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要聞快遞 >> 正文

人民網評: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要部署”系列之十一

2024-08-12 09:14:1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一幅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態圖景鋪展在廣袤神州大地上。

必須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從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到創造性提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從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到建成世界上覆蓋范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一系列改革舉措充分證明,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階段,美麗中國建設已迎來積厚成勢、全面推進,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提速階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破解生態文明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構建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

《決定》從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等方面提出系列改革舉措。在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方面,要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考核監督制度;在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方面,要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責任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建設,完善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機制,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在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方面,要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改革發力,制度賦能。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決推動生態環境領域改革任務舉措落實落地,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就一定能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