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州 書香滿城 第十七屆福州讀書月“書香人家”和“讀書明星”名單揭曉
2023-01-10 10:23:58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林榕昇 【字號 大 中 小】
城市推崇閱讀,閱讀改變城市。對個人而言,閱讀可以提高修養,提煉智慧;對一座城市而言,閱讀則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臺階,是塑造城市精神的基石。
近日,由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主辦的第十七屆福州讀書月“書香人家”和“讀書明星”推選活動名單已出爐。
通過各縣(市)區、各單位、社會組織推薦上報,經過征集初評、網絡投票、組委會評審等環節,最終推選出王堅家庭、劉琳家庭、連星星家庭、張振順家庭、陳元春家庭、陳長森家庭、邵永裕家庭、游曉慶家庭、賴晗家庭、詹秀敏家庭10個家庭為“書香人家”;盧師銳、莊妍、阮憲銑、阮露玫、陳月映、吳恒之、孟祥君、林知林、林文珍、林夏妍、林巧玲、鄭曉樂、郝媚美、董建國、黃曉丹15人為“讀書明星”。
本報現摘要刊發“書香人家”及“讀書明星”先進事跡。
第十七屆福州讀書月“書香人家”簡介
王堅家庭。其家庭藏書豐富,家庭成員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閱讀,經常進行讀書交流,更新知識,相互促進。王堅積極參加各類讀書活動、專題講座,年均次數在30次以上。王堅近年來先后完成了《關于借鑒外地經驗,進一步推動福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思考》等8項研究課題,部分課題獲得市調研成果一、二等獎。兒子在大學本科讀書期間參與拍攝的電視廣告片被評為遼寧省大學生廣告大賽三等獎并考上碩士研究生。王堅積極參與閩都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進商會”“進海外社團”等公益讀書活動,宣講閩都文化,推動了閩都文化普及。
劉琳家庭。劉琳夫妻皆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其兒子是博士、大學副教授。全家合計著述、出版圖書16部832萬字,累計主編、出版圖書16部530萬字。劉琳曾先后被評為福州軍區優秀文化教員、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建省十佳記者、首屆閩都英才等,在閩都講壇、閩海講堂、福建商學院講壇、觀瀾書院等開設講座,傳播閩都文化。兒子是中國教育語言學會會員、教育部“教學科研一體化外語教學研究虛擬教研室”負責人,SSCI期刊Language& History評審,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項目(教育部青年)、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著有《舉重常用漢英手冊》(48萬字),作為多個舉重隊訓練用書。
連星星家庭。其家中藏書2000余冊、并有3處圖書角。連星星長期從事文稿寫作,堅持通過讀書學習來增強業務能力。近年來,累計起草各類文稿300余篇140萬余字,參與編寫的相關案例入選中組部有關叢書,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輔助教材,業余時間還通過整理讀書筆記,并在相關CN刊物上發表歷史學論文兩篇。多位家庭成員從事小學教育,積極向學生傳播讀書學習的觀念和方法、推介各種讀物,并引導他們參與有利于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讀書學習活動。其孩子從小與書為伴,經常與同學們分享好書,是班級里的“閱讀之星”。
張振順家庭。家中書房130平方米,藏書近千冊,四周掛滿書畫作品,大型寫字臺上擺了文房四寶。張振順為閩侯縣政協退休干部,現為福建省雪峰書畫研究院顧問、福州市高新區旗山書畫院會員,書法作品曾獲全國、省、市級有關單位褒獎,并屢登書刊等,先后編輯出版了《閩侯宗祠集錦》《閩侯張氏文化志》《元峰鳳池張氏族譜》《閩侯縣姓氏文化》《悟》等,曾擔任福建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張氏大典》主編。其家人受其影響,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每天探討讀書心得,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
