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摘登)(上)
2024-02-01 09:53:49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林晗 【字號 大 中 小】
黨建引領促發展“最美窗口”譜華章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鼓樓區委書記 黃建新
【工作成效】一是強化政治建設,扛牢基層黨建主責主業。召開21次區委常委會或專題會,研究基層黨建工作。精心打造40個主題教育特色點位,引導全區上下感悟思想偉力。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處級干部牽頭開展調研983場,解決問題3028個。二是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在全國率先建立“兩會一員”機制,獲評“2023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年度十佳案例”。慶城社區“334”機制獲評“全國社區黨建創新最佳案例”。分三年實施421個“一刻鐘幸福圈”補強項目,已完成198項。三是注重服務大局,助推經濟發展企穩向好。全年GDP預計突破2850億元,居“中國樓宇經濟標桿城區”第八位、全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第十七位。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動力。完善一線考核、蹲點調研等機制,激勵干部新擔當新作為。成立國際院士科創中心福州分中心,促進領軍人才和前沿技術落地。福山國際人才港在參與省級示范站評選的63個答辯單位中排名第一。
【主要不足】一是個別領域黨建工作存在薄弱環節。二是黨建責任尚未貫通到底。三是基層黨組織服務發展能力不夠強。主要原因:統籌謀劃不夠細致,跟蹤問效力度不大,抓黨建工作創新不足。
【下步打算】一是鑄牢忠誠之魂。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分級分類抓好輪訓培訓。二是暢通體系之脈。提升“五圈兩帶一園區”黨建示范集群,推進“一樓宇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和“一校一品”創建。三是提升治理之效。實施132個補強項目,打造6個“幸福里”一站式社區服務綜合體,拓展數字黨建新路徑。四是強化擔當之為。推進“好干部 興鼓樓”行動,持續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黨建領航聚合力 夯實根基促發展
臺江區委書記 梁棟
【工作成效】一是強化政治擔當。先后28次開會研究黨建工作,推動25項91條黨建任務落實。深入開展主題教育,舉辦讀書班3期,開展調查研究215批次,區級13個檢視整改問題全部銷號,31篇典型經驗做法被《新聞聯播》等報道。建成連家船民上岸紀念廣場,打造“閩江之心”紅色教育示范區。二是強化組織建設。開發“易說事”小程序,搭建470個小區議事平臺,培育1478名治理骨干。選派461名科級干部兼任小區“第一書記”,推動解決問題884個。出臺社區去機關化工作導則,“三去一增”創新模式被全市推廣。打造“TAI好辦”服務綜合體和省海歸科技人才創新服務基地。三是強化黨建引領。完善樓宇“兩委”機制,推行輪值委員、聯席會議等做法,ICC獲評市第二批兩新黨建示范樓宇。在征遷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置黨員先鋒崗,雁塔二地塊是全市舊改“百日攻堅”第一個全面完成簽約、交地目標的項目。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五大工程”,蒼霞新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入選中國人居環境獎。
【主要不足】一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效不夠明顯。二是聯建共建作用發揮不夠。三是抓黨建與促發展結合不夠緊。原因:一是責任壓得不夠實,二是調研不夠深入,三是跟蹤問效不夠。
【下步打算】一是壓實工作責任,深化黨建聯建共建,推動落實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制度,指導基層黨組織書記領辦黨建項目。二是完善治理基礎,深化基層黨組織“達標升級”活動,推動“萬名干部下基層”,持續發揮小區“第一書記”機制作用。三是推動成果轉化,持續做大做強四大產業,充分發揮金融、法務人才助理作用,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黨建領航促發展 奮楫篤行謀新篇
倉山區委
【工作成效】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扛牢主責主業。開展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主題學習54場,召開基層黨建和意識形態會議、調研等26場次,推動新思想在倉山落地落實。二是以強化理論武裝為根本,促進履職擔當。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組織集中學習研討8296次、征求意見1352條;梳理形成區級問題清單11個,制定整改措施36條,全部完成整改。三是以建強基層組織為重點,夯實戰斗堡壘。深化“三級黨組織領辦”模式,全區101個村村財收入超過50萬元。深化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強化“兩新”黨建品牌建設,推動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精準化。四是以豐富活動載體為抓手,激發黨建活力。率先在全市試點勞務派遣工發展黨員工作,拍攝的電教片《福》獲第十七屆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承辦全市首屆電教觀影月啟動儀式暨電教“一平臺一教材”發布會。深化黨建示范帶建設,持續豐富示范點形態。
