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要聞快遞 >> 正文

深化集成醫改 讓居民更有健康獲得感

福州召開推進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現場會

2021-11-12 10:03:43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林文婧  【字號

  深化集成醫改 讓居民更有健康獲得感

  下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優質診療服務。本報記者 鄒家驊攝

  11月11日,我市召開推進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現場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全省推進醫改工作視頻會議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部署推進下階段我市“集成醫改”工作。

  會議組織市醫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屬各醫院等單位負責同志實地察看了福州市第二醫院、晉安區醫院和倉山區下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并分別聽取倉山區政府關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晉安區政府關于區域醫共體建設和福州市第二醫院關于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經驗介紹,就當前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域經驗成效、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和改革發展思路進行交流。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進一步鞏固“三醫聯動”改革成果,切實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要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科學統籌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持續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不斷提升高精尖診治能力水平;要以實現分級診療為目標,不斷優化醫聯體建設和家庭醫生制度,構建合理有序的群眾就醫秩序;要堅持預防為主,加快推進公共衛生領域改革,促進醫防融合,有力有效推動“健康福州”建設,實現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現場直擊】

  無需會診轉診

  心梗病患30分鐘獲救

  “50歲,男性,急性心梗!馬上準備急診PCI(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一名工人因劇烈胸痛被送入晉安區醫院,急危重癥科PCI醫療小組立即行動。

  短短30分鐘,無需心內科會診、無需轉送上級醫院,病患直接被送入導管室,植入支架,開通閉塞的血管。

  這樣的“急速大搶救”發生在二級醫院實屬難得。據了解,這得益于該院在全省首創的“急診+導管室”模式,讓心梗救治時間大大縮短。

  晉安區醫院副院長、急危重癥科主任林攻平介紹,以往心梗患者送到二級醫院后,必須轉送上級醫院。轉送過程一般要40分鐘,加上入院后還要進行評估等一系列檢查,耗時更久。若是危急的心梗患者,很可能等不到轉院;即使保命,心肌大面積受損也會影響日后的生活質量。

  自引入PCI導管室以來,晉安區醫院已做了105臺急診心梗PCI手術,大大降低病患在心梗急性發病期的死亡率。

  【畫外音】我市將強化縣(市)區級公立醫院區域醫療龍頭作用,加強臨床專科能力建設,重點加強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加強傳染病、精神病、急診急救、重癥醫學、婦產科、兒科、中醫、老年病、康復等薄弱專科建設,增加縣域優質診療資源,努力實現“一般性疾病在縣域內解決”目標。

  【現場直擊】

  做居民貼身“私人醫生”

  “以前有病就到大醫院,感覺更放心,現在都去家門口的衛生服務中心。這里的醫生熱情又專業,大醫院的專家也不時過來,有需要的話,專家還安排聯系住院,現在看病既方便又舒心!”家住倉山區下渡街道的陳阿姨患有高血壓,昨日趁市二醫院專家到社區坐診,到街道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找專家問診。

  原來,服務中心參與市二醫院建立的醫療聯合體,通過大手牽小手,雙向轉診、結果互認,專家社區坐診成為現實,切實推動醫療資源下沉。

  不僅如此,陳阿姨還有自己的簽約醫生。遇到身體不舒服,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就能咨詢自己的家庭醫生。

  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張世煒說,簽約居民都簽訂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協議上寫明提供服務的醫生名字、電話和服務內容,居民可以享受到固定的“家庭醫生”定期提供的健康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還可享受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血糖、血脂、心電圖、腹部彩超等免費體檢;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庭醫生還可以上門服務。

  【畫外音】我市將構建并完善符合省會城市醫療資源布局特點的分級診療機制,加強城市醫聯體建設,形成“省—市—縣—鄉—村”的分級診療服務鏈,引導上級醫院人才與技術資源下沉基層。進一步優化家庭醫生簽約和家庭病床服務模式,讓家庭醫生成為居民健康、醫療資源、醫保經費的三重“守門人”。

  【現場直擊】

  5G+AI賦能智慧醫療

  上救護車即入院

  無人機組先行前往事發地傳回患者情況;救護車到位后,120急救人員配戴AR眼鏡,從下救護車接觸到患者那一刻起,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患者視頻,與院內專家語音交互患者狀況;另一邊,專家通過急救中心大屏幕,查看患者病情表征,快速判斷病情、制定搶救方案、進行術前準備……

  在市二醫院創傷醫學指揮中心,一場“嚴重創傷患者的院前與院內急救”正在上演。這是由市二醫院打造的“5G+智能院前急救平臺”,通過創新院前急救模式,實現“上救護車即入院”。

  “院前急救普遍存在缺乏信息共享、院前急救認識不足、處置治療缺乏指導等難題。”市二醫院院長林鳳飛介紹,如何在發病初期讓患者得到更精準的診斷和更及時有效的救治,是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的關鍵。

  今年5月,市二醫院“5G+智能院前急救平臺”投用。“平臺包含生命體征、創傷處置、車輛信息、會診記錄等內容,讓病人上了救護車,就等同于進了急診室。”林鳳飛介紹,不僅如此,借助該平臺,還可實時掌握各醫療機構急救資源的狀態,合理轉送傷員,為患者贏得救治時間。

  【畫外音】市屬各醫院將進一步制定實施遠期、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各年度實施計劃,聚焦學科發展,全面提升高精尖診治能力。在實施“培優工程”“培強工程”基礎上,明年市衛健委將再遴選神經內科、腫瘤外科等15個左右薄弱學科實施“培育工程”,促進完善市屬醫院學科體系建設,滿足群眾看好病需求。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