫卷

2016-05-19 09:14:54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柯競  【字號

  去年以來,晉安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融入“四區疊加、一區毗鄰”的全市發展大局,全力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晉安區全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交出了亮眼成績單。去年,晉安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9.7億元,增長11.5%,位居全省第13位、全市增幅第1位;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3.1億元,增長12%;今年一季度,12項市考核指標中5項增速排全市前三,其中地區生產總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等指標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當前,晉安區正在深入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晉安“產業升級版”,全力推進舊屋區改造,大力開展宜居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大民生事業投入,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一個經貿繁榮、宜居宜業、生態富民的現代化省會城市中心城區,正逐漸展現在世人眼前。

  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增活力。今年初以來,晉安區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積極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強化供給質量,推進該區產業結構性調整,有力深化了供給側改革。

  ——提高都市型工業要素供給。結合“退二進三”“退城進園”,實施“筑巢引鳳”“筑巢養鳳”戰略,加快福興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啟動鋼材市場C1地塊5萬平方米現代都市廠房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加快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及總部企業,為高稅收、高科技企業增資擴營提供支持。

  ——提高服務業要素供給。大力發展樓宇經濟、高端商貿服務業、互聯網+、電子商務、廣告創意、現代物流等產業。全區商業樓宇增至72棟,總面積達22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500多家;商業面積達70萬平方米的東二環泰禾廣場2015年底建成開業;投資3億元實施金城投資區工業中心區改造,全省首個“互聯網+全功能眾創社區”——稻田創業小鎮開園半年入駐企業超百家。

  ——提高生態休閑旅游產品供給。桂湖生態溫泉城、鼓嶺鵝鼻旅游度假項目、海峽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今年還計劃編制北峰山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探索“互聯網+旅游”新模式;啟動建設一批“鄉村民宿”項目,打造“一村一品”“一季一品”特色旅游點。

  經濟發展離不開項目拉動,晉安區落實區領導掛鉤重點項目責任制、重大項目協調周例會等機制,出臺加強項目管理實施意見,全力突破前期、落地、投產等關鍵環節,提高項目開工率、建成率、投資完成率。

  此外,在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穩增長政策的基礎上,晉安區還強化政策扶持,專門制定樓宇經濟績效考核、科技自主創新獎勵、外貿出口扶持等配套政策舉措,并結合“四個萬家”“企業服務月”等活動,深入企業宣傳解讀、落實兌現政策。2015年,全區共兌現各類企業幫扶資金7100萬元,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渡過難關。

  加大征遷力度 拓展發展空間

  晉安區過去是郊區,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中心城區的進程中,該區通過強化保障、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城區改造,為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有力引擎。2015年該區掛牌出讓土地14宗710畝,成交額173.8億元、約占福州市區60%。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形勢下,晉安區采取群眾思想工作和法律手段“雙管齊下”的辦法,“打談”結合,攻堅拔釘,敢于碰硬,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去年以來共組織300多場保護性交地和拆違行動,加快征收工作進程。

  攻堅強力,還體現在晉安區開展征遷交地“百日攻堅”“百日會戰”的顯著成果上。去年,晉安區在強力推進橫嶼組團、連潘片區等項目征遷掃尾的同時,啟動了24個征遷項目,全年征收房屋面積約260萬平方米。

  晉安區將繼續發揚“百日會戰”中不畏艱難、敢于攻堅的精神,在充分調研摸底的基礎上,以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為目標,全面實施“十三五”期間舊屋區改造“十千萬”計劃,啟動10大片區舊屋區改造,征收房屋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開發土地約10000畝。

  今年,晉安區計劃啟動“3大片、31小片”房屋征收工作,力爭征收房屋面積300萬平方米,出讓土地1000畝。截至目前,已新進場征收14個項目,征收戶數約3200戶,征收面積73萬平方米;其中6個項目已基本完成征收交地,征收戶數1430戶,征收面積34萬平方米。下一階段,該區將全力推動38個項目征收掃尾攻堅;加快64個新啟動項目征收進度;抓緊30個前期項目謀劃運作,爭取盡快啟動溪口組團、南方建材市場一期、東湖片區等一批重大舊屋區改造項目征收。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宜居魅力城區

  今年,晉安區蟬聯四屆省級文明城區稱號,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區考核驗收,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區稱號,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近年來,晉安區委、區政府以打造“美麗晉安”為目標,著力建設優美之區、整潔之區、生態之區,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好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城鄉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宜居品質顯著提升。

  在綠色城市建設方面,晉安區加快綠化、美化、園林化建設,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四綠”工程,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5.5%,城區綠化率達46.9%。目前,該區人均公園綠地達34.86平方米,位于福州五城區首位。

  如今,越來越多的美景,正成為“生態晉安”的最佳注解:近千畝的光明港公園對外開放,建成我省最長的都市濱河休閑長廊;金雞山公園一、二期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形成高空覽城棧道等6大景觀,被譽為“福州最美棧道”;晉安河、新店溪、解放溪、鳳坂河等景觀河道初步建成;牛崗山公園、東湖公園正加快推進建設中。

  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區面貌,晉安區積極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化市容環境、公共交通、店鋪場館等專項整治。在城區,去年投入4.2億元完成前橫南路等9條道路沿線樓體立面景觀改造,投入8000萬元完成36個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打造融東社區等3個完整社區;在山區,投資4300萬元全面完成前洋村等7個美麗鄉村試點村、11個“幸福家園工程”示范村建設;同時,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全面推進施工揚塵、垃圾焚燒、餐飲油煙污染等10項大氣污染整治專項行動,黃標車淘汰報廢工作有序推進,空氣質量位居五城區第2位。

  生態文明建設重在持續,今年晉安區還將安排3.5億元整治東二環沿線等150幢樓體,形成一批“美麗街區”;推進站東路等20條在建道路、福光路等40條新動建道路建設;實施金雞山公園改造提升三期工程、磨洋河等內河整治、北峰山區道路等建設項目;建設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和“美麗鄉村”,打造宜居魅力城區。

  堅持以民生為本 提升群眾幸福感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晉安區堅持以民生為本,進一步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數據顯示,去年晉安區財政用于民生支出和重點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77%,加快解決教育、衛生等基礎薄弱的問題。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投入,換來實實在在的民生項目,使得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變得觸手可及。去年晉安區研究出臺教育事業發展5年提升計劃,啟動10所新優質學校教改試點工作;全力滿足外來工隨遷子女就學需求,隨遷子女約占全區學生數60%;全面啟動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區醫院、區婦幼保健院改擴建工程;全面完成中國壽山石館改造提升工程,晉安體育館全面建成并成功承辦首屆全國青運會女籃比賽。

  增進民生福祉,全面建成小康,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精準扶貧是重點。晉安區深化社會保障體系改革試點工作,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新農合補助、城鄉醫療救助基金標準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率達93%以上,全區60個村、4萬多人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同時,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晉安區出臺加快推進科學扶貧精準扶貧行動計劃,通過低保兜底等方式,基本完成困難戶脫貧任務。

  在抓好社會治理,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方面,晉安區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方式,在全市率先推行“旅店式”、微信“物業式”管理服務模式,取得明顯成效。此外,“智慧晉安”建設加快推進,通過有效整合便民服務網、“數字城管”等網絡平臺,便民服務效率不斷提升,群眾滿意率達99.6%。

  咬定發展不放松,滿懷信心又出發。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晉安區將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以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為目標,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統籌平原城區和北峰山區發展,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