【主要不足】一是基層黨建責任落實存在薄弱環節。二是抓基層“關鍵少數”工作還不扎實。三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原因:壓力傳導不夠到位,統籌指導不夠有效,抓作風建設不夠扎實。
【下步打算】一是深化理論武裝,實施“精神素養提升工程”。抓好精品課堂和“雙線”平臺載體建設,以理論滋養初心、引領使命。二是聚焦功能發揮,實施“基層組織夯基工程”。實施新一輪村(居)“兩委”素質提升計劃,深入開展基層黨建“夯基提效”“建強堡壘”等專項行動,規范基層黨組織建設。三是突出品質提升,實施“南臺黨建示范工程”。以“南臺黨建示范工程”為抓手,打造新一批示范點,推動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
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全方位推動晉安高質量發展
晉安區委書記 林濤
【工作成效】一是扛牢主責主業,強化政治擔當。區委常委會研究黨建工作25次,推動解決問題165個,實施基層黨建“亮曬比學”暨書記領辦項目24個。二是抓實主題教育,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六大主題教育特色實踐載體,完善重點項目臨時黨支部等機制,項目攻堅、招商行動考核排名全市前列。三是突出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完善城鄉基層黨組織“六聯融合”工作機制,新培育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四是堅持示范帶動,提升治理效能。開展“區直部門包社區、機關干部進小區”活動3500余場,全面完成177個無物業小區物業標準化管理兜底。五是聚焦隊伍建設,激發干事活力。實施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提升”工程,舉辦培訓班36期、擂臺比武等活動12場次。強化黨管人才,引進培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1697名。
【主要不足】一是基層干部隊伍能力素質不強。二是城市黨建融合作用發揮不足。三是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仍有難點。原因:研究謀劃不夠深入,壓力傳導不夠到位,責任落實不夠精準。
【下步打算】一是在深化政治引領上下足功夫。建立健全主題教育長效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二是在建強基層堡壘上下足功夫。扎實開展“建強堡壘”專項行動,不斷夯實發展根基。三是在深化典型創建上下足功夫。打響“六聯融合”“紅色網格·晉鄰善治”等治理品牌。四是在服務發展大局上下足功夫。實現黨建引領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工作。
夯基提質 創新爭優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委書記、馬尾區委書記 莊永智
【工作成效】一是堅持政治引領。將主題教育貫穿全區各項工作,編印《學習新思想 逐夢在馬江》特色教材,構建8條紅色精品研學路線,接待21000余人次。黨員干部隊伍精氣神持續提振,全區獲評科技創新百強區等多項榮譽。二是夯實基層基礎。推動村(社區)黨組織全部達到三星級及以上,面向優秀村(社區)主干招考4名鎮(街)事業崗位,實現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超過90%。三是提升治理效能。實施“紅網先鋒”行動,建強配齊701個網格黨組織班子,為民辦實事469件。創新推行“政府+省屬國企+專業團隊+社區”合作模式,吸引投資600余萬元。四是突出特色優勢。深入實施“一街三帶N組團”兩新黨建精品工程,相關做法成效被組織人事報、人民網報道,實踐成果獲評全國“年度百佳園區黨建品牌案例”。
【主要不足】一是黨建融合文章探索不充分。二是破解難點痛點問題成效不明顯。三是黨建工作保障不完善。原因:工作重心有偏差,破題思路有偏差,考評導向有偏差。
【下步打算】一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打造一批“黨建+業務”精品項目。二是聚焦區委中心工作,激活“黨建+人才”動能,凝聚僑胞僑眷、臺胞臺商等各方力量,培育專業化黨務工作者隊伍。三是鞏固提升“一街三帶N組團”兩新黨建精品工程,謀劃推進長安片區“235”園區黨建、港區黨建示范帶、外資企業黨建示范帶等特色亮點。四是挖掘船政文化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瑯岐“菜籃子”展示館、新大陸新思想展廳等稟賦優勢,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預制菜產業鏈黨建工作。
