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共享服務優 集約用地效益高 福州持續加快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
2023-08-10 18:30:21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顏瀾萍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高新區。本報記者 池遠攝
園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我市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黨建領航、經濟領跑、民生領先”行動,今年以來全面開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著力提升園區載體,加強要素保障,提升園區經濟規模效益和綜合競爭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1月至6月,309個園區標準化建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3.35億元,占全年計劃的64%。
建設共享空間
促進產城融合
在位于福州軟件園C區創客谷一層的雙創共享空間,創新創業創造熱潮涌動:“雙創新星展廳”匯聚企業新型技術產品,展現園區初創型、中小微企業最新成果;“生活動能空間”“創客共享空間”環境優美、配套齊全,可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雙創賦能展廳”“路演大廳”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企業融通發展……
“企業初創階段,常常會碰到政策無法知曉、業務難以開展、運營缺乏場地、成果沒法展示等實際困難。”福州軟件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福州軟件園成立了雙創共享空間,匯聚3個展廳、2個空間,為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免費提供人才招聘、商務洽談、活動培訓、健康娛樂等共享場地。雙創共享空間2月開放以來,已被超200家次企業預約使用,累計服務人數超700名。
福州阿童目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龍濤說,中小企業辦公空間有限,現在園區提供了共享空間,他們可以免費預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去年,我市印發《福州市工業園區“共享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集中規劃建設配套住房、生活服務、生產服務等各類設施,打造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有序、高效舒適、宜業宜居的工業園區。隨著“共享區”建設穩步推進,各個園區共享空間不斷亮相——
福州軟件園形成“1+7”共享空間模式,“1”是指整體規劃上從行動計劃、配套住房、服務設施、街區環境、保障機制等五大方面著手,推進產城融合;“7”是指打造福山數字人才港、雙創共享空間、共享職工之家、黑科技產品共享展廳、軟件產業開發共享空間、公共服務平臺、臨湖休閑廣場七大空間。
連江可門智慧園區實施全省首例“政府+企業”合作管理運營模式,將“共享區”建設與“政企共建”體系相結合,推動多渠道資金參與建設,激發市場投資活力,建設園區產業公寓、污水處理廠、可門港醫院,推進園區環境提升等項目。
福清元洪投資區以大資金補短板,建設租賃住房、完善園區道路、提升基礎設施等;以小資金做亮點,充分改造現有設施,改善通行條件,提升服務配套水平。
市資源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按照“高站位謀劃園區規劃、高效益推進園區提升、高品質改善職工生活、高標準建設園區配套、高品位提升園區環境、高效能推動園區治理”的總體思路,持續加快13個園區生活“共享區”建設。1月至6月,139項補短板項目完成投資85.3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2.37%。
盤活低效用地
精心筑巢引鳳
不久前,一場“工業上樓”創新研討會在福興經濟開發區舉行,邀請全國專家精英分享先進地區“工業上樓”經驗。主辦方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在這個開發區打造“工業上樓”標桿園區,新建超100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實現“一棟樓就是一個園,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為福州“工業上樓”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
作為大型連片工業區,福興經濟開發區在遵循“工業用地姓工”的同時,按照“收儲出讓一批、工業用地增容一批、企業利用自有用地建設零星辦公用房一批、老舊廠房轉租一批”的原則,盤活整合低效用地,提升土地綜合效益。2020年,重新編制調整園區控規,平均容積率從1.4提升至2.57;今年編制完善開發區產業專項規劃及“工業上樓”建設指引,力爭新建高標準廠房容積率提升至3.0以上。
福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說,將通過高起點規劃、高端化培育、高標準改造、高質量轉型、高品質配套,加快發展光電主導產業,續寫“從田野走向世界”新篇章。
放眼榕城,一棟棟拔地而起的現代化標準廠房,正成為我市招商引資、筑巢引鳳的有力支撐。近日,同泰怡公司擬選址高新區高標準廠房,建設同泰怡(福州)智能計算產業創新基地,項目計劃建設年產10萬臺的服務器研發生產基地。
“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高新區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完善的產業配套,更感受到了高新區務實高效的班子、用心熱心的服務、親商安商的營商氛圍。”深圳市同泰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航說。
福州堅持各園區錯位發展,結合全市12個工業產業鏈,組織全市園區梳理主導產業鏈,進一步加強園區主導產業鏈招商。1月至6月全市園區招商落地工業和信息化項目239項,總投資額1258.83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有34項。
辦事不出園區
企業省時省力
“原來公司都要跑到閩侯縣城報批,如今在園區就能辦結,省時省力省心。”近日,在閩侯青口汽車工業園區政務服務大廳,愛德克斯(福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管理部副部長葉旦敏就近提交材料,辦理了公司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原先從準備材料到最后審批需要一周時間,這次從提交申請到拿證只用了3天。
“我們嚴格落實窗口無否決權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長效工作機制,持續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能。”閩侯青口汽車工業園區政務服務大廳相關負責人林巧玉說,大廳加快推進“一站式”服務,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大廳運行以來,共受理各類事項超14600件。
人生病要看大夫,工廠設備出問題,則需“工業診所”把脈問診。近日,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可門檢驗站揭牌。這是一家專門服務重點產業集群的特檢中心,也是省特檢院“點對點”服務重點產業集群的示范點,標志著連江經濟開發區可門園區從此有了專業配套的特種設備檢驗服務平臺,為55家企業特種設備的安全保駕護航。
可門檢驗站常務副站長張忠鑾說,檢驗站辦公場所設在可門園區服務中心,為企業駐點提供承壓類特種設備常規法定檢驗、技術服務以及特種設備服務,就像一家“工業診所”,隨時隨地為園區企業“把脈問診”,推進連江經濟開發區可門園區標準化建設。
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力爭各園區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招商項目50個,30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10億元以上,實現園區標準化建設新的提升,增強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