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高擎黨旗揚風帆 自強不息展宏圖
2021-09-26 09:14:02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大 中 小】
全國首個宜家綜合體——福州宜家商業廣場2020年12月17日正式開業。本報記者 陳暖攝
2020年12月25日,坐落于晉安區的福建省兒童醫院正式開診。本報記者 鄒家驊攝
晉安湖為福州市城區調蓄庫容最大的生態湖,以湖體為核心的晉安湖公園一期6月16日正式開園。葉曉佳攝
2021年8月30日,晉安區9個教育集團、8所新校、5所合作校集中授牌儀式。圖為8所新校之一,岳峰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來到新學校的第一天收到新校落成紀念卡片。(晉安區供圖)
風景如畫的九峰村。本報記者 林雙偉攝
晉安湖三創園沿湖鳥瞰效果圖。
高意5G生產線。本報記者 鄒家驊攝
福州火車站公共服務綜合體“八閩第一站”。本報記者 石美祥攝
熊宏嬌/制圖
晉安新貌。(晉安區供圖)
5載砥礪耕耘,5載春華秋實,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帶領下,晉安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凝心聚力、接續奮斗,自強不息,攻堅克難,創造了極不平凡的五年,綜合實力躍升進位,城區品質煥然一新、民生事業蓬勃發展,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數字:績效考核始終位居全市優秀行列,地區生產總值五年連跨五個百億臺階,從499億元躍升到959億元,總量升至全省第11位。
東方風來滿眼春,站在又一個五年的起點,晉安區已全面打響“發令槍”,駛入發展“新賽道”,續寫新一輪輝煌篇章。
回顧——
構建新發展格局
省會中心城區華麗蝶變
創新驅動成為“主引擎”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也是晉安產業版圖上最生動的底色。以創新驅動為戰略,深入實施數字領跑行動,強化項目支撐,構建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5年間,全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44家增至217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升至22%,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升至47%。“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不斷涌現,是發展活力的最生動注腳。
晉安湖“三創園”日新月異,摩天大樓倒映著碧水,描繪出產城融合的生動圖景,軟件園晉安分園、福州數字內容產業園等“園中園”正不斷吸引數字領軍企業集群發展,到年底,這里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將達到百家,年產值突破千億元,一顆耀眼明珠在福州科創走廊冉冉升起。
現代服務業從優到強,華麗蝶變。2020年底以來,福州宜家和福州薈聚中心接連落地,東二環泰禾智慧商圈,宜家城市智慧停車場項目啟用,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加速;益鳳、湯斜、園中等高標準智慧物流園建設,串起環城現代物流集聚帶;樓宇經濟、總部經濟乘勢而上,遍布全區的64處商業樓宇中,納稅億元樓達5棟,千萬元樓宇達13棟,截至2020年底,入駐企業達7400余家!
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動片區發展。全區上下下好招商“先手棋”,深化園區代辦等惠企服務,持續抓好“五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五年來引進招商項目2080個,形成滾動開發的良好態勢,吸引阿里巴巴、高意、西門子、華為、滴滴等巨頭紛紛投資晉安。
城鄉融合成為“路線圖”
五年來,晉安拆除舊屋區1800萬平方米,基本消除城中村,全區4萬戶、近三成群眾喜遷新居。城區道路四通八達,地鐵穿梭往來,經過十年的蓄勢發展,東二環鶴林片區已成為高品質、高顏值、高素質城區的代名詞。
山水俱佳的晉安,28條內河水系舊貌換新顏,城區最大的生態公園——晉安公園建成開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位居城區前列55個內河串珠公園、150個街頭公園,讓綠色福利人人可享。
在晉安新店古城,曾誕生輝煌燦爛的閩越文化,五年來,晉安全面梳理歷史記憶、古城符號和晉安元素,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福建協和大學、鼓嶺古厝等歷史建筑重獲新生,壽山石雕、西園軟木畫、象園木雕等“晉安三寶”非遺技藝薪火相傳,目前全區正加快建設晉安文化記憶館、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福州西園軟木畫技藝傳承保護基地,守住城市的根和魂。
將視線從城市轉向北峰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了質的飛躍,新改建的115公里農村公路通鄉達村,鼓宦線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樣板——九峰村發展避暑游,前洋村經營田園綜合體和觀光農業,帶動村民返鄉創業,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鄉約北峰”品牌“朋友圈”愈加壯大。晉安區積極探索“助農在新店”、北峰農夫市集等助農平臺,讓山貨出山,游客進山,貢獻了黨建引領下城鄉融合的經驗智慧。
人民至上成為“最強音”
民生為本,民生為重,民生為先。
民生是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標尺”,五年來,全區公共服務供給從少到多、從有到好,全區民生支出占比保持70%以上,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389件。
8月底,晉安“985”行動打響,9大教育集團、8所新校、5所合作校集中授牌,首家市屬小學入駐晉安,教育集團四面開花,出現“二附小晉安校區+福州三中”的優質組合。“985”計劃僅是晉安增進民生福祉的精彩一頁,這一年,晉安民生事業迎來“大暴發”,省兒童醫院開診,省婦產醫院亮燈,區醫院改擴建項目一期封頂,“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病有所醫”的幸福在此觸手可及。
