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新聞發布 >> 正文

壽山鄉溪下村擬打造“禪意小鎮”

2017-12-04 09:31:09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林雨夏 陳丹  【字號

  李其財(左一)帶領宣講小分隊參觀無公害蔬菜基地。

  “漫步溪下村,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帶給我們生生不息的希望……故云:小橋流水有人家,溪下信步聞語鳥,竹籬環繞漫花草。塵不到,時時自有微風掃。淵明筆下世外境,村屋數間窗窈窕,夢中似聽蟬鳴早。貪景好,茫然忘卻喧囂道。”

  這是包村干部、晉安區壽山鄉副鄉長張鐘平筆下的溪下村。

  2日下午,福州日報社十九大精神宣講小分隊走進美似桃花源的溪下村,進行“百名記者走基層 百場宣講到一線”宣講采訪活動。宣講小分隊與村干部、老黨員、村民們交流分享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心得體會。

  以農為本

  65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一畝增收三四萬元

  “壽山寶地,林陽寺旁”——溪下村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面與宦溪鎮桂湖一帶接壤,東南面為本鄉石牌村,西南面與前洋村相椄,西北面則與九峰村毗鄰。全村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

  多年來,作為北峰山區的一顆明珠,溪下村一直把“以農為本,旅游興鄉”作為發展定位。

  2日下午,記者站在溪下村村部二樓,舉目遠眺就是65畝平整的有機蔬菜基地,種著各種當季蔬菜,還設有蔬菜大棚。

  在溪下村掛職的第一書記李其財介紹:“這塊地原本是凹凸不平的荒地,2015年起,村里實施了高標準農田的規范化平整,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這才有了如今的模樣。”李其財2003年起就擔任溪下村支書,2015年考入壽山鄉城建辦,當年就掛職溪下村。

  村民老李介紹,無公害蔬菜基地不用化肥,而是利用養鴿場和養雞場的糞便漚肥,“現在一畝地比過去多賺三四萬元,不僅收入增加了,而且不愁銷路。”老李說,以前村民蔬菜收成,都要自己想辦法聯系車輛,辛苦運到福州市區賣,還賣不了多少錢。

  據李其財介紹,溪下村山地眾多,繞村的小溪不僅給村子增添詩意,而且水量大,從未干涸過,擁有巨大的農業資源潛力,村內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地瓜、玉米及各種蔬菜瓜果。村內已分別建起四個水電站,發電量每年超過4萬千瓦時。

  旅游興村

  兩公里村道連接林陽寺帶活鄉村旅游經濟

  在溪下村,記者看到部分村居已實施景觀改造,還將原溪下小學校舍改造成村部、老人館、圖書室、停車場,添置了健身器材供村民鍛煉。村里還在結對子單位省地稅局的幫扶下獲得資金支持,初步實現了村莊公園化。

  而在村祠堂前,一條新修的水泥村道上,時而有觀光電瓶車開過。李其財介紹,車輛是從林陽寺方向開來的,車子所走的村道是今年才剛通車的,耗資400多萬元,全程2公里,把村子和著名的景點林陽寺連了起來。“我們希望借助林陽寺,更好地盤活村子的旅游經濟。”李其財介紹,村道兩側已經種上了櫻花樹,等到櫻花樹長大盛開,將成為一條“櫻花大道”。

  記者還了解到,溪下村黨支部正在進一步思考,如何將溪下村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鄉村旅游面臨良好的機遇,因此在我們的構想里,希望村里能立足于豐富的山水資源,以及毗鄰桂湖溫泉城、林陽寺等區位優勢,與石牌村、前洋村等鄰村抱團,打造特色小鎮——壽山瑞峰禪意小鎮,大力謀劃生態旅游業和民宿發展。”李其財介紹。目前,省旅游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與區政府簽訂晉安區全域旅游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有效結合溫泉文化、禪修文化、養生文化、農耕文化等多元素進行疊加開發,打造集旅游、觀光、養生、頤養、度假等于一體的特色小鎮,希望屆時能更好地為城里來的客人打開旅游新天地,提供“吃住行游購娛”。

  李其財說,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到村里踏勘,村干部也已對村里的空心房進行了摸底,希望結合村內閑置、半閑置老屋舊房較多的實際,通過統一整合、修繕,試點發展鄉村民宿。

  在和宣講小分隊交流中,晉安區委組織部組織員辦主任倪高華不禁推介起村子:溪下村景色美,樹多、溪多、景點多,而更美的是村民的樸實與熱情,我們也希望借助福州日報社的平臺,把美好的東西宣傳出去,希望更多的城里客人來,讓村子富裕起來。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