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龍舟劃起來 姐妹相伴好事多 ——走近福州首個女子龍舟隊婦聯
2024-06-13 09:49:43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李白蕾 林文婧 【字號 大 中 小】
連潘村女子龍舟隊在端午龍舟競渡活動中。(受訪者供圖)
謝惠容(后)與鼓手翁美娟在“鳳頭”龍舟上。(受訪者供圖)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晉安區鼓山鎮連潘村女子龍舟隊在“鳳頭”龍舟上劈波斬浪的畫面,吸引了不少市民。“連續劃了7天,好過癮!”女子龍舟隊組建者、“惠容·婦女微家”家長謝惠容說。昨日下午,記者走近連潘村女子龍舟隊,聽隊員們講述她們與龍舟的故事。
“包租婆”組建起龍舟隊
謝惠容告訴記者,連潘村女子龍舟隊策劃組建于2012年,當時她40歲,是村委會主任。“當時附近少數村已有女子龍舟隊,我們都羨慕得不行。但在村里老人看來,女性連龍舟都不能摸,更別提劃龍舟了。為了說服村里的長輩,我發動60多名巾幗志愿者挨家挨戶做工作,畢竟每位長輩都有愛人、女兒、兒媳婦嘛。”老人們經不住家人的軟磨硬泡,2013年1月,女子龍舟隊終于組建起來了,村里還專門為她們的龍舟刻了一只“鳳頭”。
謝惠容說,為組建女子龍舟隊立下汗馬功勞的巾幗志愿者團隊,是她上任村委會主任伊始就組建起的一支隊伍。多數隊員年齡與她相仿,收入大部分靠房租,生活上衣食無憂。“我們村是城中村,很多人得益于拆遷紅利成為‘包租婆’。我就想著把有愛心的姐妹組織起來,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首批女子龍舟隊員有37人,超出了一艘龍舟標配的29人。今年72歲的劃手李黎梅是首批隊員之一。她說,35歲開始,她就在村廟志愿為男子龍舟隊做后勤,給隊員們包粽子、煮龍舟飯、在岸上加油吶喊。“當時就想如果自己也能劃一劃該有多好,沒想到村里真有了女子龍舟隊,我迫不及待報名參加。我長期務農,手勁大,劃船肯定沒問題。”李黎梅很自信。
人有了,船和槳也訂制了,但從來沒劃過,技術是個大問題。謝惠容翻出手機舊照,記者看到隊員們有的在敲臉盆,有的在舞掃把。“沒鼓就用臉盆替代,先學會聽鼓點。沒船就先搬凳子坐好,沒槳就用掃把劃,把氣勢練出來,把動作練會來。”李黎梅回憶。她告訴記者,隊員們的丈夫多是村里的龍舟隊員,看到妻子對龍舟感興趣,也樂于在家手把手指導,就這樣,這支隊伍自2013年端午在光明港亮相后,便遠近聞名。
農村婦女走下牌桌邁入賽場
一年之中真正能下水劃龍舟的時間不多,早的話在端午節前一個月開始實訓,晚的話提前一周甚至兩三天才實訓。為了在正式劃龍舟活動中有個好狀態,謝惠容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把隊員們從牌桌、麻將桌前拉了下來。“劃龍舟讓我們更團結更年輕,享受著與姐妹們一起拼搏的快樂。”隊員們說。
龍舟隊鼓手翁美娟是謝惠容的忠實“粉絲”。她感慨地說:“我以前身體不好,多走幾步都會喘氣,現在竟然能參加馬拉松比賽,跑個半馬輕輕松松,就是得益于這些年在女子龍舟隊的鍛煉。”
謝惠容說,村委會主任任期屆滿后,她還當過村婦聯主席、村經合社主任等,雖然是嫁進村里的媳婦,但靠著多年參與村集體事務,她積攢下了不少人氣,組織活動一呼百應。“我常年組織的運動有登山、持杖健走、跑步、健身操等,有的運動還代表區里參賽,拿了好成績。很多全職媽媽愛上了運動,自然沒了時間去打牌搓麻將,不僅身體更健康,家庭也更和睦了,所以她們的老公越來越支持她們劃龍舟。”
