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區域特色 >> 正文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福州這8位農民工的人生歷練告訴你

2021-01-27 10:00:03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李暉  【字號

他們是忙碌的保潔工、勤勞的搬運工、帶領父老鄉親致富的創業者……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1月6日,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授予994人“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我市8位農民工獲得了這一至高榮譽。

  他們從農村來到城市,從田間進入車間,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歷練,才能窮且益堅、奮發圖強,從全國近3億農民工里脫穎而出?

  近日,記者走近他們,聆聽他們在“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功立業的心路歷程。

  祿剛:從搬運工到裝卸班小組長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祿剛

  人物名片:祿剛,1974年出生,來自甘肅,初中文化。他吃苦耐勞,摘掉了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帽子”。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鍬峪鄉鍬峪村,是祿剛的家鄉。

  祿剛的妻子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孩子上大學每年要繳納高額學費,當年祿剛本人又無勞動技術和技能,他們家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福州定西扶貧勞務協作的春風吹到了定西山川。祿剛由此入職福建盛輝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一名搬運工,每天重復裝貨、卸貨。他積極參加人社部門組織的各種裝卸技能培訓,認真研究裝卸技巧,逐步成長為公司裝卸班的小組長。

  如今,祿剛的工資已由最初的每月2700元增至月均7000元,家中生活條件因此不斷改善,住房有了保障,妻子的醫藥費也得到解決。

  祿剛的優異表現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肯定:2019年初,他入選2018年度“福州·定西扶貧勞務協作百名定西籍優秀員工”。

  羅秋平:寧愿一人臟 換來萬家凈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羅秋平

  人物名片:羅秋平,1968年出生,來自湖北,小學文化。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憑著一顆炙熱的心,為居民服務。

  羅秋平是鼓樓區龍泉社區無物業小區的一名保潔員,負責轄區內的衛生工作和大件廢棄物品搬運工作。

  每天清晨5時30分,羅秋平準時騎著三輪車,拉著清水和拖把等清掃工具來到責任區內,開始清掃工作。等居民起床了,他已把每個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等居民上班了,他又開始掃樓梯、拖樓梯,從地下室走廊掃到頂樓。

  福州的夏天很熱,羅秋平常常累得滿身是汗。每逢此時,社區居民都勸他休息一下再做,但他總說:“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小區里的樹葉和垃圾必須隨時清理干凈,這樣才能讓大家有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2013年至今,羅秋平就這樣日復一日地踐行著“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信條,勤勤懇懇為社區居民服務著。

  汪小毛:詮釋“行行出狀元”真諦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汪小毛

  人物名片:汪小毛,1970年出生,來自湖南,大專(函授)文化。她從一名打工妹成長為國家紡紗工高級考評員。

  汪小毛是福建經緯集團的細紗教練,亦是國家紡紗工高級考評員、國家紡織科技專家成員、福建省紡織服裝工匠,也是福州市“三八紅旗手”。

  20多年來,汪小毛一直奮戰在生產一線,從細紗擋車工、落紗組長、輪班長,至細紗教練。她曾多次參與國家紡紗職業技能標準評審工作以及新型紡紗技術應用和產品推廣,為我國的新型紡紗技術推廣作出了突出貢獻。她的奮斗歷程,詮釋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真諦。

  汪小毛培養了60多名操作能手,培訓出800多名新工。她創建的技能創新工作室共培養出數十名福建省高級技工。

  2020年,她被授予“福州市抗疫先鋒”榮譽。那段時間里,她不僅組織留守員工盡快復工復產,還扛起了照顧隔離區160名返廠員工的生活起居的重任,保障了車間防護服的有序生產。

  陳滿庫:迎難而上的90后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陳滿庫

  人物名片:陳滿庫,1992年出生,來自寧夏,初中文化。他憑著一股沖勁,從一名普通的作業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組長。

  陳滿庫從13歲開始,就跟隨著鄉親四處打工:在公園挖過樹坑、在北京工地刮過膩子、在銀川的餐館里端過盤子……

  2018年11月10日,陳滿庫乘著“閩寧協作”政策的東風,與100多名老鄉一起坐上綠皮火車,來到2000公里外的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從此四處打工的他安定了下來。

  剛到崗那段時間,陳滿庫深感知識的欠缺,默默學習各個崗位的操作流程和規范,還經常幫助其他同事解決生產問題。陳滿庫每月工作天數幾乎是最多的,但他從不喊累,遇到困難和挑戰總是迎難而上,吃了虧、受了委屈也不計較。

  陳滿庫深知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他抓住每一個學習提升的機會,積極報名參與崗位技能相關培訓,一路從一名普通的作業員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組長。他勤勉努力,盡職盡責,在本職崗位上盡己所能發揮著最大能量。

  班華彬:放棄返鄉守護工友健康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班華彬

  人物名片:班華彬,1981年出生,來自河南,高中文化。他沒有豪言壯語,用真摯、質樸的方式,溫暖著身邊的工友。

  2011年3月,跟隨著外出打工的大潮,班華彬來到了捷星顯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作為一名普通的生產線工人,班華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刻苦,兢兢業業,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012年,工廠生產規模擴大,當時倉庫正需要現場管理人員,由于班華彬工作表現出色,被上級主管選出來擔任領班一職。自從擔任領班起,班華彬對自己的工作要求更加嚴格,始終保持著模范帶頭作用。

