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兩個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分別為蒼霞新城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和紅廟嶺園區垃圾資源化處理
2024-03-15 10:11:21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顏瀾萍 【字號 大 中 小】
記者昨日獲悉,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布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其中,福州市蒼霞新城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和紅廟嶺園區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獲評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蒼霞新城曾是福州市規模最大、安置群眾最多的棚屋區改造項目。2000年,蒼霞棚屋區改造工程啟動,創造了27天完成3300戶征遷、10個月完成從拆遷到回遷的“福州速度”。
經過20多年的歲月淘洗,蒼霞新城又逐漸變成老舊小區,特別是一些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老化,已適應不了群眾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群眾對小區改造提升的愿望日益迫切。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21年9月,福州對蒼霞新城開展新一輪全方位改造提升。項目片區占地面積約218畝,涉及蒼霞新城嘉和苑、嘉華苑、嘉盛苑、嘉惠苑、嘉興苑5個組團共42棟樓,改造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項目從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入,重點解決消防交通、服務配套、建筑風貌、基礎設施、景觀綠化、水系治理等核心問題。同時,運用共建共享理念,以社區服務和黨建文化為核心,重塑社區文化記憶,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從而全方位地展示蒼霞新城社區人文歷史和公共服務功能,打造以人居為核心的舒適宜居社區。
垃圾分類同樣事關群眾生活環境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遠山如黛,綠意盎然,蜿蜒的山路延伸到福州市晉安區北側蓮花峰山坳中,下車漫步,一座綠意盎然的“公園”映入眼簾,這便是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
2017年開始,福州在紅廟嶺全面啟動垃圾處理設施改造升級、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等項目,在一園之內建成了涵蓋垃圾焚燒發電、協同處置等12個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項目。
據統計,紅廟嶺園區年發電約7.8億千瓦時,折合節約標準煤約31.6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7.6萬噸,兼顧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在福州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不單單是鋼筋水泥的物理構造,還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態宜居、文明和諧的人居環境更與群眾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關。福州將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建設山清水秀城美的現代化國際城市,不斷升級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更好地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