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要聞快遞 >> 正文

福州日報社策展團隊全面提升原展館,打造閩劇文化新地標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開館

2024-09-29 09:31:03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何佳媛 陳暖  【字號

  福州日報社策展團隊全面提升原展館,打造閩劇文化新地標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開館

  閩劇亮相石牌大舞臺。

  昨日,“福聚晉安·愛在壽山·游鄉間迎國慶”——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開館儀式,在晉安區壽山鄉石牌村隆重舉行。

  閩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晉安區建設全國唯一的區級閩劇專業展示館,打造福州鄉村文化振興地標,助力閩劇瑰寶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福州日報社策展團隊全面提升原展館,打造閩劇文化新地標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開館

  閩劇表演讓村民笑開了花。

  閩劇四百年 一館展芳華

  閩劇俗稱福州戲,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首,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明朝萬歷年間,距今有400多年。2006年,閩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面積約200平方米,設有序廳、閩韻流芳、閩劇振興、閩苑晉彩、尾廳、閩劇服飾體驗區等六大展區。閩韻流芳展區介紹了閩劇的文化淵源、發展脈絡、藝術特色、名家名角,以及情牽兩岸、聲傳海絲的過程。

  “鄉戲”“榕腔”“閩腔”“閩班”都是閩劇的曾用名。1924年,祖籍長樂的鄭振鐸編輯《考證注釋紫玉釵》,其中有“其曲文樂譜,在閩劇中,均居最上乘”等語。1925年6月,該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閩劇”名稱也由此面世,成為福州地方戲的統稱。今年恰好是“閩劇”正式面世第100年。

  閩劇振興展區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親自推動閩劇振興的生動往事。20世紀9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從體制機制、人才培養、劇目創作等方面,全力支持閩劇事業發展,成就了“年年有新戲,年年有好戲”的可喜局面,提出“好的閩劇既可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活躍社會主義文藝舞臺,也能為宣傳福州,弘揚民族文化作貢獻”。

  展示館建設得到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項目傳承人、福建省閩劇藝術研究會會長陳乃春,福建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閩江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閩劇史話》主編鄒自振,戲曲(曲藝)評論家、編劇黃東向和晉安區閩劇團團長歐成斌的鼎力支持,展示了原汁原味、精彩紛呈的閩劇文化。

  福州日報社策展團隊全面提升原展館,打造閩劇文化新地標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開館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內景。

  扎根壽山鄉 六年磨一劍

  晉安區一直是閩劇生長的沃土。閩苑晉彩展區詳細介紹了晉安區傳承非遺閩劇、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不懈努力:培養閩劇人才,留下“無晉不成班”的佳話;組織閩劇進村、進社區、進校園,甚至遠赴馬祖演出,傳播福州聲音,講好福州故事。

  晉安是一方山水寶地,是福州的主城區、核心區。建設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可謂六年磨一劍。2018年,晉安區成為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隨后,依托壽山鄉石牌村文化中心,建成首個“鄉村大舞臺”,成立城鄉社區大舞臺藝術中心。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變得更為重要。“鄉村大舞臺”項目為閩劇文化傳承和鄉村文化振興開拓了新思路。

  2019年,1.0版本的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在石牌村開館,巧妙利用“鄉村大舞臺”后臺布展,用200多張資料圖片、450多件文獻資料和實物,構建起閩劇的“時間長廊”。2020年9月,福州市晉安區石牌閩劇鄉村非遺傳習所正式掛牌。

  截至2022年底,1.0版本的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先后接待游客超過兩萬人,石牌閩劇鄉村非遺傳習所共開展培訓40多場。

  壽山鄉石牌村文藝隊以秧歌、腰鼓、閩劇為特色,不僅在村內演出,還時常到其他鄉村、社區表演,成為福州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大亮點。扎根壽山鄉的閩劇,也逐漸成為石牌村的金字招牌。

  為了提升藝術中心、展示館和傳習所的檔次,晉安區支持壽山鄉將原展示館所在的舊房拆除,并在原址進行重建。2.0版本的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僅僅作為短暫過渡使用。隨后,晉安區、壽山鄉邀請福州日報社策展團隊對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進行全面提升。經過一年多的努力,3.0版本的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于昨日正式開館。

  展廳中的閩劇道具、樂器、服裝等,均由歐成斌提供。其中,茶具擔子、籮筐、化妝箱等曾在晉安北峰山區使用過。

  福州日報社策展團隊全面提升原展館,打造閩劇文化新地標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開館

  展示館中展出的閩劇服裝。

  一站式體驗 閩劇新地標

  椰胡弦動,逗管聲響;榕腔鄉曲吟唱不絕,閩劇瑰寶氣象萬千。全新亮相的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不僅有展示空間,還有體驗空間。市民游客參觀展示館后,可以穿上閩劇服飾,打卡留念。

  開館儀式上,非遺“三條簪”與閩劇相遇,以石牌村的青山綠水為畫布,繪出閩都文化的絢爛多彩,讓人們對福州打造更多文旅“爆款”充滿期待。晉安區昨日還發布了“晉安輕旅七天樂”旅游線路,這是為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打造的精品線路,匯聚了晉安的自然美景與人文風情,具有超高的性價比。

  “晉安非遺(閩劇)展示館投入使用后,與閩劇鄉村非遺傳習所、閩劇鄉村大舞臺全面整合,為游客提供一站式了解閩劇文化、學習閩劇唱腔、欣賞閩劇表演的好去處,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閩劇文化新地標。”壽山鄉黨委書記鄭躍乾介紹說,“國慶佳節,我們以‘鄉間戲票’輕文旅活動為媒,誠邀四方賓朋暫別都市喧囂,回歸自然懷抱,共賞鄉村風情大戲,領略晉安山水之美、文化之韻。”

  據悉,懷著特殊感情、帶著特殊責任、扛起特殊使命,晉安區將把壽山鄉石牌村建設成閩劇交流、研學的文化村,全力推動閩劇等閩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