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法院推出新執行模式 全省首例不動產“帶封過戶”完成
2025-03-24 09:48:36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阮冠達 【字號 大 中 小】
不動產處置,向來是法院執行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近日,晉安法院完成全省首例不動產“帶封過戶”,實現“法院監管+平臺自售+帶封過戶”模式的成功落地,為財產處置提供了全新路徑。
原來,林某與施某因借款事宜產生糾紛,經調解,雙方達成由施某分期償還借款本金120萬元及利息的調解協議。然而,施某隨后并未依約還款,案件也進入執行程序。法院根據申請,查封了施某名下的一處房產,如何處置這套房產卻讓雙方犯了難。
“不動產要轉換為金錢,需要經過司法拍賣。然而,司法拍賣用時較長,且在實踐過程中,拍賣所得往往更低,綜合考慮,對雙方都有不利。”晉安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為推動案結事了,減少雙方損失,針對此類情況,晉安法院已于去年推出了“法院監管+委托平臺自售”的模式,在法院監管下由被執行人自行處置房產,并將拍賣款轉交執行人。“這樣會比司法拍賣價格更高,也能減少我的損失。”了解這一模式后,施某欣然接受。
然而,案件進入自行處置程序后,林某卻突然發現了一絲隱患:該房產仍有13萬元貸款未能還清。若要完成自行收買,便需要申請執行人先行申請解封房產,才可交易過戶。
但這就帶來了一段時間的“查封真空”,若該房產因其他隱性債務再遭到另行查封,交易就無法順利完成,林某也將失去再次處置房產的權利。了解這一情況后,經辦法官創新提出了“帶封過戶”新模式。
據悉,帶封過戶,即指在執行程序中,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被查封不動產,在人民法院的監管下,由債務人自行出售,并在查封狀態下進行過戶登記,過戶完成后再行解封。這保證了不動產在查封狀態下直接完成過戶,避免執行權的“空窗期”,保障交易安全。
最終,該房產于一個月后順利成交,所得款項68萬元全部匯入法院監管賬戶。“這處房產,根據各個中介的掛網價格,市場價值基本在70萬元左右,可以說沒有折損太多價值,為雙方都減少了損失。”經辦法官鄭俊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