藍圖繪就風正勁 賡續前行建新功
福州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長樂區委書記 張帆
【工作成效】一是思想領航擎旗奮進。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傳承弘揚“四敢”干事創業精神,打造“四類”課堂,建成“天字一號”長樂國際機場建設生動實踐等展陳館,實施“六個一批”“四學四比”等行動,推動全區黨員干部感受新思想偉力。二是蓄勢賦能推動發展。以“三問于民”工作法探索長樂實踐,帶領全區上下一線建功,攻堅7000余件民生事項,打造“一生長樂”幸福品牌,全省首個空港綜保區獲批,“項目攻堅增效年”專項行動位居全市前列,長安村入選鄉村振興“全國典型案例”,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相關經驗被中央和省委主題教育簡報刊載。三是提質擴面筑牢堡壘。創設村(社區)“書記大講堂”,新打造2個市級兩新黨建品牌,建立處級領導干部掛聯村居、網格黨支部運行等機制,“樂”系列數字平臺相繼上線,西關社區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十佳案例,黨員干部違規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專項整治成效獲上級肯定。
【主要不足】一是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短板。二是基層黨員教育培訓有差距。三是基層黨建重點任務落實不夠到位。原因:貫徹上級部署不夠透徹,在研究分析、系統謀劃、跟蹤督導上還有欠缺。
【下步打算】一是抓政治建設。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以學促踐推動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落地落實。二是抓基層基礎。持續提升黨建引領實效,試點探索“跨鎮聯建”新模式,完善基層治理網格化管理體系。三是抓干部隊伍。深化“書記大講堂”等活動,實行“優進劣退”動態儲備,拓寬干部上升渠道,鍛造過硬隊伍。四是抓黨建品牌。推進“建強堡壘”行動,鞏固“數字黨建”建設成果,以拉練察訪、亮曬比學等方式打造樣板標桿。
提升黨建引領力 推動發展高質量
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 葉仁佑
【工作成效】一是在堅持政治統領中貫通責任鏈。“一月一重點”推進主題教育,明確開放開發等五個重點方向;完善黨建拉練調研、意識形態專項巡察等機制,完成上級點評、自我查擺等14項問題整改。二是在增強組織功能中筑牢基層戰斗堡壘。投入黨建經費1.3億元,下派“一書記三大員”452人;組建社區網格黨支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333個,相關黨建品牌獲評全國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最佳案例、數字黨建創新案例三等獎。三是在強化激勵約束中打造堪當重任的干部隊伍。用好項目指揮部、一線考核等舉措,完善企業人才公寓等政策,提升工作預問責等機制,弘揚“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四是在突出黨建領航中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采取“項目指揮部+臨時黨支部”等方式,引領項目攻堅、產業壯大、城市建設、環境優化,推動福清發展在省市領先、領頭、領跑。
【主要不足】一是主體責任落實不深入。二是基層組織基礎有短板。三是黨員教育管理不到位。四是重點領域防控存在漏洞。原因:一是政治站位還不夠高,二是統籌謀劃水平有待提升,三是指導落實不深入、不精細。
【下步打算】一是進一步打通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深挖新思想“富礦”;二是嚴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對各領域黨組織進行分類提升;三是鍛造新時代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用好重點項目指揮部等平臺,優化一線考核、榮譽評選等機制;四是持續以“黨建領航”提升發展能級,優化“黨員領辦項目”等模式,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黨建領航聚合力 賦能融合促發展
市政府副市長、閩侯縣委書記 趙明正
【工作成效】一是把方向管大局,堅決扛牢政治責任。推行縣級領導一月一次讀書班學習模式,出臺縣級文件12份,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主持召開涉及黨建會議50次,推動31項107條黨建重點任務落實。二是夯基礎求突破,切實筑牢堅強堡壘。全面消除二星級及以下村黨組織,新培育市鄉村振興四星級村9個,鞏固提升市“兩新”黨建品牌單位12個,統籌推進全領域黨建工作。三是建機制重協同,持續提升治理質效。在全省率先啟動“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首創農村“三資”管理“無公開不審批”機制,成為全省唯一的七類人員“六助一護”兜底保障全覆蓋的縣。四是強引領聚合力,著力推動融合發展。推行“干部培養在一線、人才聚集在一線、破解難題在一線”工作法,探索“一院校一專班”駐點服務機制,首創政務服務代辦點入駐企業園區全覆蓋,引領推動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政務服務等各項工作持續爭先進位。
