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打造城區首個垃圾分類科普館 好玩又長知識
2023-03-27 10:05:13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趙錚艷 【字號 大 中 小】
垃圾分類科普館開放首日吸引了一批參觀者。
在福州25日舉行的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中,晉安區象園街道的垃圾分類科普館賺足了眼球,廣大師生及參觀者對該館好評連連。該館究竟有何看點呢?記者進行了現場探訪。
科普館看點多多
等你來挖掘
看點1:科普教育 知識性強
象園街道垃圾分類科普館,是由晉安區城管局攜手象園街道共同對原有南湖公園進行改造升級,打造約2000平方米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并在公園內建成的福州城區首個垃圾分類科普館。
該館面積約300平方米,設有生態文明思想展示區、綠水青山“保衛戰”展區、福州垃圾分類發展史展示區、晉安區垃圾分類成績展示區、象園街道垃圾分類創新舉措、科技互動區、市民綠色生活倡議區、垃圾分類“微課堂”區等八大展區,25日起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這個科普館功能齊全,市民群眾可以了解福州垃圾分類工作,掌握更多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和知識。
看點2:科技運用 形象直觀
該館布置充滿科技感。綠水青山“保衛戰”展區設計立體感顯示屏,通過大量圖片和視頻,讓人了解垃圾分類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的微縮沙盤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這個沙盤動態演示了垃圾分類運輸車進入紅廟嶺園區后,如何在不同廠房得到分類處置。整個過程十分形象直觀。
看點3:宣傳交流 共同參與
象園街道的退休黨員自發組建了“夕陽紅”喇叭宣傳隊,手工制作垃圾分類海報,協助開展入戶宣傳等,推動轄區垃圾分類宣傳入門入戶、入腦入心。
館內展示了這些老黨員制作的垃圾分類海報,十分用心。在倡議區發布了垃圾分類倡議書,倡導市民綠色生活、綠色出行、綠色購物、綠色辦公。
據了解,該館的垃圾分類“微課堂”,通過購買第三方培訓服務或邀請“垃分達人”進行宣講等形式,在館內舉辦各類活動,與參觀人員進行交流互動。
看點4:互動體驗 新潮有趣
在互動區,市民可以體驗垃圾分類體感游戲,站在大屏幕前大手一揮,垃圾落入不同分類桶中。
在垃圾分類元宇宙體驗中心,市民可以通過VR設備,體驗廚房分揀垃圾、垃圾屋分揀垃圾以及廚余、其他、可回收、有害、大件等垃圾的處理流程。
閩江學院附中的師生在體驗后紛紛表示,該館科技感滿滿,好玩又長知識,進一步提升大家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以及分類準確率。
“該館打破傳統展館的理念及形式,通過科技賦能,打造聽、見、觸、知四維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展廳,促使人們樹立環保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踐行綠色生活理念。”象園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
晉安垃圾分類
亮點點擊
記者從晉安區城管局了解到,目前,晉安區已在轄區88個社區、713個小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區共建成1070座垃圾分類屋,配備垃圾分類管理員1070人,日均清運生活垃圾約720噸,實現垃圾分類覆蓋率100%,正確投放率90%,回收利用率40%以上。
在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過程中,晉安區形成了一些工作亮點。
黨建引領四級聯動扎實有力。晉安區四套班子領導分片包干,區直部門“管行業管垃圾分類”,街鎮干部精準負責小區,社區督導隊入戶宣傳。轄區黨員亮身份,帶頭示范做表率。
創新推進宣傳工作。晉安區城管局采用福州傳統閩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曾獲央視報道;城管執法中隊結合日常工作,帶著移動宣傳展架,面對面宣傳垃圾分類法規。轄區30座垃圾分類宣教屋發揮宣教功能,面向居民開放,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自覺性與操作能力。
執法保障持續有力。結合飛行檢查、千名城管志愿者進小區等有效措施,晉安區采取宣傳引導和執法處罰相結合方式,加強誤時投放、混裝混運等違法行為的督導執法,保障垃圾分類各項工作有效實施。
智慧監管為垃圾分類插上科技的翅膀。晉安區將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垃圾分類的精細化管理,充分利用分類監督平臺,實現對垃圾分類各項工作的全覆蓋監管,不斷提升分類工作管理水平。
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晉安區在北峰山區壽山鄉的三個鄉鎮建設“戶分類、村收集、企業直運、市處理”分類處置體系,并完成垃圾分類市場化工作。
晉安區城管局局長陳家標介紹,該局結合福州市市容環境品質提升競賽專項行動,積極做好轄區垃圾分類工作,在提升日常市容環境品質的同時,制定長效管理機制,花心思做好邊整治邊服務邊提升的“三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