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新場景 美好生活新圖景 ——中秋國慶假期福州社區見聞
2023-10-07 15:36:37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莫思予 顏瀾萍 唐蔚嬙 【字號 大 中 小】
長者食堂迭代升級,開啟“全齡友好”模式;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讓居民出行有愛無“礙”;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創新服務,臺胞來往兩岸更安心……中秋國慶假期,記者在街頭巷尾看到,一個個家門口的社區新場景,拼接成有福之州的美好生活新圖景。
場景一:
長者食堂“全齡友好”
年輕人都來“蹭飯”的長者食堂,你見過嗎?鼓樓區鼓東街道中山社區就有這么一個新場景。
昨日中午,中山長者食堂·學堂熱鬧起來,一撥又一撥食客走進這里:社區里年過六旬的老人,在附近單位值班的年輕人,甚至有居民帶著客人來品嘗。
雞肉洋蔥圈、腐竹炒木耳、時蔬,再來一碗米飯、一份例湯,長者優惠價10元。家住中山大院的林瑞榕邊刷卡邊說:“長者食堂,太火了。”
早在3年前,中山社區就開辦了長者食堂。“食堂給社區老人帶來福音,但由于依托中央廚房配餐,當時需要提前一天預訂,而且只提供工作日的午餐,就餐時間不夠靈活。”林瑞榕回憶道。
今年,中山長者食堂·學堂經過改造提升,引進福州壹刻鐘城市運營服務有限公司進行運營,現做現炒、明廚亮灶的供餐方式帶來更多“煙火氣”。
長者食堂的樓上就是陽光朵朵托管中心。在服務好長者的基礎上,中山社區與鼓樓區國投集團配合,以“長者食堂+托管”模式,為托管中心的孩子們提供新鮮飯菜,有效拓寬服務面。
長者食堂的菜品花樣每天變換,不僅征服了“一老一少”的胃,還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中山社區黨委書記黃斌說,附近的上班族時常結伴來就餐,中午的用餐量從過去的50份增長到如今的200份,還提供晚餐。
“長者食堂全年不打烊,隨時來都有熱騰騰的飯菜。食堂越辦越好,我們越來越愛吃。”林瑞榕說。
場景二:
10分鐘生活圈有愛無“礙”
無障礙公廁內,向下傾斜5度的鏡子讓坐輪椅者也能使用;電梯里,“低一點”的按鍵高度、“多一點”的盲文標識等,讓出行更貼心;商鋪前,多坡化打通無障礙通行“最后一階”……昨日,走進臺江區寧化街道福瑞社區10分鐘生活圈無障礙改造示范區,貼心的細節隨處可見。
福瑞社區10分鐘生活圈無障礙改造示范項目以福機新苑為核心,對區域內居住建筑、中心公園及周邊公共服務管理設施的無障礙服務、通行、信息交流等進行改造。
社區居民陳天忠說:“社區里老人小孩多,輪椅、推車也多。無障礙改造后,到衛生間上廁所、去電梯間坐電梯都可以順暢通行,我們十分滿意。”
“改出樣板,讓行動障礙人士受益匪淺。”福瑞社區黨委書記汪蘊理說,無障礙社區改造項目受益居民約1.64萬人,其中行動障礙人士2810人。10分鐘生活圈實現從有“礙”到無“礙”的升級,福瑞社區因此獲評全省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區樣板第一檔。
今年是我省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的最后一年。寧化街道辦事處四級主任科員鄧昕表示,將充實由社區和小區第一書記、專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成的基層治理顧問團,不斷提升10分鐘生活圈的幸福感。
場景三:
兩岸社區交流中心接駁繁忙
這個假期,位于晉安區桂溪社區的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門口十分熱鬧。眾多臺胞在此乘坐免費接駁車前往瑯岐碼頭,通過“小三通”客運航線往返兩岸。
“我從家里出發,提早15分鐘下樓坐車就行了。”臺胞林宜勛說,到馬祖福澳碼頭以后,還有專車接送到馬祖南竿機場,“接駁車大大方便了我們通過‘小三通’返鄉。”
這樣的福利,來自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引進的第三方機構——新通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開發了大陸首個跨海峽服務的對臺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臺陸通”APP。8月,兩岸“小三通”福馬臺海空聯運套票在“臺陸通”平臺試點銷售,臺胞可享受“客輪+飛機”一站式購票。
在交流中心,“榕臺交流人才驛站”“‘智匯晉安’臺灣人才驛站”兩塊牌子格外醒目。眼下,交流中心已形成三大活動品牌:開展臺胞服務日,對接有關單位,為臺胞提供就學、醫療、金融、證照等方面的服務;舉辦人才資本對接會,服務臺胞就業創業,將臺灣專家學者的優秀產業項目成果落地轉化;適時召開沙龍式兩岸交流座談會,分享在大陸就業創業經驗。
假期,交流中心專門聘請的臺胞工作人員洪阡嫚依舊忙碌,“我們希望每一位臺胞來到交流中心就像回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