結伴做公益 姐妹心更齊
今年“六一”前夕,連潘村女子龍舟隊大批隊員報名成為“愛心媽媽”,幫區里困境兒童滿足微心愿,有的還與困境兒童長期結對幫扶。“劃龍舟是大家在一條船上,凝成一股力。萬一心不齊,龍舟可能會翻船。這些年,隊員們結伴做公益,姐妹心更齊,像當‘愛心媽媽’這樣的好事,我們做了無數件。”說起做公益,謝惠容很是自豪。
女子龍舟隊元老、副隊長李秀芳是團隊公益骨干之一。她說,在龍舟隊沒成立之前,她就以巾幗志愿者身份參與了村里每周末義務大掃除。后來有了龍舟隊,她又和姐妹們一起長期參與晉安河愛河護河、鼓山鱔溪古道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務。“惠容很熱心,是婦女微家的好家長。跟著她做公益,我精神生活更充實了,人也更加樂觀豁達了。”
晉安區婦聯主席金琳告訴記者,這些年謝惠容志愿服務時長已達上萬小時,她本人曾獲評省巾幗志愿服務十大感動人物,帶領的“惠容·婦女微家”也獲評省新時代巾幗志愿服務工作“十大優秀組織”等榮譽。“看中這支龍舟隊在婦女群眾中的影響力,本月6日全市首家龍舟隊婦聯在連潘村女子龍舟隊掛牌成立。”
謝惠容說,接下來要在強化婦女思想引領、豐富文體活動、組織志愿服務等方面繼續努力,讓龍舟帶給姐妹們更多正能量。“目前有隊員30人左右,三分之二是‘元老’,年紀最大的70歲,最年輕的40歲。今年還有新人加入,年輕人說劃龍舟既好玩又能繼承弘揚力爭上游的龍舟精神。雖然這支隊伍平均年齡55歲,有人叫我們‘大媽隊’,但我們覺得自己還有激情。不是吹牛的,別人都說我們口號喊得最響亮最整齊,前幾年還有10多位美國朋友特地來加入我們,一起劃龍舟呢。”謝惠容自豪地說。
相關新聞
海上龍舟 激情競渡
連日來,連江縣苔菉鎮苔菉中心漁港海上賽龍舟活動熱鬧上演,來自各村的龍舟隊開展海上競渡、慶端午聯誼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隨著鼓聲、鑼聲響起,數十支槳整齊劃一地在海面上劃出一道道弧線,剎那間浪花激濺,劃手們劈波斬浪,岸上此起彼伏的加油聲、歡呼聲,響徹海面。
“無龍舟,不端午”。據悉,連江縣苔菉鎮海上賽龍舟民俗歷史悠久,從農歷五月初一至五月初八的海上賽龍舟活動,成為遠近聞名的端午文化盛宴,吸引眾多群眾游客前來觀賞、助威。
連江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苔菉鎮黨委書記黃樂全介紹,海上賽龍舟活動由村民自發組織,包括新龍舟點睛、龍舟彩繪、龍舟下水儀式、賽龍舟訓練,以及最精彩的龍舟競渡環節。和江河里的龍舟不同,海水的密度大,浮力強,劃槳也更重,因此海上龍舟要比普通龍舟寬二三十厘米,船沿高度多出近十厘米,這樣的造型更能與風浪對抗。
據介紹,苔菉鎮提前制定應急預案,配備了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和設備,并聯合福州海事局對賽龍舟活動進行全過程安全管理、全鏈條風險防范。當地還邀請了專業攝影師、網絡大V進行全程直播、跟拍、宣傳,讓傳統文化“C位出道”。
2019年3月,“海上龍舟競賽(連江)”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連江縣的筱埕、苔菉、馬鼻等鄉鎮均有海上賽龍舟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