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主題晉安 >> 改革創新 >> 正文

創新驅動 產業現代——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系列述評之一

2021-09-24 09:59:25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 覃作權 林瑞琪 顏瀾萍 吳暉  【字號

創新驅動 產業現代——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系列述評之一

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裝扮一新,喜迎市第十二次黨代會。記者 葉義斌 攝

  編者按:

  一張藍圖繪到底,福山福水物華新。備受矚目的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即將召開。本報即日起推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系列報道,生動呈現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和對福建福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重點建設六個城、打響五大國際品牌、實施九大專項行動的火熱實踐,全面展示5年來福州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取得的顯著成就。

  創新驅動 產業現代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系列述評之一

  福州日報記者 覃作權 林瑞琪 顏瀾萍 吳暉

  產業,是興市之本、強市之基。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所在,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應有之義。

  五年來,福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三個福州”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等特色優勢產業,著力以龍頭扶引帶動產業集群發展,努力打響“數字福州”“海上福州”等國際品牌。當下的福州,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速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不斷顯現,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基礎越來越厚實,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支撐越來越堅強。

  龍頭引領 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五年,彈指一揮間。時間坐標上鐫刻的印記令人振奮:從2015年的5777億元,到2020年的10020億元,福州地區生產總值連跨5個千億元臺階,不僅叩開了“萬億俱樂部”的大門,也為“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作了精彩注腳。

  積跬步以至千里。透視萬億GDP,背后是千億集群不斷壯大,百億企業接連涌現,產業結構持續升級優化。

  看集群發展風生水起,彰顯大布局——

  過去五年,福州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培育形成紡織化纖、輕工食品、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冶金建材等5個千億產業集群,勾勒出生機勃勃的福州“產業鏈全景圖”。

  長樂紡織產業蒸蒸日上。恒申控股集團反向收購福邦特公司晉升全球最大己內酰胺生產商、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花落長樂……經過多年發展,長樂紡織業已打通上下游各環節,形成完整產業鏈,產業集群日益壯大。

  羅源灣鋼鐵產業強勁升級。寶鋼德盛等百億元技改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354億元的21個冶金建材和不銹鋼上下游項目簽約落地,千億鋼鐵產業基地建設將助力絲路海港城羅源灣港區加快發展。

  ……

  伴隨著一個個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全市產業整體競爭力持續提升。

  看龍頭引領高歌猛進,激發新活力——

  近年來,福州培育了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集團)15家,占全省三分之一,龍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汽車玻璃巨頭福耀集團發展勢如破竹,已在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現代化生產基地和商務機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玻璃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龍頭京東方落子福清,不僅填補了福州電子信息產業的短板,還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超26家。

  珠光材料全球產銷量第一企業坤彩科技、亞洲最大BOPP膠粘帶生產企業友誼集團、全球最大數字教育資源生產基地網龍……通過一家家龍頭企業的帶動,福州市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和整體競爭力。

  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蓄勢新動能——

  過去五年,福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升級傳統主導產業,現代服務業、平臺經濟、現代特色農業、文旅產業等發展迅速。

  新興產業不斷壯大。中景石化科技園二期、萬華化學、中電數字健康產業園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項目好項目先后落地建設,氫能源產業、信息技術產業、光電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被列入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僅2020年實施“百項千億”技改工程,就推動友誼新材料、坤彩珠光材料、羅源閩光等重點技改項目200項以上,全市完成技改投資1000億元。

  第三產業高速發展。建設提升15個市級夜色經濟體驗示范街區,打造樸樸電商、皮皮蝦等一批行業標桿企業。

  五年來,福州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1.8%提高到29.6%,三產增加值占GDP比重從49.1%提高到56.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能級持續提升。

打響品牌 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福州資源優勢突出,特色亮點鮮明。近年來,福州市持續推進“三個福州”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積極打響海上福州、數字福州、新型材料、海港空港等國際品牌,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海上福州,拓寬發展新空間——

  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著力打造絲路海港城,大力發展臨港設施、現代漁業、臨港工業、海洋服務業,全面推動海洋產業融合發展。2020年,全市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達2850億元。

  數字福州,培育發展新動能——

  借助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效應,著力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城市,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引進落地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重大項目。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超4600億元,占GDP比重46%。

  新型材料,打造強力新引擎——

  大力發展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領域,培育形成己內酰胺、BOPP膠帶、珠光顏料、光學晶體等優勢新材料產業,涌現出福耀、恒申、坤彩科技、福晶科技等一批行業龍頭或單項冠軍企業。

  項目,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近年來,福州市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不斷激發產業發展潛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項目建設增動力——持續開展“百日攻堅”“攻堅2017”“抓項目促發展”“抓項目促跨越”“抓項目促提升”等攻堅行動,5年來累計開工3000萬元以上項目8600多項,帶動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2萬億元,目前福州市“五個一批”綜合考評已連續15個季度位居全省前三。

  園區提升挖潛力——總投資超2000億元,推進全市重點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提升園區產業集聚能力、創新驅動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力爭到2025年,培育形成超千億元園區6家、超五百億元園區5家。

  面對疫情,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對沖疫情影響、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招實招,通過“云會商”“云簽約”等方式,引進大健康、人工智能、光電玻璃、高端裝備制造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實現抗疫不松勁、招商不斷鏈、發展不停步。

  科技賦能 推動產城融合發展

  建設科創走廊,實施R&D投入穩增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建設全國一流大學城……近年來,福州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開展科教興城專項行動,大力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持續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近日,晉安湖“三創園”未來科技大廈開工奠基,建成后將成為福建未來無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部基地,助力福州科創走廊晉安片區建設。福州科創走廊從頂層設計入手,按照“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的總目標,以“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的空間格局,串聯科學城與老城區。福州科創走廊將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建成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集聚地。

  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福州市落實國家、省、市創新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今年以來,已兌現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分段補助資金4.18億元。近日,福建博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基于深度學習及計算機視覺技術的人工智能自助服務平臺”項目通過驗收,獲得100萬元資金支持。

  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3C產品的高端陽極氧化鋁合金市場,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被外國廠商主導。作為鋁材加工智能制造商,中鋁瑞閩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研發創新,攻克核心技術難題,扭轉了局面,目前該公司產品占據國內高端陽極氧化鋁合金市場的75%份額。近年來,福州市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等創新主體。目前,全市各級高新技術企業已突破2000家,較2015年翻了兩番多。

  進入9月,大學城高校迎來開學季,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相聚這片熱土,迸發青春活力。在這里,一所所高校和一個個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支撐起城市的創新發展高地……福州大學城建設項目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年初以來,福州大學城實施進場征遷項目52個,動建82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30多億元。未來,福州市將謀劃建設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同時大學城將繼續完善功能、提升活力,計劃到2023年基本實現“六個一流”目標,躋身全國一流大學城行列。一座集宜學宜業宜居宜游于一體的福州大學城,正以全新面貌向世人呈現。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