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公安創新機制,全面快速處置尋人警情—— 為失聯人員照亮回家路
2024-05-28 10:07:53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賴志昌 【字號 大 中 小】
九旬老人迷路,民警連夜出動成功尋回;男童街頭走失,警方快速反應,將其找回并平安送回家……一年來,一個個失聯人員回家團圓的暖心場景,在榕城不斷上演。為快速高效查找失聯人員,守護千家萬戶的團圓,市公安局扎實踐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理念,以“e體+”智慧賦能體系建設為牽引,充分發揮“情指行”一體化中心和社會治安防控中心作用,創新建立“三+三全”尋人警務機制,對人員失蹤警情“一查到底、一個不漏”,用心用情做好群眾的“守護者”。2023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成功閉環處置尋人警情13036起,找回12988人,找回率達99.63%,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全方位閉環處置
確保“一找到底”
“擔心了好幾宿,我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母親了,多虧民警幫我找到,太感謝了!”今年2月10日晚,市民倪先生趕到鼓東派出所,向為其尋回走失母親的民警表示感謝。
幾天前,倪先生78歲的母親陳依姆走失。倪先生焦慮萬分,多方奔走,想盡各種辦法苦尋未果,無奈報警求助。“當家人下落不明時,親屬第一反應就是撥打110。我們優化流程、壓實責任,與時間賽跑,快速找到失聯人員。”市公安局指揮中心主任楊文鋒介紹,聚焦“失蹤人員應找盡找、查找流程穿透閉環、查找結果立見成效”工作目標,福州公安建立了“市—區(縣)—所”三級指揮制度和“首接責任制”,專班、專人、專責落地查找,壓實分析研判、實戰指揮、應急處置等環節的警種部門責任。
針對尋人求助類警情緊迫性、即時性特點,福州公安制定了《福州市公安機關閉環處置人員失蹤警情工作機制》,實施多警聯動、全警防控,分類優化尋人警情處置“微預案”,建立健全“受理+研判+現場+賦能+閉環”處置全流程。在此基礎上,福州公安還根據人員失蹤警情分級分類制定《人員失蹤警情處置工作細則指引》,讓處警民警輔警有據可依、快速處置。“全方位閉環處置就是為了確保尋人警情‘一條不漏、一刻不誤、一找到底’。”楊文鋒表示。
堅持“協同+”聯動
高效處置走失警情
2023年8月1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一名13歲少女離家出走的報警求助后,立即啟動尋人工作機制,指令情報、刑偵、網安等警種線上研判支撐,晉安分局、連江縣公安局同步開展線下查找,用時15小時,最終在離女孩家100公里外的地方將女孩找回并將其安全送回家。
“過去,走失類警情多以轄區派出所為主要處置警力,尋找無進展后再提請指揮中心調度其他專業警種協助尋找,這樣尋人效率低,效果也不好。”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副主任沈榕介紹,為有效提升走失人員找回率,福州公安堅持完善公安內部“小閉環”、黨政部門“大聯合”,提升尋找失蹤人員的工作合力。圍繞尋人警情處置“黃金72小時”,福州公安建立以指揮長為核心的“一長四專班”聯勤指揮模式,堅持扁平指揮、一點發起、全局響應、體系作戰,全面提升警情處置的精準性、高效性。
除了充分調動公安資源,福州公安還積極會同教育、衛健、婦聯、共青團等職能部門合作,從源頭化解糾紛矛盾,預防和減少人員失蹤情況發生;依托“e體+”社會治理等平臺,福州公安探索構建起了“網上+網下”多元化、社會化尋人模式,截至目前共發動9.4萬個社交群、750余萬名網民參與查找迷路老人、小孩3161人次;聯動社會救援力量建立人員快速搜救機制,找回人員1665人次。
“多部門、多力量聯動,產生的是以點帶面的‘鏈式反應’,真正做到高效處置走失類警情,讓安全防護網越織越密。”沈榕介紹說。
依托“情指行”機制
提升失蹤人員查找效率
“您好,我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癥,如今已失聯8個多小時了,快幫忙找一找!”“這位女士,不要著急,請告訴我們老人是在哪走失的……”2月9日15時許,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線員接聽到一個報警電話,并迅速在電腦上記錄下“78歲、老人、女”等警情標簽。
“我們不時會接到一些關于老人、少年兒童失聯的警情,情況都很危急。對此,我們根據人員失聯的實際情況,將失聯警情建檔分級,依托‘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提升速率。”市公安局晉安分局民警黃綾說,當天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民警立即通過相關平臺一鍵建群,安排警力根據老人走失的時間、地點、外貌特征等展開尋找,同時聯動路面巡邏警力地毯式搜尋。歷時1個小時40分鐘,民警成功在某環島路段發現走失老人,并立即帶家屬到場將其接回。
福州公安依托“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堅持全量化、專業化、全時化提供數據和力量支撐,積極鍛造“市—區(縣)—所”三級“情指行”一體化尋人警情處置力量;并充分發揮“e體+”智慧賦能警務中臺作用,民警在接到失蹤人員警情處置指令的同時,系統同步推送相關查找信息,點對點“保姆式”“管家式”深度賦能支撐,極大提升了失蹤人員查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