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要聞快遞 >> 正文

百歲老人跨洋圓夢 用福州話祝“平安” ——“鼓嶺之友”回家見聞

2023-07-04 09:25:38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百歲老人跨洋圓夢 用福州話祝“平安”  ——“鼓嶺之友”回家見聞

  穆言靈通過視頻領著林恩“重回”鼓嶺。本報記者 原浩攝

  百歲老人跨洋圓夢 用福州話祝“平安”  ——“鼓嶺之友”回家見聞

  2017年9月,柏齡威后代回訪鼓嶺柏齡威別墅(竹林山莊),與郭茂灶、郭茂爐家族(1948年購得該屋)后代合影。林軼南 攝

  第一縷晨曦從山頭出現,喔喔打鳴的公雞叫醒了鼓嶺的清晨,蟲鳴、鳥叫漸次稠密,10多歲的林恩醒來,想著這一天的計劃,是去小溪里戲水摸魚、游泳、打網球,還是拿上心愛的相機到處拍拍照?兒時的清晨,昨日和視頻里的景象漸漸重疊,這中間,跨越了近一個世紀。

  “嘿,看到了嗎?你的老別墅。現在是鼓嶺的早晨,景色非常美!”“鼓嶺之友”穆言靈校正著手機鏡頭,視頻里就是習近平主席向“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所致賀信中提到的林恩(Len Billing)。林恩拍攝了眾多鼓嶺照片,現已103歲高齡。

  林恩一直想再看看鼓嶺,因身體原因未能成行。7月3日,“鼓嶺之友”穆言靈、林軼南和鼓嶺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一起,用跨洋視頻幫林恩“回家”。

  林恩是任教于“福州私立協和職業學校”的美國人柏齡威(Arthur William Billing)夫婦的小兒子。1912年,柏齡威在鼓嶺上建造了一棟單層石木結構的西式別墅。16歲前,林恩年年在鼓嶺度夏,用小相機拍下了數百張鼓嶺生活老照片,為挖掘鼓嶺故事、確定古厝地址、修復網球場等提供了很大幫助。

  柏齡威別墅在1948年賣給當地的郭家人,目前由郭家人經營著“竹林山莊”民宿。

  穆言靈走進客廳、餐廳,最后來到戶外正對房子的位置,和1912年、2017年的老照片進行對比,雖然房子裝修變了,但依然保留著石木結構的外觀,以及特色的坡式屋頂。房前郁郁蔥蔥的竹林也長高不少。

  當年爬山必經的小路、萬國公益社、老教堂、網球場……穆言靈將林恩熟悉和喜愛的地方走了個遍。

  老人身體虛弱,口齒也不太清晰,但是談起鼓嶺的建筑、兒時的朋友,印象卻格外深刻。聽到鼓嶺的消息,他的精神明顯振奮,很多記憶也涌上心頭。當年別墅下方是一條小溪,他和玩伴常常在那捉魚摸蝦、捉螃蟹,享受溪水的清涼。林軼南佩戴攝像頭,和村民郭慶溯溪,幫老人尋找兒時記憶。跟隨鏡頭,林恩一路“走”在山路上。

  小溪還在!潺潺的溪流在低洼處匯成一口淺淺的池塘,林恩立刻想起了兒時玩伴的趣事,“哦,我記得,約翰就是在這里掉進小溪里!”按照老人的記憶,穿過一塊大巖石,發現了一叢小小的瀑布——石壁上冒著汩汩的小股清泉。鼓嶺山泉豐富,這些噴著小股清泉的巖石曾讓孩子們非常好奇。

  以前家門口一眼就能望見的老教堂,變成了一座民房,但根據地理方位,林恩也一下就認出來了。

  萬國公益社旁的鼓嶺老街,鼎盛時開了十多家書店、雜貨鋪、裁縫店及修鞋店。“走”到街上,林恩記起了常去的“日清商店”,里面售賣玩具、網球、網球拍、文具和孩子們喜歡的糖果、零食等,就像有求必應的“百寶箱”。

  百年前,鼓嶺上中外居民和諧共居,成為中美民間友誼最生動的縮影。林恩和當地孩子時常一起捉魚摸蝦,電話里林恩喃喃叫著鄰居“妹妹”(福州話)。2017年,柏齡威家族后人、林恩侄子迪恩一家和6個美國家庭一起到鼓嶺尋根,他們拜訪竹林山莊,跟郭家人留下了親密的合照。這些“鼓嶺故事”證明中美兩國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語言的差異,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鄉容未改,鄉情不變。視頻結束前,林恩和穆言靈、郭家人用福州話互相道著“平安”。“大家都非常愛你,我會把照片和視頻一起發給你,這樣你開著空調,吹著鼓嶺的‘微風’,就可以每天住在鼓嶺了。”穆言靈打趣說。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跨洋視頻圓了老人的世紀鄉愁。“我相信,他人生的最后,記得的一定是滿滿的鼓嶺精神,那就是和平、友誼、愛。”穆言靈說。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