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的綠色抉擇 ——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福州實踐
2023-08-15 13:44:46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馮雪珠 覃作權 【字號 大 中 小】
今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主場活動,在浙江湖州舉辦。18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就誕生于此。
福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就親自推動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組織實施綠化福州、內河整治、污水處理等,規劃建設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實現市容市貌干凈整潔、城市環境煥然一新、宜居品質顯著提升。
固綠水青山之本,筑綠色發展之基。近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發揮省會城市龍頭引領作用,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新畫卷正在生動鋪展。
水清岸綠的旗山湖是福州最大的綠色生態景觀湖。
福山郊野公園彩虹步道。
傳承綠色發展理念
福州生態文明建設
獲多項國家級殊榮
為子孫后代計,為長遠發展謀,生態文明建設貴在馳而不息,難在久久為功。
上月底,受臺風“杜蘇芮”影響,福州城區24小時最大累計雨量突破歷史極值。暴雨前降低光明港、琴亭湖等市區主要水體水位,暴雨中適時控制八一水庫、琴亭湖等水體的下泄流量,暴雨后靈活調動“龍吸水”對積水點進行抽排……這場防汛防臺風攻堅戰中,市區水系聯排聯調機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黑臭水體治理實現水清河暢,到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一龍管水”,自2016年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全面打響,福州在全域治水的道路上,多有突破:全面統籌內河治理、污染源治理、排水管網排查修復等工作,突破“就黑臭治黑臭”;將城區內河按流域劃分為7個水系項目包,實行分片包干,突破“就河治河”;設立“河長日”,市領導每月帶隊巡河護河,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參與“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如今,守護上百條蜿蜒流轉的內河,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福州人的共識與驕傲。
在福州,像黑臭水體治理這樣,從老百姓身邊環境問題入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還有全民參與的綠色生活新時尚——垃圾分類。
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選址、謀劃建設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歷經30多年建設,紅廟嶺華麗轉身成一座郊野公園式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守住了“后端”,2017年,福州市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探索實施垃圾分類“三端四定”模式。目前,福州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資源化利用率達87%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住建部考評排名位列全國大城市第一檔(第五名)。
實現華麗轉身的還有閩江河口濕地。曾經的閩江河口濕地填海造地頻發、養殖魚塘遍布、外來入侵物種蔓延,生態修護迫在眉睫。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呼吁搶救性保護閩江河口濕地的信息專報件上作出重要批示。一系列保護與治理行動隨即展開:叫停不合理項目、退養還濕、劃定管控紅線、除治互花米草、立法保護濕地……經過20年的接續努力,閩江河口濕地從“垂?!弊呦颉靶律?,甚至走上了“申遺路”——2022年8月,閩江河口濕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取得關鍵進展。
從突破就水治水,到掀起綠色生活新時尚,再到借助申遺實現保護升級,福州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積攢了不少成功經驗——2020年,福州市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創新機制、永泰農村人居環境物業化管理模式、閩江河口濕地綜合保護修復機制、連江深遠海區生態養殖模式等4項生態文明建設好做法受國家發改委肯定,被列為全國推廣經驗;2021年,福州“河湖長制”工作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和正向激勵;2022年,閩江河口濕地獲評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典型案例、福山郊野公園獲評國家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生態紅利人人共享
福山福水福氣滋養榕城百姓
今年8月1日,新修訂的《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正式施行。這意味著我市近年來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探索出的創新經驗固化下來,上升為法規,將繼續推進我市大氣環境治理長效化,守護“福州藍”。
生態文明建設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既關乎城市發展,也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當我們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回望福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可以發現福州的天更藍了、地更綠了、水更清了,百姓生活也因此更加多姿多彩。
“春風和煦,澄碧如洗,這就是傳說中的‘福州藍’!”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辦期間,來自北京的嘉賓倪勇在微信朋友圈曬出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門前的藍天白云,引來一片點贊。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福州環境空氣質量再攀新高,“福州藍”升級成“世遺藍”,再次給遠道而來的嘉賓們留下深刻印象。在他們心中,好空氣已經成為福州的“土特產”。
