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鄉村 點亮“孤島” 村企共建在北峰山區收獲共贏果實
2022-05-17 10:12:07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大 中 小】
一線故事
降虎村村民在共建企業投資的生態園中開展綠色種植。(思嘉集團供圖)
海拔500多米的晉安區宦溪鎮降虎村,占地100畝的思嘉農業生態園內,一畦畦蔬菜眼下正在細雨中張開綠色的手臂,愜意地舒展著身體。從荒地到綠意盎然的生態園,這一令人欣喜的變化源自村企共建的開展。
地處北峰山區的宦溪鎮是省定革命老區基點鎮。村企共建的紐帶,讓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文化的暖陽照進了山區內猶如孤島的工業區。
村企合作 盤活荒地
思嘉集團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內外高分子新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扎根宦溪鎮20年,思嘉從默默無聞的小廠發展壯大為省新材料龍頭,離不開當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近年來,在黨組織引領下,企業積極實施產業扶貧,通過捐建基礎設施、助學、助老、助困活動回哺這塊土地。
企業和降虎村的緣分,始于我市“千企幫千村”行動。思嘉集團黨組織和降虎村簽訂共建協議,投資500萬元在降虎村建設生態園,聘請當地留守村民將荒地復耕,進行綠色種植。
“生態園作為蔬菜基地,既解決了員工食堂的部分采購問題,又讓受雇村民每個月至少能獲得3000多元的收入。”思嘉集團工會主席陳秋榕介紹,高山蔬菜清甜,在員工中口碑不錯。
降虎村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曾在這里和國民黨軍激戰,如今這里擁有紅軍墓、紅軍紀念碑、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等革命遺跡,供后人憑吊。自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后,越來越多游客慕名而來。
眼下,思嘉以辦企業的眼光,為其量身定制了幫扶計劃——完善公路等基礎設施,發展農業觀光和古森林防護項目,充分發揮降虎村“紅、綠、古”的優勢,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同一批簽約結對的亥由村,思嘉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建設家門口的公園,供村民開展文體活動、休閑放松。
從“心”出發 走出“孤島”
近年來,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活躍,彰顯著紅色力量。
宦溪鎮工業園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家制造企業。這里位于距城區近1小時車程的山中,灰白的廠房外,就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密林,猶如一座孤島。
不少外來職工吃住工作都在廠區,和當地村民也少有往來。陳秋榕介紹,工人出了車間基本都在宿舍。而從小跟著父母的“廠孩”們,大多只能在空地上打打鬧鬧,或者在電子產品中尋求寄托。
回不去故鄉,融不進城市。如何讓這些異鄉人找到歸屬?用工難的背后折射著打工人的現實困境,同樣困擾著企業。
2017年,在思嘉集團黨支部引領下,思嘉工會牽手上級工會組織,推動“大北嶺工人藝學堂”在宦溪工業園成立,為職工及周邊村民子女提供樂器、書法、攝影、寫作等才藝課程。教學所需教室和設施由思嘉集團提供。每周三晚的葫蘆絲課程,每周六晚的書法課,總是座無虛席。
藝學堂給放養的“廠孩”和“村娃”帶來很多新鮮體驗。當學會并完整演奏出一首葫蘆絲樂曲時;當在老師的帶領下漫步古驛道,傾聽狀元道的故事時;當站上舞臺自信地在家長面前表演時……他們的童年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樣繽紛的色彩。
13歲的王博一直跟在“藝學堂”學習,如今很多葫蘆絲曲目他都能信手拈來,并多次在班會上展示才藝。
“當孩子們靠努力學會一門才藝時,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更樂于展示自己,這些變化讓父母都欣喜異常。”6年間,陳秋榕目睹了很多孩子的變化。
悠揚的葫蘆絲穿透大北嶺沉沉的夜色,傾訴著柔情,為忙碌的心靈引入甘泉。
職工“義診日”、羽毛球賽、工間作文課、各種節慶文藝演出、包粽子大賽等豐富的黨日活動和工會活動,讓很多職工也“動”起來。
思嘉集團還積極投入鄉村教育事業,每年向工業區周邊的宦溪中心小學、宦溪中學等捐贈空調、地板等物資,改善學校教學環境。2021年,企業捐資50萬元擴建則徐中學桂湖校區宿舍,滿足周邊適齡青少年的入讀需求,也幫助員工解決子女入學問題。
從黨建破題,彩虹在“孤島”上空高掛,紅土地正奏響振興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