數字是最好的印證:5年來,全區新建27所學校,新增學位近2萬個,醫療床位從2990張增至6790張,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從15.7張提高到47.9張。
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如何”,為全區探索市域社會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晉安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近三年營商環境指數連續位居全市第一,建成全國首個兩岸社區交流中心、福州火車站公共服務綜合體“八閩第一站”,入選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助農在新店“精準助農”項目獲獲評全國、省、市志愿服務先進典型。
展望——
聚焦高質量發展
六個“強區突破”繪就宏圖
回眸5年,成績斐然,展望前程,任重道遠。踏上“新的趕考之路”,伴隨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政策利好將不斷疊加,進入“后征遷”時代的晉安,區位優勢、后發優勢、山水優勢將更加凸顯,城區吸引力、承載力將全面提升。
據晉安區主要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晉安區將錨定經濟強區、創新強區、數字強區、文旅強區、生態強區、教育強區“六個強區突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城鄉一體化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市域社會治理、對臺融合發展、干部隊伍精氣神“六個走在前列”。
聚焦新目標新任務,晉安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深落細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始終與廣大黨員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保持“沖刺”姿態、“趕考”狀態,爭當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排頭兵,譜寫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新篇章!
搶抓機遇 乘勢而上
傾力打造產城人融合晉安樣板
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書記 林濤
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副書記、晉安區人民政府代區長 董敬太
晉安區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政福州期間,親自推動區劃調整而來的。建區25年來,歷屆區委、區政府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當年對晉安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推動晉安實現由“郊”到“城”的嬗變,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實力晉安”邁上新臺階,五年來績效考核實現“五連優”,GDP和社零總額雙雙逼近千億大關,攻堅、抓促、招商、“五個一批”等行動保持省市前列,西門子、宜家、阿里巴巴等一批好項目相繼落地,產業越來越有“現代感”“國際范”。
“魅力晉安”展現新形象,城區品質逐年提升,城中村基本消除,晉安公園、晉安河景觀帶等一批生態休閑空間建成開放;鄉村振興實現突破,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區、全省全域生態旅游示范區,九峰、前洋成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樣板。
“幸福晉安”取得新進步,全區近三成群眾喜遷新居,省級教育“兩項督導”獲評雙“第一”,省兒童醫院、省婦產醫院陸續建成,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區等創建工作卓有成效。
踏上“新的趕考之路”,我們牢記囑托、接續奮斗,深入貫徹落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對標“六個城、五品牌、九行動”部署,致力經濟強區、創新強區、數字強區、文旅強區、生態強區、教育強區“六個強區突破”,以現代理念、國際視野、精品意識打造產城人融合晉安樣板。
一是精益求精釋放資源潛力、積蓄科創動能。堅持創新第一動力,搶抓科創走廊建設機遇,讓中心城區有限的產業載體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全力推進晉安湖“三創園”標準化建設,盤活一批科創產業用地,近期可新增產業建筑面積118萬平方米,嚴把業態準入,依托高意等光電產業龍頭,強鏈補鏈帶動集群發展;全力打造新店“科創圈”,規整片區存量空間,招大引強培育數字經濟新增長極,力爭2025年全區數字經濟規模達千億元。發揮服務業集聚優勢,做大做優東二環等商圈經濟,構建環城現代物流集聚帶,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平臺經濟,為科創走廊建設提供有力服務支撐。
二是精心建設提升城鄉品質、擦亮山水名片。堅持一流標準、前瞻眼光推進城市更新,建設一批高品位的精品工程,打造一批高顏值的生態休閑空間,體現“大氣、美觀、綠色、特色”現代都市風貌。堅持守住綠水青山、留住“美麗鄉愁”,統籌北峰山區全景公路、全季農業、全域旅游建設,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三是精準服務增進民生福祉、創造品質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讓住在晉安、學在晉安、醫在晉安、養在晉安成為新趨勢。當前,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城市溫度。
四是精細管理樹立鮮明導向、鼓濃攻堅氛圍。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精準科學選人用人,打造“獅子型”干部隊伍。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深化周六例會調度等運作機制,推動工作落地落細落實。當前,全力開展“攻堅120天”,全速沖刺全年目標任務,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