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濃智足服務多 超大小區更溫暖 ——全市單體最大居民小區的特色治理之路
2023-04-07 10:32:22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大 中 小】
社區媽媽故事屋。本報記者 陳暖攝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晉安區桂溪社區,雖然只管理服務著一個小區,卻是全市單體最大的居民小區——保利香檳國際。小區共有46棟樓、居住人口1.8萬人,居民來自五湖四海,還包括了臺胞群體。
成立不到7年的新社區,如何結合小區特點及特色資源,走出特色治理之路?記者走訪發現,“年輕”的桂溪社區在岳峰鎮引導下堅持黨建引領,聚焦“新居民新家園 新智慧”頻出新招,營造“此心安處”的溫暖。
以情促融
“第一家園”暖人心
“歡迎到福州走走看看!”“一定的!”前段時間,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第二屆“連心節”上,在兩岸同胞的見證下,桂溪社區與結對的臺中市金龍社區云端相聚,結對簽約,在兩岸友好交流和社區治理閩臺融合的道路上攜手前行。
桂溪社區有全省首個兩岸社區交流中心,以及位于保利香檳國際小區1號、2號樓的福州臺胞公租房。2022年以來,已有3個批次、共206戶304名臺胞先后入住,如今,第4批臺胞即將入住,這里已成為福建省最大的臺胞聚居公寓。
聘請全省首個臺胞公租房樓長和福州市首個臺胞社區主任助理;舉辦兩岸社區連心節,舉行臺胞和居民新春、元宵圍爐活動,增進兩岸交流;開辟服務臺胞的特色服務窗口,提供政策咨詢、代辦代跑服務等,讓臺胞安居樂業……桂溪社區積極建設臺胞登陸的“新家園”,創新惠臺便民舉措,讓來榕打拼的臺胞“既來之、則安之”。
“在這里,我們找到了家的感覺。”自首批臺胞入駐以來,臺胞樓長王廷維帶著他們走出家門,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動。如今,這里正穩步探索兩岸社區治理標準共通試點。
縱橫網格
治理痛點巧破解
“14號樓的水管還在漏水,物業也沒來解決。”記者剛進門時,第二網格黨支部書記葉官平正在處理居民的反映電話。了解了居民的訴求,他立刻聯系小區物業工程部,催促盡快解決。剛處理完這個電話,下一個電話又立刻響起。
“門壞了、水管漏水、路燈出故障……每天都有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如果不解決,就會變成大問題。”葉官平告訴記者,通過讓黨員和群眾進入“紅色網格”,居民有事可即時呼叫,快速處置;黨員也能“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
人多、地廣、事雜,超大小區的“痛點”如何破解?保利香檳國際小區將平安小區提檔升級與網格治理進一步融合,推行的“縱橫工作法”,打破了條塊壁壘:縱向上,延伸黨建觸角,實現“每個樓棟都有一名黨員或群眾擔任樓棟長”,再根據位置、特點將小區劃出5個特色網格;橫向上,將回社區報到的365名在職黨員干部與190名小區志愿者,根據特長興趣編入25支志愿服務隊。
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志愿隊伍在疫情防控、護河愛水清潔家園、平安巡邏等治理難點,善治善為。
上個月,一場狂風暴雨,小區旁的內河步道掉落了一地斷枝殘葉。社區黨總支書記陳雯靖剛在發愁,就碰到了在黨群服務中心開會的一批黨員。葉官平在“紅色網格呼叫群”內一喊,消息便在幾個網格群內接力轉發,風雨一過,河邊就出現了好幾支志愿服務隊,大家齊心協力,幾下就將河道打掃得干干凈凈。
近鄰互助 不出小區享服務
每周,桂溪社區近鄰活動中心內總會舉辦兩三場活動。親子繪本閱讀、旗袍秀、聲樂班、舞蹈隊,吸引居民從早到晚“泡”在里面,不舍得回家。
近年來,社區陸續建成了“一館兩場三中心”,不斷拓展黨群服務和社區文化活動陣地,形成了近1萬平方米的近鄰服務帶,和不斷完善的外圍配套共同構成了溫馨的“15分鐘便民圈”。
活動陣地有了,舞蹈隊、旗袍班的成員干勁十足;黨員回家服務日、社區媽媽故事屋、銀齡幸福家等一批近鄰服務特色項目辦得有聲有色;剪紙、制作糖畫、寫春聯、送福字,社區“連心節”,大陸居民和臺胞們歡聚一堂,自編自演,其樂融融……居民臉熟了,心更近了。
“社區成立于2016年,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大家互不認識,通過舉辦各類活動讓大家走出小家,融進大家,服務大家,探索自循環的治理模式。”陳雯靖的手機里裝滿了活動照片。
每個月第三個星期六的便民服務日,小區中心廣場熱鬧如趕集,義診、按摩、美甲、理發、修鞋等攤位前人頭攢動。“居民點單,黨員和共建單位接單,通過近鄰黨建,居民需要什么服務,我們就送什么服務。”陳雯靖表示,目前小區已可提供10多項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