陳元春家庭。陳元春擔任公益文化導游十余年,把“冶在福州”的故事說給新老市民聽,舉辦“文化懷古”、“文化冶山”等系列公益講座百余場,受眾近千人。2021年,陳元春被評為福州古厝保護利用工作“優秀志愿者”。陳元春成立了冶山斈社,致力于冶山歷史文化的研究與保護工作,編寫出版《福建貢院磚銘拓本集》《冶山摩崖石刻新編》書籍,開展書畫交流會等推廣冶山文化。其愛人高雪嬌常協助他整理書稿和作品,外孫女也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成長,多次在書畫比賽中獲獎。陳元春出版了3本個人書法專集并多次舉辦個人書法展,屢在省、市書畫展上獲獎。其家庭先后獲評福州市“最美家庭”、第二屆福州市“文明家庭”。
陳長森家庭。其家中藏書1600冊。陳長森任職于福州日報社,高級記者(正高職稱),曾獲評“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發表作品超過150萬字,獲福建新聞獎一等獎、中國晚報界新聞獎特等獎等市級以上新聞獎項近百項。其妻子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任播音員,曾被評為省直機關“三八紅旗手”,獲福建新聞獎一等獎等省級以上獎項15個。其兒子為福建農林大學學生,曾在初中、高中、大學階段多次獲演講比賽一等獎,倡導每月至少舉行一次家庭讀書分享會,高中、大學階段都擔任過班長,熱情為同學服務。
邵永裕家庭。邵永裕任職于永泰縣機關,是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旅游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書法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歲月的跫音》《從瑞士小屋出發》《云階月地》,攝影作品散見于國內外報刊雜志。注重家庭讀書教育,家有藏書2000余冊,把家打造成讀書的樂園,經常與妻兒一起閱讀品書。孩子邵哲君從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就職于新東方英國總部。
游曉慶家庭。游曉慶就職于福建醫科大學,是臨床教師和口腔醫院主治醫師,曾兩次獲醫科大學“先進工作者”“優秀青年志愿者”“工會積極分子”“黨史讀書比賽”三等獎、英語演講比賽“優秀獎”等榮譽。曾參與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6項、發表論著4篇、參譯譯著1本,指導撰寫發表科普文章3篇。其丈夫多次獲得福州移動公司表彰,其子曾獲溫泉小學“閱讀之星”稱號、童書朗讀“一等獎”;其女曾獲晉安區實驗幼兒園“閱讀之星”榮譽。讀書給這個家庭增加了無限的快樂,充滿了溫馨與和諧。
賴晗家庭。家中藏書4000冊,占據多個墻面的大書柜成為家中最美風景。賴晗夫妻均為正高級專業人才,其兒子現就讀于廈門大學。為了更好地參與書香榕城建設,特地將獨立書房設為月亮河閱讀會的活動空間,業余時間邀請鄰里及友人等參與閱讀沙龍,舉辦親子共讀、和諧家庭、詩經賞析等公益主題讀書會。截至目前,賴晗的愛人創作了《茉莉花開》《和木棉花說話的孩子》《幸福草》等心靈成長小說作品11部。他們不定期將自費購買的書籍送入校園,供年段或班級閱讀,給予孩子們心靈的引導和鼓勵。
詹秀敏家庭。家庭成員堅信閱讀的力量,堅持與書為友,書香氛圍濃厚。詹秀敏就職于福建省衛生健康監督所,系國家衛生監督中心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專業教研組成員,撰寫的多篇論文曾發表于《海峽預防醫學雜志》《中國衛生法制》《中國衛生監督》等CN期刊,先后兩次獲得中國衛生監督協會論文征集活動三等獎。其積極在單位開展職工子女“漂流書”換書活動,參加志愿服務、麥園社區讀書活動、父母成長課等活動。她丈夫申報獲批青年科研課題一項,并在CN期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其孩子的作文《我的“冰雪奇緣”》在海峽語文網舉辦的主題征文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第十七屆福州讀書月“讀書明星”簡介
盧師銳,連江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福州市警官藝術團成員。曾榮獲2021年連江縣公安局個人嘉獎,2020連江縣公安局喜迎“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詩歌朗誦一等獎、2021年連江縣公安局慶祝建黨100周年黨史演講比賽一等獎。創作作品《光》《赤誠熱血數十載,從警歲月尤難忘》《夜寄潘公》等多部詩歌散文在市公安局等平臺發表。盡管警務工作繁重,但其總會擠出時間沉浸在書籍之中,享受著紙墨筆硯間的情有獨鐘,把一名警員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信仰,通過創作的形式記錄下來、呈現出來。
