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日溪村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種植致富“黃金果”唱響畬鄉振興曲
2023-09-28 10:02:44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何佳媛 林舒穎 【字號 大 中 小】
近日,記者駕車來到晉安區日溪村,這里涼風習習,入目皆是綠意,真不愧是“福州后花園”。
翠綠的竹子隨風沙沙作響,拳頭般大小的臍橙奮力生長,溪流如玉帶穿過村莊……為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用好護好山山水水,近年來,日溪村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主基調,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走好產業振興路,努力實現富民強村。
晉安區日溪村被譽為“福州后花園”。
有甜蜜
“橙”就村民致富夢
日溪村位于晉安區北端,地處福州市二水源保護區、耕地和生態林保護區等三大保護區范圍內,自然條件優越。走進日溪村臍橙種植基地,一個個臍橙掛滿枝頭,果農們正對果樹進行修枝、疏果。果農告訴記者,再過一個多月,這些臍橙就能完全成熟,變成黃澄澄的可愛模樣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作為日溪村的支柱產業,臍橙的種植面積約3500畝,種植時間已有20多年。日溪鄉黨委副書記李壽廷介紹,20多年前,村里很多人家靠養豬維生,后來因為山仔水庫被列為福州第二水源保護地,在政府的引導下,村民們關停了養豬場,開始嘗試種植水果,另謀出路。
可嘗試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村民種過柑橘、柰李等多種果樹,但是都以失敗告終。直到2000年,村民開始種植臍橙,這才迎來轉機。經過多年培育,日溪村的臍橙汁水飽滿、清甜無渣,讓消費者連連稱贊。“我們村的臍橙多分布在水庫兩岸,常年霧氣滋潤,晝夜溫差大,因此品質格外好。”果農笑著說。
一個個臍橙掛滿枝頭。
日溪村臍橙種植基地。
有決心
做好產業發展文章
種出好品質的臍橙后,銷路又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以前果農們賣臍橙都靠散客,要一趟趟運下山,費時費力,價格還比較低。”李壽廷告訴記者,為此,日溪村健全“村黨組織+合作社+企業+村民”的“四位一體”合作經營架構,構建助農惠農新模式,通過與永輝、中國郵政、銀行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積極牽線搭橋,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為臍橙銷售“保駕護航”。
近年來,日溪村還依托鄉黨校教學平臺,邀請直播專家手把手教授農戶電商技巧,將助農直播間搬到田間地頭。日溪村暢通銷售渠道,2022年,日溪臍橙銷售10多萬斤。
如何才能實現臍橙效益最大化?村兩委和合作社打造了“畬小橙”品牌,提升品牌辨識度,并通過舉辦豐收節等活動,進一步打響日溪臍橙知名度。“我們正在為‘畬小橙’這個品牌申請專利,以進一步做優日溪臍橙品牌。”李壽廷說。
在李壽廷的帶領下,記者漫步日溪村。“你看,除了臍橙外,村合作社還計劃發展多種產業,讓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比如,村里的竹子就可以‘大做文章’。”李壽廷告訴記者,竹林不僅美了村莊,還提供各種鮮筍,“現在是六月筍,接下來冬筍、春筍、苦筍、甜筍等會陸續上市。”
畬家百年藍府。
有畬情
畬家百年藍府引客來
“我小時候就住在這里,旁邊的庭院每到‘三月三’,都會擺上長桌宴,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日溪鄉黨委宣傳、統戰委員蘭廷鋒指著一座古樸的老房子介紹道,這是福州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畬族古民居——畬家百年藍府。
日溪村既是少數民族村又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全村總人口906人,其中畬族就有365人。為了保護畬家百年藍府古物構件,在晉安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2017年以來,日溪鄉投入500多萬元,完成畬家百年藍府修繕和畬族文化展示館提升工作,包括修繕屋面、地面、墻體、院子、樓閣等,并提升畬族文化展示館展示場景、安防系統等。
小青瓦、白灰墻、坡屋面、翹屋脊,畬家百年藍府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氣息。如今,這里已成為公眾了解畬族人民精神風貌、畬族生活習俗的生動載體。“今年4月,修繕后的畬家百年藍府正式開館,成為日溪鄉對外展示畬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而對于我們畬鄉人民來說,更是留住了一份鄉愁。”蘭廷鋒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還將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日溪村還依托畬家百年藍府,開辟“百年藍府畬族方言講堂”,面向畬族群眾開展家風家訓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引導廣大村民弘揚好家風好家訓、樹立家國情懷。
不僅如此,作為畬族少數民族聚居地,日溪村把特色畬鄉文化與現代旅游業有機結合,相繼建成桃源溪、北湖、畬族文化廣場等景區景點,完成500多平方米花園式停車場、200多米沿路沿街景觀等建設,提升旅游集散中心服務功能,進一步打好畬家牌,走好鄉村振興路。
□交通小貼士
駕車從福州市區出發,往森林公園方向上山,沿福壽公路(新霍線),經過壽山鄉嶺頭村(X193縣道)、壽山鄉紅寮村,最終到達日溪鄉日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