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新聞發布 >> 正文

市委網信辦 紅色“引流”賦能“第一城” 讓網紅遺址公園底色更紅

2021-06-30 15:46:01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吳暉  【字號

 市委網信辦 紅色“引流”賦能“第一城”  讓網紅遺址公園底色更紅

  “10點鐘課堂”——跨越“數字鴻溝” 共享智能時代。

  市委網信辦 紅色“引流”賦能“第一城”  讓網紅遺址公園底色更紅

  “喜悅豪情抒不盡 贊歌獻給共產黨”群眾紅歌快閃《在燦爛的陽光下》。

  市委網信辦 紅色“引流”賦能“第一城”  讓網紅遺址公園底色更紅

  “東海碧玉心”紅色雙語詩詞展。林雙偉攝

  市委網信辦 紅色“引流”賦能“第一城”  讓網紅遺址公園底色更紅

  “紅色劇場”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

  市委網信辦 紅色“引流”賦能“第一城”  讓網紅遺址公園底色更紅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百年紅課系列講壇。葉誠攝

  仲夏時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之“永遠跟黨走”打卡福州紅色地標活動全面啟動。作為入選的21個紅色地標之一,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迎來了眾多黨員干部群眾“打卡”學習。

  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市委網信辦協同福州日報社,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在榕互聯網企業,以網紅公園“福州第一城”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為線下載體,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推進黨史教育、黨建聯創、黨群共融的線上線下共振,以紅色文化賦能園區發展,不斷擦亮紅色地標的金字招牌。

  遺址上的紅色舞臺

  群眾自發頌黨恩

  喜悅豪情抒不盡,贊歌獻給共產黨。為群眾搭建抒豪情、頌黨恩的“百姓大舞臺”,市委網信辦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設置了免費開放的紅色舞臺,把話筒、鏡頭交給群眾,讓黨史學習教育潤物無聲、入腦入心。

  《曙光》《在燦爛陽光下》《歡樂中國夢》《唱支山歌給黨聽》……每個周末,通過互聯網招募的群眾藝術團體自導自演的“紅歌快閃”節目,輪番在古城遺址公園上演。截至目前,福州知青文藝總團腰鼓分團、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舞之韻藝術團等網紅群眾藝術團體陸續放歌,已有300多名群眾表演了20多個原創紅色節目。

  此外,遺址公園與兒童公園“雙園聯動”,組織開展“奮斗百年·童心向黨”慶祝建黨100周年少兒文藝匯演,讓百余名少年兒童走上舞臺,在排練、演出中,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從而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村道旁的傳習所

  “百年紅課”走心走實

  市委網信辦的教育品牌欄目《e路守護》,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也從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拓展到全齡教育。6月初,在園區設立“黨建小院·傳習所”,推出了“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百年紅課系列講壇宣講活動。

  活動邀請市委黨校王卉、蘭榮祿等專家走進公園,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分享黨史學習研究的心得體會,已經分享了《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學黨史 守紀律》等課程;另一方面,打造“環新店古城遺址”黨建聯盟,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推進園區與周邊機構、社區、村鎮的近鄰黨建結合,組織共建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不設圍墻的紅色課堂里,黨員群眾以及周邊村民齊聚一堂、共同學習,可謂是“村道旁的傳習所”。課程還將錄制視頻、音頻產品,便于受眾隨時收聽收看,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走心走實。

  詩歌里的文化自信

  紅色詩展雙語呈現

  城墻會說話!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入口的城墻內東西展廳,目前分別陳列著“訪古尋城”新店保護利用紀實展與“東海碧玉心”紅色雙語詩詞展。

  “‘訪古尋城’新店保護利用紀實展覽”展示了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系列重要論述,成立福州新店古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系統性、嵌入式、扁平化的工作法,推進新店古城遺址保護、考古、規劃、征遷、建設、展示、營運七大環節的探索實踐。兩年多時間里,“七駕馬車”齊頭并進,除園區內的保護建設,還多方協作,統籌推進古城北路建設、水系治理、村莊立面改造、纜化下地等綜合治理,重塑古城和諧的生態背景,讓美麗鄉村建設、城市化發展、旅游業開發和遺址保護相得益彰。