莊妍,福州高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務工作者,省詩歌朗誦協會會員、“榕城宣講團”成員。其熱愛讀書,無償輔導的學生獲得市第七屆“我的一本課外書”幼兒組第三名、“福州閱讀小達人”提名獎;其愛好朗誦、演講,多次在省市區級比賽中獲獎:錄制的黨史故事視頻《林祥謙的全家福》在省婦聯“致敬八閩巾幗力量”活動中展播,并獲得網投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市婦聯“百個黨的女兒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市委宣傳部第六季“福州聽我說”暨第四屆“以理服人”宣講大賽“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小組”第三名。
阮憲銑,羅源縣委組織部干部,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他熱愛文學,酷愛讀書,筆耕不輟。近4年在《詩刊》《星星》《詩選刊》《詩歌月刊》《詩潮》《詩林》《福建文學》等全國和省級以上CN級文學刊物發表詩歌30多萬字。作品入選《中國2019年度詩歌精選》《中國年度優秀詩歌2020卷》《福建優秀文學70年精選》等18種全國年度詩歌選本和詩歌選集,獲福建省第36屆年度優秀文學作品獎、“點贊,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征文活動提名作品獎等。創作出版《站在時間的枝頭》《時光的草香與蟲鳴》2部個人詩集。
阮露玫,福州市檢察院干部,福建師范大學校外導師,為福建省檢察機關涉外法治人才、福州市特邀涉稅檢察人才。榮獲2021年度全省優秀辦案檢察官、2021年度全省打擊洗錢犯罪有功個人等榮譽稱號,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所撰寫的調研文章或文書獲評2021年度福建省法學會刑法分會論壇二等獎、2022年度全市優秀理論調研文章、全市優秀檢察文書等。
陳月映,長樂區教育局干部,福州市作家協會會員,長樂區作協副秘書長、朗誦協會秘書長,曾獲得“福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個人”“長樂區三八紅旗手標兵”“長樂區讀書明星”等稱號。其撰寫的《梅花一弄是“西施”》《過年,最是年味滋味長》等十多篇散文、詩歌作品分別發表在各大報刊和學習強國等媒體平臺。編輯出版了三本德育體藝類優秀成果書畫冊;幫助文聯等部門及鄉鎮組織策劃十多場誦讀會等活動,助力營造濃厚的書香城市氛圍。
吳恒之,福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福建省王審知研究會副會長、福州市楹聯學會副會長、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晉安區作協副主席。出生文史之家,目前藏書4000余冊。發表各類作品近200萬字。編有《福州第一城》《新店古村落》《榕北革命史》《聯話茶園》等書;參編有《三坊七巷志(重修)》《烏石山新志》《人文晉安》《晉安佛教概覽》等書;成果刊于《福建日報》《福州日報》《福州晚報》《福州文史》《福州史志》等。
孟祥君,馬尾區“智慧馬尾”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文學碩士,高級經濟師。先后在《文學與藝術》、《福州日報》、《紹興文理學院》(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福建開放大學學報》、《研究報告》等刊物上發表文學類、經濟類文章。喜愛創作散文、詩詞等,進行文學、經濟理論研究,現各類發表作品的留存稿件字數已達10萬字以上。2010年獲福建師范大學科研成果三等獎。2011年獲評福建師范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碩士)。2021年7月福州市委文明辦、福州日報“最好的年華 我在福州做什么”征文中發表散文《一島一夢》獲三等獎。
林文珍,福清元洪附小高級教師,福州市學科帶頭人,福清家庭教育講師團講師。熱愛閱讀,家中藏書1000余冊。堅持清晨五點半閱讀并開通頭條號,創作200多個作品;建立“共讀”群,組織讀書打卡。常年在福清社科聯周末講壇、社區、學校做家庭教育分享,多次被邀請赴廈門、福州、平潭等地作講座,廣泛傳播家庭家教家風知識,推動更多的家庭通過閱讀培育良好家風。
林巧玲,福清市圖書館工作人員,福清市作家協會會員,高級雙語閱讀指導師。致力于閱讀推廣工作,每周定期舉辦繪本故事會,面向全市兒童,現已帶領5000多位兒童回歸紙質閱讀。成立“書香有聲”閱讀欄目,借助新媒介的方式引領更多人愛上閱讀。曾獲貴州省優秀畢業生、“最美玉融女性”等稱號。榮獲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金獎;福州市雙擁杯征文大賽一等獎;福清市“撤縣建市”、“禮贊新福清”、“建黨100周年”等征文比賽優秀獎,多次在省市級刊物發表文章。
