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鄉“六說聯動”聲聲入耳 以學促干顯見真功
2024-01-08 09:38:27 來源:東南網 作者:陳巧玲 【字號 大 中 小】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晉安區壽山鄉探索開啟“主題教育大家說”理論學習新模式,堅持“以學促干”以“書記說、榜樣說、青年說、巾幗說、銀發說、群眾說”“六說聯動”,深入各村送理論、察實情、訪民意、辦實事,讓主題教育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扎實提升鄉村發展力度和群眾滿意度。
“書記說”啟思路
鄉黨委書記鄭躍乾以《學深悟透新思想,奮力譜寫新篇章》為主題,開啟“書記講黨課”系列活動。結合壽山鄉實際,因地制宜謀思路、創新創優工作舉措,在特色產業發展、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等方面不斷探索和提升。作為2023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集鎮環境整治樣板工程,壽山鄉嶺頭集鎮環境整治樣板工程以“打造小北門戶 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在建設新時代宜居宜業宜養宜游集鎮的發展模式上邁出堅實腳步。
“榜樣說”思賢齊
壽山鄉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開展“學習身邊榜樣”活動,掀起學習勞模榜樣、弘揚勞模精神熱潮,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著力以身邊人、身邊事詮釋榜樣精神。線上,通過微信、秀米等渠道分享5位勞模事跡;線下,組織勞模事跡分享會,讓干部群眾比學趕超,爭先創優。通過學習,鄉鎮干部紛紛表示要尊重勞模,學習勞模,勇于擔當,勤于奉獻,要將勞模精神融合到工作中,體現在行動上。會后壽山鄉還開展了學習勞模大比拼活動,在全鄉形成“比學趕超”“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逐步轉變了干部思想觀念,強化干部的主動擔當意識,樹立攻堅克難的決心,有效提升干部隊伍的能力水平。
“青年說”話擔當
聚青春之火,燃時代之光。壽山鄉開展“黨史故事我來講”主題教育,15位青年干部結合個人學習感悟和成長實踐,分別講述了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青春故事。苦練擔當本領,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珍惜韶華,練就本領,增長才干;發揚擔當精神,在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了解單位所急、所思、所盼,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利益問題、努力破解制約發展的堵點問題;涵養擔當意志,主動磨煉意志力、自制力,主動走出舒適區,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以“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時時做不懼千萬事”的勁頭,走穩走實每一步……壽山青年在建新功中接續奮斗的良好精神面貌,奮力書寫青春華章。
“巾幗說”她力量
壽山鄉以調查研究“破題”,深入各村進行交流、談心,為廣大婦女同胞提供就業醫療、婚姻糾紛等方面的權益保障。為1戶“兩癌”困難戶成功申報了補助;舉辦了家政服務培訓班、“依法帶娃”“科學育兒”等公益大講堂;聯合多部門持續強化鄉村“五個美麗”建設,推選2023年省級美麗庭院示范戶20戶、市級美麗庭院示范戶35戶、區級“綠色家庭”1戶;組織深化各村巾幗志愿服務隊伍參與鄉村公共事務,開展60余場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累計時長約600小時。
“銀發說”頌黨恩
創建“黨建+非遺文化”特色品牌,用“閩劇”演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思想,是壽山鄉開展主題教育的創新舉措之一。同時,通過“黨建+閩劇”的模式,與歐成斌黨建工作室共同探索打造“行走的黨員遠教課堂”,讓“銀發”閩劇團帶領退休老干部、老黨員們在壽山鄉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進鄉村”巡演活動。聚焦百姓視角,用農村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閩劇表演方式,傳唱黨的方針政策,講好黨的故事,推動形成“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的生動局面,號召廣大黨員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用黨的創新理論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群眾說”知民意
針對群眾反映的老人“吃飯難”、缺少活動場所等問題,因地制宜,依托嶺頭集鎮“金角銀邊”,見縫插綠,打造了八·一七公園、農耕園、嶺頭環湖公園、樟樹公園、水塘游園、桃枝嶺、愛在壽山公園等7個口袋公園,修建410米休閑棧道,讓村民能推門見綠、移步入園,增加村民休閑交流空間;開辦了長者食堂,滿足“一老一少”、游客等各類人群的日常休閑需求。
做好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惠民生”。壽山鄉以“真正聽民生知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為目標,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和“惠民有感”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通過領導干部現場督查、和群眾面對面座談交流等方式,傾聽群眾聲音,幫解群眾難題。截至目前,鄉村兩級干部共走村入戶開展各類調研50余次,破解難點難題30多件,集中精力辦好三類農房改造、銀發群體關愛、返鄉青年再就業、“樂齡學堂”創建、適老化、宜居化和民宿化改造等“20余件民生實事”,讓群眾在民生改善中持續提升幸福感。
“紙上學”靈活多樣,“事上見”扎實有力,“解難題”見行見效,壽山鄉正全力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以主題教育實效為2024年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