【主要不足】一是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不足。二是小區黨建工作不夠深入。三是兩新黨建工作仍有短板。原因:工作方式方法創新不足,“釘釘子”的力度不夠持久,督查問責尺度不嚴。
【下步打算】一是強化政治功能,鞏固拓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成果,打造有思想的基層黨建。二是強化固本培元,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提升行動,打造有韌勁的基層黨建。三是強化服務發展,以高質量黨建服務“科教名城、產業強城、宜居新城”建設,打造有溫度的基層黨建。四是強化品牌建設,推進“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創建,打造有色彩的基層黨建。
黨建領航 山海并進 以紅色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連江縣委書記 陳勁松
【工作成效】一是在黨建領航上當“模范生”。打造“四個一百”載體,編寫《領悟》《踐行》等特色教材,推動主題教育入腦入心。開展村級隊伍“四強四促”等活動,實現“三星級”以上村居黨組織全覆蓋。打造“1355”海上服務治理模式,獲評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二是在經濟領跑上當“排頭兵”。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黨建領航、經濟領跑、民生領先”行動部署,推進“八個年”專項行動,首次入選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發揮“海上黨委”、可門兩新黨建聯建等作用,產業鏈招商工作得到省委肯定。健全“1+1+N”人才政策體系,7名人才(團隊)入圍省引才“百人計劃”,數量位居全市首位。三是在民生領先上當“暖心人”。實施壯大村集體經濟“146”行動,相關做法得到市委組織部發文推廣,獲評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堅持黨建引領集團化辦醫、辦學、養老等工作,入選省級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名單。“海上智慧平臺 護航福海糧倉”項目榮獲2023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區“宜居和包容大獎”入圍獎。
【主要不足】一是黨建品牌輻射帶動不夠顯著。二是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不夠均衡。三是村級干部隊伍培育不夠有效。原因:一是指導黨建工作還不夠深入細致,二是指導創新性開展黨建工作力度不夠,三是推動群眾共同富裕的措施還不夠有力。
【下步打算】一是把好黨建引領“方向盤”。堅持擰緊責任鏈條,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鞏固主題教育成果,推動黨建工作與主題教育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二是激活創新發展“動力源”。堅持黨建示范、項目攻堅、人才保障賦能發展合力,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三是寫實民生服務“新答卷”。打造“組織+振興”“網格+治理”“合作+融合”三大模式,答好基層黨建“民生考題”。
突出黨建引領 凝聚發展合力
閩清縣委書記 孫利
【工作成效】一是把好“方向標”,推動主題教育見實效。實行“6543”工作法,“六診”工作經驗入選全省“四下基層”實踐案例,閩清獲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二是深耕“責任田”,確保管黨治黨更有力。打造現場教學點9個和黨性教育紅色路線8條、示范點52個,評定五星級黨組織74個,推動各領域黨建“亮曬比學”常態長效。三是筑牢“主陣地”,構建城鄉治理新格局。制定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十條措施,深化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清單、小微權力清單、村級事務服務清單“三個清單”制度,打造“心上蓮”等6個鄉村振興樣板,閩清獲評全省支持鄉村振興整縣推進試點縣、全省促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激勵縣。四是提升“組織力”,促進梅臺深度融合發展。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出臺進一步深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15條措施,助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獲評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
