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4條“卷地毯”河道有了管家
防止黑臭卷土重來,力保河道水質穩定 28條河道月底完成“卷地毯”施工
2018-09-19 20:04:23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孫漫 【字號 大 中 小】
記者昨日獲悉,為了呵護初獲新生的城區首批14條“卷地毯”河道,一支支專業管家團隊正式上崗,開始長達12年至13年的全方位管護,確保建管合一。隨著“卷地毯”攻堅掃尾加速,本月底,又有28條河道將以嶄新的面貌和市民見面。
“卷地毯”施工涉及管網鋪設、纜線下地、園林綠化、道路“白改黑”、駁岸修復、截污施工、沿河景觀步道及人行道鋪設等多項工作,多個部門同時作業,施工同步開展。
隨著各項治理任務完成,琴亭河已成為周邊市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這里每天依然有一支“走河”團隊沿河“盯梢”。
“這是我們的專業運營維護團隊,這13年運營期,可有得忙呢!”清控人居(福州)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有近10名專業運維人員在琴亭河道沿線駐扎。除巡邏、水域保潔等常規工作外,河上的凈化站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據了解,凈化站是所有管養環節中最復雜的一環,相當于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每天“清潔”1萬立方米的入河污水。“必須保證超磁凈化效果,讓設備運行始終處于最佳狀態。”上述負責人說。
這樣的運維場景,也出現在新厝河、竹嶼河等首批“卷地毯”河道。
記者了解到,各PPP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15年,治理后管護、運營十分關鍵。為實現建管合一,不讓黑臭卷土重來,我市對內河管養進行嚴格要求。按管養工作導則,運營維護涉及日常巡查、河道保潔、水質監測、底泥監測、截污系統監控、設施維護等多方面內容,覆蓋管養的各個環節。
其中,每條河道都會有自己的專屬“身份證”,標注“姓名”、長度、建設歷程、人文典故等,各項目公司的企業河長每天至少巡河一次,還要形成巡河的電子檔案。不論陸地、水面、河床、駁岸表面或水陸綠化,發現各類垃圾后,半小時內必須清理干凈。
為確保河道水質穩定,導則要求,布設在線水質監測點后,每天7時至19時都要在線監測水質指標,每4小時讀取1次監測數據,市建委聯排聯調中心和各分控中心均實時可見。此外,為實現沿河全面管控,河道平均500米將設置一處高清夜視探頭,對河道日常狀態進行全方位監控,最大程度呵護沿河內外的宜人風光。
據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治理實際情況,6個PPP水系包“第二梯隊”28條河道進入了收尾階段。“目前新店片區水系的駁岸、晉安東區水系的13座截流井、金山奧體片區的截污管及截流井都已建設完成,不少水系包沿河綠化景觀也施工過半,‘卷地毯’施工每天都有新變化。”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