  “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下旬來閩考察時對福州寄予的殷切期望。“東海碧玉心”紅色雙語詩詞展以這一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以四季為線索,收集整理歷代名家、大家關于福州的詩詞作品,邀請閩都文史研究專家陳章漢擔任學術顧問,英國布朗大學文學博士進行多輪翻譯,搭配了福州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的絢麗影像,展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步伐。

  “原來與福州相關的有這么多詩詞,好驕傲!”“看完之后,明白了為什么‘七溜八溜,不離福州’了!”看完展覽之后,不少參觀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兩面城墻,仿佛是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的福州表達,牢牢扎根于古城遺址之上,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

  老年人的“十點鐘”

  互聯網企業集結辦實事

  為認真貫徹“我為群眾辦實事”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企業黨組織紅色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有效載體,市委網信辦、福州日報社聯合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打造適老教育基地,啟動“十點鐘課堂”,旨在幫助老年人學習、掌握數字時代下出行、消費等網絡技能,熱心邀請周邊社區、村鎮老年群體參與,并對接互聯網企業進行授課,倡議社區、企業、學校、社會團體共同發揮力量,為福州更加“適老”獻計獻策。

  據了解,貝殼找房、滴滴出行、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代表,已為超過500位老年人傳授了微信、抖音等熱門APP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贈閱了互聯網入門手冊,獲得群眾的高度認可。下一階段,還將繼續廣泛動員互聯網企業、網絡平臺和廣大網民共同參與,著力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全面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有意愿加入網絡文明公益行動的企業、組織和個人,都可以通過郵箱進行報名:qpmzfyc@163.com。

  青年人的“劇本殺”

  黨史教育展新顏

  為讓黨史學習教育實現多樣性與創新性的有機結合,6月26日起,市委網信辦與福州日報社聯合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福州首屆“紅色劇本殺”挑戰賽活動,陸續推出“紅色劇場”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劇本”征集活動。

  “紅色劇本殺”以符合青少年特點的創新方式豐富黨史教育載體,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強,設計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引導他們從小在心里樹立紅色理想。開場“第一劇”《孤城》,通過沉浸式的角色扮演和多維度的劇情發展,讓所有“劇中人”親歷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斗的歷史現場,通過劇本故事線的層層深入,感受劇中人物內心,成為黨史故事中的共情者、同行者。

  此外,定期于古城“六藝傳習所”中點映的紅色主題視聽作品,則向觀眾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首期觀影活動聯合了市博物館播放《一人一書一傳奇——鄧拓與第一部<毛澤東選集>》,讓觀眾堅定深入學習黨史的決心,激發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的熱情。

  源流地的紅色書館

  紅色名人初心傳經典

  作為福州歷史文化園區中的“新兵”,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在遺址保護利用工作中已打開了一道“門縫”,但要將門徹底推開,深入人民群眾內心,實現紅色文化的有效輸出,還需要過硬的產品力。

  定時代之心、鑄民族之魂,飽含優質文化與深厚思想的紅色書籍,是打開文化強國建設的“金鑰匙”。除了觀照當下,歷史維度的介入,也讓精神空間的建構更加完整。按照這一構想創辦的古城源流書館,確立了“品讀偉人傳記 牢記初心使命”主題,以實體閱讀空間為傳播平臺,深入發掘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積淀和革命戰火考驗形成的紅色文化,為塑造文化自信提供能量輸出,為群眾文化生活增添一抹紅色。

  “每一個人物都是歷史的縮影”,從一代偉人毛澤東到科學巨匠錢學森、鄧稼先、吳孟超等,讀者可以在閱讀中,回顧黨的發展歷程與新中國的改革道路,感受杰出人物的紅色情懷、赤子之心。

  網紅園區的大眾認知,意味著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品牌與影響已經初露鋒芒。為使網紅園區底色更紅,市委網信辦將全面發揮互聯網傳播優勢,把空間、活動、管理等不同維度的要素,都打磨成意義豐富的紅色文化產品,推動“紅色”引流,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延續紅色脈絡、發揚紅色精神,持續貢獻福州網信力量。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