【主要不足】一是村級后備力量培育不足。二是社區“數字化”平臺建設不夠扎實。三是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開展不平衡。原因:一是責任傳導不夠到位,二是整體謀劃系統性不足,三是黨員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下步打算】一是聚焦政治建設,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二是聚焦基層基礎,統籌推動各領域黨建工作全面過硬、全面進步。三是聚焦隊伍建設,深化運用“一線工作法”,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四是聚焦主責主業,樹立鮮明導向,推動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高質量黨建助力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美麗海灣城市建設
羅源縣委書記 張新懌
【工作成效】一是堅定不移捍衛“兩個確立”。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主線,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用足用好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15次來羅調研的獨特優勢,打造松山圍墾展示館等38個教學點。結合省委巡視整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等文件9項。二是堅定不移服務發展大局。在16個指揮部設立臨時黨支部,推動青山不銹鋼精深加工生態產業園等重點項目提速,獲評“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推動與省附一醫院合作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在全省首創村級就業服務驛站。三是堅定不移筑強戰斗堡壘。成立“中心村黨委”26個,培育五星級村(社區)黨組織77個,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9個。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四是堅定不移錘煉過硬隊伍。深化“四下基層”制度,抽調148名黨員干部參與重大項目攻堅;開展基層治理不良現象整治,查處問題16起,黨紀政務處分16人。
【主要不足】一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基層隊伍建設存在薄弱環節。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還不均衡。原因:逐級傳導壓力不夠,研究問題淺嘗輒止,統籌推進力度不足。
【下步打算】一是抓主責、強主業,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化常態化。二是夯基石、打基礎,高標準抓好農村、城市基層等各領域黨建工作。三是育亮點、創品牌,做大做強“紅色”“畬風”“海韻”等特色品牌。四是強黨建、促發展,圍繞“雙龍抱珠”產業布局,組織黨員干部“組團攻堅”“揭榜掛帥”,全面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美麗海灣城市。
黨建引領聚合力 綠色發展譜新篇
永泰縣委
【工作成效】一是強化思想引領,筑牢政治基礎。縣委專題研究黨建工作33次,建立鄉村振興一線指戰員制度,打造鄉村振興展示館、綠水青山主題館等22個新思想實踐展示現場教學點,推動全縣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二是夯實基層堡壘,實現整縣提升。推進省級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創建,出臺縣鄉村三級組合激勵措施,打造大樟溪沿線“黨建+人才”雙融合示范點63個。三是聚焦黨建增效,激活發展動能。在全市率先建立鄉鎮級重點項目庫、農村產權流轉服務中心,實施鄉村振興“六個一”先導項目162個。完善“服務隊+工作組+合作社”“中心村黨委+產業聯盟”模式,實現90%村集體收入超20萬元。做活大樟溪“水文章”,推動“一閘三線”、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投產,開展“千場會議、百場活動”,鄉村游人數保持全省首位,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主要不足】一是黨員教育分類指導不細。二是村財增收后勁不足。三是典型示范輻射不廣。原因:一是創新指導不夠深入,二是責任傳導不夠到位,三是跟蹤問效不夠有力。
【下步打算】一要提高站位,轉化學習成果,全面總結主題教育好的經驗做法,提速建設重大項目,加快培育產業龍頭,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補齊各類民生短板。二要突出重點,推動全域提升,深化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建設,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五大工程”取得新成效。三要求真務實,落實主體責任,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