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命名更名31條道路 9條道路變更起訖點
2024-04-12 09:43:50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朱丹華 石美祥 【字號 大 中 小】
黎明街將向東延伸至小柳路。
福州市民政局近日公布了轄區40條道路的命名、更名、變更起訖點方案。其中,31條道路命(更)名,9條道路變更起訖點。
探究地域歷史
傳承閩都文化
福州市民政局從史料中尋找道路所在位置的歷史和典故,提煉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詞語給道路命名,傳承閩都文化。
致用堂巷位于福建教育研究院和湖濱小學之間,是清代福州四大書院之一“致用書院”舊址所在。以“致用堂”命名,既與道路所在位置契合,又保護了歷史地名。
此外,倉山區的萬兜洲路、官產洲路、浦口洲路,都源于義序鄉民筑堤造田的歷史;福燈巷西南側為原福州燈泡廠所在,以其簡稱命名道路,保留了福州早期工業印記;玉榴路、仙桃北巷、仙桃南巷、亨平路等4條道路,反映了當地歷史地理文化遺存。
移植歷史地名
保留城市記憶
市民政局還采用移植地名的方法,借用一些已不再使用的歷史地名,保留城市記憶。
例如,西湯巷重新啟用已不復存在的“西湯”,與現在的東湯巷、湯邊巷、樹湯路等對應,呈現溫泉片區“泡湯”記憶;三莊路源自“古靈陳氏”三個村莊曾經的合稱“三莊頭”;九溪路源自長樂區嶺口自然村的舊名“九溪境”;黃埔巷、李園巷、井下路等采用了在城鎮化進程中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傳統村落名稱。
太平垱巷、琯前街、金曙巷、晉豐巷等4條道路,也采用了人們記憶中的歷史地名。
邀請專家論證
征求公眾意見
經初步審核、實地調研之后,市民政局邀請專家論證,去年底發布道路名稱命名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福燈巷”原擬命名為“福鐙巷”。有文博愛好者提議,“鐙”是“燈”的舊體字,一般人不太認得。既然是為紀念福州燈泡廠,不如直接使用“燈”字。此建議最終被采納了。
“九溪路”原擬命名為“四賢路”。當地居民提出,“四賢”在福州方言中發音不吉利,建議以當地老地名“九溪境”命名。該建議也獲得采納。
□相關鏈接
40條道路名稱命(更)名、變更起訖點方案
一、鼓樓區(12條)
1.黃埔巷:東起天泉路,西至福州三牧中學,再折向北至湖前蘭庭小區南門,位于已拆遷的黃埔村。
2.高升巷:西起五一中路,東至瓊東河,位于高升橋附近。
3.諸古嶺巷:北起華林路,南至冶山路,所處位置古稱諸古嶺。
4.致用堂巷:南起西洪路,北至夢山路,道路東側為“致用書院”(原名“致用堂”)舊址。
5.鳳凰池南巷:北起楊橋中路,南至福一路,位于鳳凰池巷南側。
6.富山路:西起洪甘路公交福建工貿學校站,東至原厝廟,通往大富山。
7.湯邊南巷:西起東湯巷,東至樹湯路,與湯邊巷平行且位南側。
8.西湯巷:西起五四路,東至樹湯路,道路西端有老地名“西湯”。
9.義井路(變更起訖點):原南起大井路、北至大井佳園西門,現折向西延伸至天泉路。
10.天泉路(變更起訖點):原南起北二環西路、北至江厝路,現向北延伸至北三環路。
11.后營后巷(變更起訖點):原東起湖頭街、西至民房,現向西延伸至致用堂巷。
12.黎明街(變更起訖點):原西起西二環中路、東至柳興路,現向東延伸至小柳路。
二、臺江區(4條)
13.福燈巷:西起寧化路,東至白馬河。道路西南側原本建有福州燈泡廠。
14.太平垱巷:西起寧化路,東至白馬河。道路所處位置原有歷史地名“太平垱”。
15.紅舍路(變更起訖點):原南起新港街西段、向北折向東至十三橋巷,現向東延伸至新港街。
16.白馬支路(變更起訖點):原北起烏山西路、南至工業路,現向南延伸至寧化支路。
三、倉山區(8條)
17.三莊路:北起白湖亭河五支河鰲山段,南至城門鎮臚廈外臚新村。道路穿過“古靈陳氏”天福、乾元、鰲山三個村莊,三村曾合稱三莊頭。
18.榴山路:西起義序定光寺,向東折向北至浦口將軍廟,位于榴山山腳。
19.玉榴路:南起南三環路輔路,北至榴山路,位于榴山東南角,榴山又稱玉榴山。
20.浦口洲路:東起帝封江地鐵站,西至吳山河。道路所處位置原有數個沙洲,以前統稱浦口洲。
21.萬兜洲路:南起螺江西路,北經義序地鐵站至南三環路。萬兜洲最早是閩江泥沙堆積而成的灘涂,1970至1972年,義序鄉民通過填埋大量竹兜的方法穩固泥沙,慢慢形成可用的田地,稱為萬兜洲。
22.官產洲路:南起螺江西路,北至南三環路。道路地塊古稱官產洲,為浦口洲的一部分。明朝年間,義序鄉民抗倭犧牲巨大,官府將義序南邊土地均分給烈士家庭,鄉民俗稱官產洲。
23.新樟巷:北起南江濱東大道,南至萬仁路,位于樟嵐村。
24.程厝東路(變更起訖點):原西起首山路、東至牛眠山巷,現向東延伸至南臺路。
四、晉安區(10條)
25.龍安支巷:西起龍安路,東至前橫路,連接龍安路和前橫路。
26.李園巷:北起登云支路,向南折向東呈半弧形狀至登云支路。巷側有老地名李園。
27.董興巷:北起登云支路,南至李園巷。巷側有古寺“董興寺”。
28.仙桃北巷:西起三角池直巷,東至三八路。巷西端有老地名桃花山,取其雅稱命名為仙桃北巷。
29.仙桃南巷:西起三角池直巷,東至三八路,與仙桃北巷平行且位南側。
30.晉豐巷:北起金雞山路,南至晉安支路。巷側有老地名晉豐境。
31.琯前街:北起晉安支路,向南折向東至琯尾街。道路與琯尾街平行且位西側,當地俚語稱琯前。
32.金曙巷:西起晉安北路,東至琯前街。巷側老地名老鼠山,“鼠”與“曙”同音,取其雅稱。
33.官前路(變更起訖點):原西起連江北路、東至松山路,現擬向東延伸至前橫路,原路名正北隅路取消。
34.目魚山路(變更起訖點):原南起福馬路、北至崇賢路,現向北延伸至福新東路,原路名鎮東路取消。
五、馬尾區(2條)
35.長宏路:西北起新104國道長安隧道南入口處,向東南至舊104國道。
36.亭旺路:西起亭江鎮洪塘村烏門里水庫,沿溫福鐵路北側向東北延伸1公里至福建商學院(馬尾校區)西北門處小路。道路為萬洋眾創產業園主要道路,且位于亭江鎮,命名為亭旺路。
六、長樂區(4條)
37.亨平路:南起博雅佳園東側大門,向北折向西至東鶴路。路側有老橋亨平橋。
38.九溪路:東起梅峰寺,西至東鶴路。道路位于嶺口村境內,嶺口村舊稱九溪境。
39.星光路:東起臚峰大道,西至塔光村三岔路口。道路位于三星村,連接塔光村。
40.井下路:東起聯村村利洋自然村村口,西至西洋南路,所處位置為原井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