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基層動態 >> 正文

社區動能逐浪高——福州市晉安區社區治理創新紀事

2021-04-09 09:59:36   來源:中國社會報     作者:孫彥川  【字號

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擼起袖子在社區邊邊角角打造活動場所……近三年來,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以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創建為契機,著力打造“我家·治理小程序”“我家·小院”“我家·劇場”等特色品牌項目。

強黨建,構筑社區四層聯動治理架構

2019年,晉安區茶園街道電建一公司小區著手構建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由社會組織、物業、居民自組織等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 聯動共治”社區治理體系。27名小區熱心居民組成居民自治組織“梯位長協會”(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即由城市社區單元樓每個梯位選出居民心聲代言人,發揮其熟悉情況、熟識街坊的優勢,參與居民矛盾協調、樓棟文化建設等工作。

該小區部分路面破損、居民亂扔垃圾、綠地常年失修,飽受詬病,梯位長林欽將這些問題作為熱點事項報送社區。經征詢居民意見,小區將問題列入社區協商議題。在協商議事會上,有的居民建議鋪設鵝卵石步道,有的建議安裝椅凳,有些建議增設花壇…… 最終,議事會敲定建設小公園的改造方案,在上級部門和街道支持下共籌集資金約4.7萬元,并于2020年12月正式開工。

目前,“梯位長協會”的做法已在晉安區80個社區中推廣,“村(社區)-小區-樓棟-梯位長”四層聯動治理架構全面建立,全區11753名基層治理骨干參與其中,每名骨干聯系70-80名群眾。

晉安區還通過落實“近鄰黨建”,在全區613個小區成立黨支部。同時,將實驗區創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市域社會治理、“全域旅游”等各項工作深度融合、協同推進,推動12大類71項改革任務下沉到社區,并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企業、社會力量協同推進落實。三年來,全區共試點社區治理項目51個,各級財政投入扶持補助資金3545萬元。

晉安區鼓勵小區黨員帶頭擔任政策宣傳員、民情聯絡員、矛盾調解員等。社區工作者也紛紛報名參加街道業余講師團,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

促自治,全力構建社區溫馨家園

晉安區將全區的114個建制村和80個社區全部嵌入“晉我家”小程序,以方便社區治理的各層級主體開展線上互動,并推動全區5700余名村(居)民代表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為激發居民的共同體意識,晉安區打造了由居民廣泛參與的“我家·小院”“我家·劇場”系列治理品牌項目。三年來,居民們利用小區廢棄場地改造了“我家·小院”“蚯蚓之家”“三塊磚小公園”等活動場所。利用社區內大樹底下的小長凳,廣場、亭子里的小圓桌,設置了居民協商議事點194個,并在“晉我家”APP上開發“e協商”等功能,增強了群眾參與的便捷度。

此外,該區還全面設立鄉鎮(街道)社工站,引入福州市信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福州市福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等8家知名社工機構進駐,由專業駐站社會工作者統籌指導城鄉社區提升養老服務、矛盾糾紛化解、兜底保障等工作。組建社區志愿者隊伍1494支,實名注冊登記的志愿者達12.3萬人,已完成志愿服務項目15700余項。三年來,全區累計投入327萬余元用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工作項目。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與居民付費相結合的方式,為社區老年人、兒童、特殊群眾等打造“四點鐘學校”、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暖心家園等。

社會工作機構入駐后,積極培育居民自組織,大力提升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參與度。鼓山鎮茶會社區居民鮑梅仙最開始是社區困難幫扶對象,在社會工作機構的引導下開始以志愿者身份參加社區活動,并主動發起成立“社區幫幫團”,幫居民解決鄰里小事。后來,鮑梅仙的孩子也成為志愿者,幫忙收拾衛生及雜物等。“好的生活要靠鄰里相互幫助,我們組織起來就更有力量,能更好地幫助身邊的人!”鮑梅仙說。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