  2020年春節,班華彬買好車票準備回家與親人團聚,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他放棄了返鄉的念頭,積極投身公司疫情防護工作,默默守護著工友的安全。

  公司復工復產后,班華彬關心每一位抵達廠區的工友的健康狀況,每天早晨在上班之前給每一位工友測量體溫,并將體溫進行記錄、匯總、報備,做到及時準確無誤。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謝用福

  謝用福:打造出永泰美食“赤錫烤兔”

  人物名片:謝用福,1975年出生,福建永泰人,大專(函授)文化。他積極投入產業扶貧工作,增強父老鄉親的致富能力。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是謝用福在創業過程中堅守的信念。

  謝用福跑遍國內大江南北,尋找兔肉美食,收集眾多兔肉烹飪技術,并結合當地口味,打造出適合地方口味的自主品牌“赤錫烤兔”系列產品。該產品現已成為永泰的知名美食和特產。

  謝用福成立的兔肉美食體驗館“石竹草兔館”,成為當地知名的美食餐飲特色店,目前在美團、大眾點評等美食平臺上的排名與好評率均位列前茅,這成為三產融合的運營模式典范。

  在自己創業致富的同時,謝用福積極投身產業扶貧,向96戶貧困戶免費送出種兔480只,并舉辦培訓,指導養殖戶科學喂養,引導養殖戶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本領,提高了養殖戶的科技文化素質和養殖水平,增強了養殖戶科技致富能力。

  陳友輝:改善工藝提升產品品質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陳友輝

  人物名片:陳友輝,1987年出生,來自湖南,初中文化。他在其位謀其職,不斷提升產品的內在品質以及染色性能。

  陳友輝于2010年6月入職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

  起初,陳友輝跟隨項目組建設錦紡絲二部,完成項目安裝等相關工作,隨后,他被分配至錦紡絲二部工作,擔任組件一職,工作至今。

  在擔任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錦紡絲二部組件一職時,陳友輝對砂杯工藝進行了改善,解決了產品的毛絲、斷頭等問題,提升了產品的內在品質以及染色性能;對噴絲板進行擴孔,使得毛絲的降等率由原來的10%減少到0.001%。

  在抗擊疫情期間,陳友輝堅守崗位,主動提出擔任代理班長一職,協助無法按時返崗的車間領導完成每日生產任務及相關工作安排;時刻關心車間員工的身體狀況,定時定點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瑞:員工中的優秀標桿

  “全國優秀農民工” 是怎樣煉成的?

  陳瑞

  人物名片:陳瑞,1990年出生,來自河南,大專(函授)文化。她工作時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是員工中的優秀標桿。

  陳瑞于2014年3月入職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現任該公司動力子公司制造中心培訓專員,主要從事員工培訓組織工作。

  剛開始,陳瑞從事品管工作,她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地開展產線質檢工作,從未出現過差錯,受到同事和部門領導的高度肯定。之后,陳瑞在公司開班的“儲干班”順利結業并獲得了“優秀儲干”榮譽。

  2016年在陳瑞任職文員期間,公司推行釘釘卡機打卡制度,她負責在制造中心推行這項制度,在這過程中面臨很多困難,但她沒有退卻,熱心、耐心地幫助工友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做好上傳下達工作,為這項制度在公司順利推行奉獻自己的力量。

  付出就有回報,2017年,陳瑞被公司評為年度優秀員工;2019年因表現突出,被評為制造員工優秀標桿。

  市人社局獲“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優秀農民工離不開成長的土壤。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抓好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福州市人社局創新出臺農民工就業幫扶政策,全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相關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在此次表彰大會上,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授予福州市人社局“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聚焦精準、注重實效,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福州智慧

  2017年至今,福州市人社局累計幫扶定西貧困勞動力6.5萬人次就業,其中累計組織輸轉來榕就業1.33萬人次(建檔立卡戶1.1萬人次),來榕務工人員人均月收入超過4500元。福州定西扶貧勞務協作模式先后入選人民日報及人社部優秀減貧案例,中組部主題教育系列叢書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學案例,聯合國“全球減貧案例”。福州市人社局組織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定向、定崗、定制”招聘定西建檔立卡戶高校畢業生的做法,被國務院扶貧辦譽為“開了全國先河,是挪窮窩、拔窮根、治窮病,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大創新舉措”。

  創新思路、多措并舉,農民工就業創業幫扶成效顯著

  2020年,面對疫情對農民工就業帶來的強大沖擊,福州市人社局迎難而上、主動擔當,加大農民工就業創業幫扶力度,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出臺一攬子優惠政策,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全國率先啟動三包“點對點、一站式”方式,免費接回4.3萬名省內外務工人員;定制4趟扶貧高鐵專列輸轉定西、固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員3870名;在全國率先出臺湖北地區務工人員“留崗留薪”政策;在全省率先發放穩就業獎補,實施以工代訓、以訓穩崗政策,累計發放各類獎補超28億元,惠及務工人員近95萬人。

  創新機制、化解糾紛,切實維護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近年來,福州市人社局通過不斷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有效化解勞動關系矛盾

  糾紛,全市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考核指標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8月,福州被人社部確定為8個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之一,成為全國唯一的試點省會城市、福建省唯一試點地區。福州市人社局積極探索打造“區域示范、機制聯動、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的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福州模式”,為全省乃至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鮮活經驗。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