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摩崖石刻 百年前照片亮相 對比現狀,可以證明建筑、石刻都得到很好保護
2024-05-07 09:29:47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徐文宇 【字號 大 中 小】
鼓山靈源洞登山梯(昨日拍攝)。
鼓山靈源洞登山梯(百年前老照片)。
近日,長樂區朝陽中學歷史老師鄭巧蓬,在網絡上搜集到兩張拍攝于1912年的鼓山摩崖石刻照片。對照老照片可發現,鼓山上的建筑、石刻得到很好保護。
兩張老照片中,一張拍攝于鼓山靈源洞登山梯,畫面中部顯示的是鼓山著名石刻——“上善若水”。該石刻寬1.85米,高74厘米,系清末將軍顧飛熊于咸豐辛酉年(1861)題寫。畫面右邊顯示的是宋嘉佑六年(1061)的巨幅石刻。該石刻內容記述的是當時多名官員同游鼓山登大頂峰的事情。歷經百余年時光,老照片上的石刻文字依稀可辨。
記者昨日在相同位置,拍攝了一張靈源洞登山梯現在景象的照片。記者發現,一百多年來,這里的景象并無太大變化,只是樹木更高大茂密,涂紅的石刻文字更加清晰鮮亮。
另外一張老照片,拍攝的是“靈源洞”石刻及周邊大殿,還有著名的“喝水巖”石刻。“喝水巖”石刻系宋代石刻,“喝水巖”三個大字刻于靈源洞彌勒閣旁的峭壁上。
記者昨日實地探訪發現,比對第二張老照片,現場布局與百年前并無二致,建筑及石刻都得到良好維護,歷久彌新。
據老照片提供者介紹,兩張照片拍攝于1912年,系當時一艘德國軍艦訪問福州之際,一名德國軍官在游覽鼓山時所拍攝。
鄭巧蓬介紹,自北宋以來,歷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在福州鼓山留下了576段摩崖石刻,其數量之眾堪稱福州摩崖石刻之最,鼓山也被譽為“東南碑林”。靈源洞附近是鼓山摩崖石刻最密集、質量最高的區域。這兩張拍攝于靈源洞附近的老照片,充分體現了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鼓山摩崖石刻就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了外國人的目光。
“靈源洞”石刻及大殿(百年前老照片)。
“靈源洞”石刻及大殿(昨日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