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要聞快遞 >> 正文

數字技術帶你深度體驗“詩和遠方”

2024-05-21 10:38:40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燕曉  【字號

  數字技術帶你深度體驗“詩和遠方”

  在林覺民故居內戴上AR眼鏡,游客就能了解每個展廳相應的故事。本報記者 池遠攝

  戴上MR眼鏡,從煙臺山“愛國路2號”一樓出發,身臨其境地感受“世界茶港”鼎盛期的繁榮;福州古厝登記系統里每座古厝的建筑檔案、現狀信息等一目了然,數字化讓文化遺產“永生”……如何讓閩都文化與當代生活相結合綻放出新光彩?福州以數字化手段聚力賦能,不斷加強文物保護,豐富文旅供給,讓群眾共享數字文旅成果,讓閩都文化更好“出圈”。

  拓展場景 豐富文旅供給

  一到周末,位于冶山春秋園的唐代馬球場遺址就熱鬧起來。

  夜幕降臨,室外全彩LED透明屏五屏聯動,聲、光、電等科技手段下,風雨亭的數字多媒體秀,重現千年前的馬球賽。逼真的場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體驗AR元宇宙劇本游,一睹馬球運動的風采。

  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數字+”不斷拓寬文旅場景,讓文旅體驗擁有無限可能。記者走訪福州多個景區發現,數字化加持下,游客以發掘、探索等方式參與文旅活動成為新潮流。

  “找到了,可以合成鐵塊?!痹贏R元宇宙劇本游“冶山守護者”里,玩家小楊化身守護者,在冶山多個景點完成任務。通過AR技術還原歷史文化場景,實現歷史可觸碰、景點可交互。

  林覺民故居AR互動體驗、嚴復故居VR云游覽、明信片上領略“鼓樓十景”……“文旅+數字”推動文旅玩法、內涵和體驗全面升級,80個數字應用體驗場景讓市民游客玩轉福州,三坊七巷等4個景區被評為省級智慧景區。

  數字文旅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藝術創意與科技手段的相互融合,為演藝精品的誕生提供更為絢麗的舞臺和更為廣闊的空間。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榮獲“2024福州文旅消費TOP10新場景”的《最憶船政》劇場又成了熱門打卡地。作為全國首部折疊漸進式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以卓越的數字技術和獨特的文化體驗收獲不少游客點贊。

  據《最憶船政》制作團隊介紹,該劇編創設計階段就大量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演藝呈現時,以信息技術統籌燈光、音響、舞美、機械,多媒體裸眼3D表現驚艷。高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的目的,就是要讓觀眾能站在當下回望歷史,并展望向海圖強的未來。

  此外,《尋夢閩都》《尋夢·千年閩越》《雀起無聲》等一出出以閩都文化為背景、數字化為手段創作的沉浸式演藝也好評如潮。

  數字應用 賡續閩都文脈

  走進市博物館,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上,館藏精品讓人目不暇接,這就是“數字多寶閣”展示平臺,平臺展示了約百件文物瑰寶。輕點屏幕上的文物圖片,它就會“活”起來——文物的高清圖片、信息、3D模型立體呈現在屏幕上。經常帶孩子來體驗的市民陳華怡說:“原先充滿距離感的文物,我們只要輕輕一點,就能面對面了解其背后的故事?!?/p>

  “這是福州首次使用三維掃描技術采集高精度文物數據,并將文物數字化成果在線上集中展示,讓觀眾通過虛擬互動,零距離了解文物?!备V菔胁┪镳^副館長林馨舟說,他們還將對160件館藏珍品進行3D建模、對360件藏品進行2D高清拍攝及數據采集,采集的數據將陸續運用到線上展示中。

  數字化正在文保領域的每個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物資源借助數字化創新記錄方式和保存手段,同時打破時空限制,以鮮活、生動的形式展示在大家眼前,實現從文物到場景的跨越。

  修繕后的梁厝街區梁敬玖宅,成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展示館,游客可利用VR技術欣賞中國的代表性世界遺產;作為全國首套全功能古厝保護宣傳平臺,“鼓樓數字古厝”不僅設置了“文物建筑電子身份證”,還打造了全國首個AI古厝地圖,搭載了古厝導覽系統,方便游客游覽古厝……

  先進的技術和新銳的力量,研究古老的歲月,展現悠遠的文明。如今,考古現場不只有洛陽鏟、刷子等傳統工具,也有無人機、三維掃描儀、海底剖面儀等高科技設備,考古發掘、整理、研究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

  在曇石山遺址使用無人機航拍等技術;省內首次運用探地雷達對長樂仙岐古城展開勘探;在定海灣一號、碗礁一號等重要古代沉船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中,海洋物探技術發揮重要作用……福州把考古探索、文獻研究同數字技術手段有機結合,真實再現歷史場景,深化考古成果內涵,推動文物保護和研究利用。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文物和智慧博物館“崛起”,閩都往昔風華在數字化手段推動下盡“數”顯現。

  智能體驗 感受城市文化

  不少市民點贊,數字技術已運用至借閱的每一個環節:借書可選擇市圖書館的“榕圖速遞”服務,實現網上借書、快遞到家;看書可選擇“數字閱讀平臺”小程序,在線閱讀;逛圖書館可選擇“智慧導覽”,線上云游圖書館。

  不止于智慧閱讀,數字應用可提供全面的文化文旅服務。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采用幻影成像、體感互動等技術,為市民帶來動靜結合、視聽融合的非遺文化體驗。晉安文化記憶館將古厝傳統美學與裸眼3D、全息投影等現代技術完美融合,創新打造文化物產記憶墻。

  目前,福州文化場館全部建有數字平臺,實現一碼參與閱讀、展覽、演出、培訓、賽事、非遺體驗等。文化惠民“七進”、公益培訓、文化賽事、展覽展示、志愿服務等群文活動均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

  得益于數字技術的發展,市民游客感受城市文化的方式再升級。

  熱愛健身的市民王安瑜在福山郊野公園通過智慧步道系統,以運動打卡方式換取綠色能量,解鎖智能座椅的手機充電功能。在西湖公園,市民汪鈞對智能打卡屏評價頗高:“實景地圖看起來很方便,還有互動游戲,我比較喜歡古詩填字?!?/p>

  通過數字技術進行藝術化再表達,三坊七巷、“閩江之心”被打造為觸手可及的文化元宇宙場景,游客足不出戶便可觀看福元宇宙RAR演繹秀,參與AR游園會等多維沉浸式體驗。

  鼓樓智腦設置“有聲鼓樓”專欄,實現一機游鼓樓,鼓樓區各景區、公園、非遺場館等點位圖應有盡有,還有講解及視頻服務、大咖說、聲影庫、AR游、看一看等功能。

  依托數字技術,福州不斷探索閩都文化的創新性表達,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傳承與創新。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