這樣的“福氣”,并非偶然有之。去年,福州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51,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中蟬聯第五。福州圍繞臭氧與顆粒物協同治理,深化重點行業工業污染治理等,在全省率先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2.0整治,練就“好氣質”。
有“好氣質”,更有“高顏值”。數據顯示,福州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30年提升了超10個百分點。作為全國最綠的城市之一,福州并不執著于大規模的面上造林、荒山覆綠,而是更加注重讓這一抹“綠”融入城市肌理,精心呵護古城的青山,讓百姓共享山水之樂。
福州擁有大小公園1400多座,近年來新建了500公里濱河綠帶和300多個串珠式公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已融入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福州還大力推進運動慢跑道、休閑騎行道、濱江親水步道等綠道建設,滿足市民綠色出行、休閑健身的新需求。串聯五大公園、全長約19公里的“福道”正成市民心中的城市新名片。
“高顏值”也帶來了“新體驗”。得益于治水,內河生態持續向好,用好這一獨特的綠色資源,福州正著力打響內河旅游品牌,已經推出晉安河—光明港等多條精品航線。如今,與登福道一起,游內河已經成為市民休閑的新去處、游客體驗福州的新方式。
做足“水文章”,過去,福州堅持閩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換來閩江清波;現在,福州精心打造“閩江之心”城市新地標,將水、岸、橋、島等和諧相融,讓更多市民和游客體驗閩江之美。
創新生態價值轉化
綠水青山這樣變身金山銀山
行走榕城大地,山海之間,福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上的探索與實踐,無不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深刻論斷。
暑假期間,永泰嵩口鎮大喜村熱鬧非凡,游客紛至沓來,徜徉山水,避暑度夏。從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到榮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大喜村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對村中水庫集中清淤,對周邊山體進行大規模綠化,還引入觀鳥攝影基地,村民踏踏實實吃上了“生態飯”。大喜村村支書黃時杰連連感慨:村子變美了,才能有村莊的今天。
多年來,福州多少村莊像大喜村一樣,通過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煥發新活力,實現鄉村振興。把風景變“錢景”,只是讓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第一步。近年來,福州探索生態保護補償新模式,創新推進永泰、閩清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也是在永泰,里洋村陳正祖等近百戶林農頗為意外的是,村里2500多畝被劃入重點生態區位的林子能賣出744萬元,原來“不砍樹也能致富”。
福州枕山襟海,林地廣袤,海域遼闊。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福州正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通過碳匯、碳票等形式,激活豐富的生態資源,為大自然強顏色,讓老百姓得實惠。
在山區,越來越多林農成為“賣碳翁”。2021年,閩侯青口鎮青林村林農林功秋收到全市首筆個人林業碳匯貸款——建設銀行福州楊橋支行發放的20萬元林業碳匯貸款。時下,全國新區首個碳匯項目——“福州濱海新城碳匯造林項目”正在推進當中,預計產生林業碳匯核證減排量40萬噸。
在海邊,二氧化碳也能貸款了。2022年9月,我省首筆以海洋漁業碳匯收益權為質押的貸款落地連江,同時全國首個縣級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福州(連江)碳匯交易服務平臺上線,實現我市海洋碳匯新突破。
逐綠而行,福州發展之路也愈發清晰:制定實施《推進福州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統籌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制造業綠色轉型一馬當先。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中景石化已經實現原料互供、能源循環利用、全流程綠色制造,減少總體能耗,節約成本,企業競爭力有力提升。去年,我市新增4家像中景石化這樣的國家級綠色工廠,以及13款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4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12家省級綠色工廠,數量居全省前列。與此同時,寶鋼德盛、大東海和吳航鋼鐵等企業相關工序能效水平均達到行業先進值,節能降碳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傳統制造業加快綠色轉型的腳步之時,一股綠色之風也正從海上吹來。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百米高的白色風機佇立蔚藍大海,葉片轉動,源源不斷的“綠電”從這里產生,為千家萬戶點亮燈火。福清興化灣、長樂外海多個海上風電場項目正握指成拳,打造世界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蹦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也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
目前,福州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30%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13個百分點,正加快建設以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打造清潔能源基地,推動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面向綠色發展的未來,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圍繞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現代化國際城市。”
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上月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新華社發)

正逢暑假,市民在晉安湖泛舟賞景。

游客在永泰嵩口古街游玩。

閩江河口濕地成為鳥類天堂。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本報記者陳暖、林雙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