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區域特色 >> 正文

【我們的節日·春節】除了有中華龍碑,還有巨大“米龍” 到新店古城看“龍”去

2024-02-06 10:39:14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管澍  【字號

  【我們的節日·春節】除了有中華龍碑,還有巨大“米龍”  到新店古城看“龍”去

  


  中華龍碑。

  


  【我們的節日·春節】除了有中華龍碑,還有巨大“米龍”  到新店古城看“龍”去

  市民逛市集。

  福州晚報訊 龍年就要看“龍”去,中華龍碑在古城。作為全國僅有的幾座龍碑之一,2021年龍碑落戶新店古城遺址公園。昨日,“我們的節日·春節”福州市主場活動晉安專場暨“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活動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舉行,又一頭“龍”飛進了古城!

  “媽媽,快來看,這里有條龍!”昨日,不少來參加“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活動的市民游客被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內的龍碑吸引。據了解,2021年中華龍碑落戶于此,雕塑形似中國傳統璽印。碑額浮雕“盛世九龍”,彰顯祥龍獻瑞九州昌盛。碑的正面刻有榜書“龍”字和“龍騰盛世”篆刻方印。龍文化已滲透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凝聚和歷史積淀,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象征。

  福州是一座擁有兩千二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新店古城遺址是福建進入文明時代重要的歷史遺存,也是閩都文化的源流之一。新店古城遺址是福州古文明的根之所在、源之所系,彰顯了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與龍文化的交相輝映。

  在昨日的活動現場,獨特的民俗活動“擺米龍”將活動推向了高潮。米龍習俗,最早發源于中原地區。唐朝末年,王審知率軍入閩,十八姓隨王,部眾多為中原將士。新店鎮自古為福州城通向閩東地區的必經之路,王審知家族的一支后裔與其部屬吳姓和陳姓后裔定居于西園村,遂將中原故土的米龍習俗傳至新店。

  在現場,非遺傳承人將800余斤大米擺成了一條巨大的“龍”,從龍頭至龍尾按相關造型擺放,象征著吉祥和幸福。隨后,祭拜先祖、感恩祈福(安龍謝土)、添米增福、頌讀惜福、點龍修福、樂施積福(福米捐贈)六大活動輪番上演。米龍習俗體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形成的“龍文化”內涵,體現著相互幫扶的美德,對于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積極意義。2021年,米龍習俗成功入選晉安區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除了“擺米龍”,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多個活動專區,通過非遺展示、民俗表演、志愿服務等讓群眾感受濃濃的年味,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們的節日·春節”福州市主場活動晉安專場暨“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活動由市委文明辦、省文聯文藝團、市文聯、晉安區文明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同主辦。

  【我們的節日·春節】除了有中華龍碑,還有巨大“米龍”  到新店古城看“龍”去

  茶藝師表演。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堅持產城人融合 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 ——訪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晉安區委書記林濤

“建區29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無愧于綠水青山,

區域特色 更多
“宜居福州,綠色出行”系列報道之四 橫嶼公交樞紐站啟用,片區公交線網同步優化  “環晉安湖生活圈”交通升級

“宜居福州,綠色出行”系列報道之四 橫嶼公交樞紐站啟用,片區公交線網同步優化 “環晉安湖生活圈”交通升級

晉安45個客貨郵服務點高拍儀全覆蓋

晉安45個客貨郵服務點高拍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