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路大水管換好了 新管可用50年
2015-04-09 09:47:53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張旭 石美祥 【字號 大 中 小】
東區水廠日生產能力約30萬噸,這根關系全市20%自來水供應的出水主干管昨日完成更換,停水區域居民今日恢復正常供水。據了解,新管材的設計使用年限可達到50年,可有效提升東部城區供水保障水平。
停水區內 部分小區有水可用
住在銅盤路丞相坊的陳先生根據物業通知,前日晚上就為5口之家“囤”了滿滿兩桶水,可昨日卻發現用水正常。“如果不將停水區域劃定出來,其他水廠生產的水進入停水區域,那么將帶來整個主城區水壓大幅普降,影響可想而知。”市自來水公司客服中心經理鄭仲鋆解釋,此次停水區域劃定在晉安區金雞山以南、晉安河以東、福新中(東)路及福馬路以北近200個小區、單位的最小范圍內,保障了全市大部分區域的供水壓力。同時,為了彌補東區水廠停產的缺口,其他5大水廠從清明節開始就滿負荷運作,所以如銅盤路以北、倉山區中部、烏龍江沿線等這些地勢較高或管網末梢的區域,所受的影響并沒有預期中那么大。
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部分劃定在停水區域內的小區也有水可用。“因為此次工程只關閉了主干管,直徑500毫米以下管道閥門并沒有關,另外有些小區是靠水池調蓄,所以這兩部分居民都有水可用。”鄭仲鋆解釋說。
30歲老管道換新
昨日9時許,記者來到位于化工路和前橫路交界處北側,聽到水泵抽水的聲音。
“焊接必須在相對干燥的環境下進行,所以工程第一步要抽干水管里的水。”現場負責人表示。記者看到,在老管道上方是一根準備對接的新管道。與老管道為灰口鑄鐵管不同,新管道為球墨鑄鐵管。“球墨鑄鐵管防腐性能優異、延展性能好、密封效果好,同時還抗壓,可有效提升供水保障水平。”鄭仲鋆表示,這次更換的化工路上最老的管道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已服役30年。
約4個小時后,施工大坑內的水大多已排干,初步估算約為6000噸,隨后切割工作順利進行。昨日14時許,老管道被起重機從坑內吊出,約半小時后新管道與老管道基本對接到位。昨日17時開始,工程進入新舊管“對中”(三段管道的中線對齊)固定階段,19時進入兩根新管的焊接階段。昨晚截至記者發稿時,焊接工作仍在進行。
今天恢復供水
“除了雨天將影響焊接進度外,工程的另一大難度就是管道上方橫著一根煤氣管。”記者發現,無論是將老管道吊出坑,還是將新管道放進坑,起重機操作工人都要配合地面的指揮人員,精確將數噸重的管道旋轉著吊進吊出。
鄭仲鋆說,化工路兩期改造工程包含福州市最大直徑1800毫米及1200毫米給水管道對接工程,同時新建直徑1200毫米管道2000米、直徑1000毫米管道200米、直徑800毫米管道900米、直徑300毫米管道3000米。
鄭仲鋆表示,如果工程順利的話,今天早上市民就能正常用水。此次工程完工后,化工路的自來水管道將全線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