林知林,羅源縣教師進修學校老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協會員、福建省篆刻學會理事、羅源縣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其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西泠印社等主辦的活動中展出。作品曾獲福州市首屆“茉莉花杯”二等獎、福建省第六屆百花文藝獎三等獎等,個人曾榮獲“福建省優秀職工藝術家”(福建省總工會)、“全國第三屆文質兼美優秀基層書法家”(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等稱號。
林夏妍,福州市倉山霞鏡小學老師,福州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廣泛參與全民閱讀活動,精心組織“我的一本課外書”閱讀小達人、校園閱讀之星推選活動。組織師生利用午間進校時間開展“靜心閱讀”、開設國學班誦讀經典,讓每一位師生享受閱讀快樂。積極參與策劃開展“四個一”讀書學習活動,有力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和綜合素質提升。多次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作文大賽、倉山區經典誦讀比賽等活動,榮獲全國一等獎、倉山區二等獎,全面展示了書香校園建設成果。
鄭曉樂,IPA國際注冊高級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城市綠洲講書人、福建省中益扶貧濟困公益服務中心副理事長、世界頭條國學健康主播。其在工作之余,堅持每周六開設國學健康講座,帶領家長和孩子們共讀詩書,風雨無阻已三年有余。積極參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廣泛的宣傳宣講,讓更多人愛上國學,愛上經典,愛上中華傳統文化。致力于傳播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多次受邀開展家風家訓講座。
郝媚美,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員工,高級工程師,CSEE會員。曾先后在《東南大學學報》《福州大學學報》《能源與環境》《項目管理評論》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科技項目《智能變電站在線式五防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曾獲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主要參與《同業對標精益管理體系創建與實踐》獲國網公司管理創新二等獎,《高精尖電壓敏感用戶電能質量監測及電壓暫降治理智慧互動平臺研究》獲福建省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兼職教師赴國網技術學院授課。希望用閱讀浸潤人生,用實踐貢獻社會。
董建國,中央媒體從業者。熱愛讀書學習,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詩詞歌賦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時期開啟文學創作之路,在校時曾在各大文學刊物發表過散文詩歌。作為媒體工作者后,在報刊雜志《人民日報》《福建日報》《半月談》等發表新聞作品數百篇,撰寫評論文章上百篇,所創作品多次獲福建新聞獎等榮譽。工作之余,堅持文學創作,積極參加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為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黃曉丹,長樂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教師,長樂區教師讀書會成員,福州市陳愛華勞模工作室成員。曾獲區級優質課,區級征文一等獎,福州市級優質課,國家級教案、課例評選一等獎,獲評長樂區“讀書明星”。受教師父母的影響,從小喜愛閱讀各類書籍,家中藏書千余冊。在日常教研中努力做兒童閱讀的推廣者,積極推動經典兒童文學和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入課堂。
本版圖片由市委文明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