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鼓嶺家·譜”平臺 林軼南:尋找塵封的鼓嶺往事
2023-07-19 10:25:17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管澍 林雙偉 【字號 大 中 小】
林軼南展示“鼓嶺家·譜”平臺。
“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6月27日至29日在福州舉行。論壇閉幕后,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林軼南繼續幫助來自美國的“鼓嶺之友”尋訪兒時舊友,尋找塵封的鼓嶺往事。
林軼南是福州人,他通過團隊研發了“鼓嶺家·譜”平臺,力求為鼓嶺上的建筑和人物拼出一張完整的譜系地圖。
幫“鼓嶺之友”找回親人故友
此次“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期間,經過林軼南的努力,“鼓嶺之友”柏凱斯和蒲光珠,就因一名被柏凱斯先祖蘭瑪麗亞收養的中國姑娘蘭醒球,聯系在一起。
柏凱斯通過林軼南了解到,蘭醒球曾任毓英女子初級中學(福州十六中的前身)校長。今年2月,柏凱斯在十六中校史館看到蘭醒球的照片后激動不已。在林軼南、池志海等人的幫助下,柏凱斯聯系上了蘭醒球原生家庭(鄭家)的后代,并打算在此次“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期間見面。
當林軼南和柏凱斯探討和蘭醒球后代見面事宜時,一旁美國友人蒲天壽(曾生活在鼓嶺)的女兒蒲光珠看到了他們手中的老照片,立馬說道:“我對她有印象,我在紐約見過她,她是一個氣質出眾的中國女人。”原來,蘭醒球晚年移居美國,居住在波士頓,蒲光珠曾在教會活動上見過她。
在林軼南的牽線搭橋下,6月29日,兩家見面會變成了三家見面會,蒲光珠的家庭也一同出席。在此次會面中,得知蘭醒球的后代中有一支生活居住在紐約,柏凱斯表示回到美國后會立即和他們聯系。
林軼南說,“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期間有七八對中美家庭重新取得聯系。
創建“家·譜”平臺
挖掘鼓嶺故事
2016年,穆藹仁家族后人、鼓嶺旅游文化研究專家穆言靈與林軼南組建了研究鼓嶺的跨國團隊。穆言靈和一些“鼓嶺之友”在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的圖書館翻閱資料檔案,林軼南則帶隊在鼓嶺勘測老建筑,在檔案館、圖書館尋找和鼓嶺有關的外僑資料。
“去年我和學生就有了搭建‘鼓嶺家·譜’平臺的想法。”林軼南說,“家·譜”中的“家”泛指鼓嶺上的老建筑,“譜”則代表住在這些房子里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目前,平臺已錄入5959張人臉、3000余個人物的信息,包括加德納家族、穆藹仁家族、蒲天壽家族的人和他們之間的關系等。
“該平臺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在不同的照片中找到同一個人,對發現鼓嶺故事大有幫助。”林軼南說,希望對鼓嶺感興趣的人在“鼓嶺家·譜”平臺上添加老照片、鼓嶺故事等,挖掘和記錄鼓嶺往事,通過互聯網向世界推介有福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