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委書記、福州臺商投資區工委書記劉曉強:搶抓機遇 砥礪奮進
2019-11-08 19:36:44 【字號 大 中 小】
中共羅源縣委書記、福州臺商投資區工委書記 劉曉強
在福建這片土地上,習近平總書記探索奮斗了17年多,在閩工作期間,他親力親為推動山海協作,并指出:“山區和沿海地區都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找準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點,依靠自身的力量,搶抓發展機遇,加速發展自己”。2018年,省委作出推進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的重大決策,這是深化山海協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關鍵之舉。羅源作為福州聯接閩東腹地的“橋頭堡”,港口、土地、區位等方面優勢得天獨厚,省委區域發展戰略為羅源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乘勢而上、主動作為,久久為功、攻堅克難,爭當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排頭兵。
在互聯互通上下功夫。
加快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關鍵是互聯互通。我們要充分發揮福州港口岸羅源灣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級驗收的優勢,以濱海大通道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將軍帽作業區廩尾至新澳進港公路、羅源灣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全力構建大港口、大樞紐、大通道的立體交通網絡格局,帶動口岸經濟、海洋經濟、臨港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通過做大做強沿海經濟帶,實現羅源藍色崛起。
在產業協作上做文章。
加快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產業協作共興是核心。我們要加快推進寶鋼德盛二期、羅源閩光產能置換等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鋼鐵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同時,發揮毗鄰福州、寧德的區位優勢和羅源灣港口優勢,以羅源灣開發區、福州臺商投資區為對接平臺,加強冶金汽配產業與寧德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共建新能源汽車協作產業鏈;加快海洋經濟領域與閩東藍色產業深度合作,開啟海洋經濟“藍色大門”。立足于羅源與閩東地區“地緣相接、海緣相連、文緣相通、人緣相親”的特點,依托閩東革命老區紅色資源、畬族文化資源、海洋生態資源,聯合打響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沿海生態旅游品牌,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羅寧兩地生態旅游協同發展。
在要素保障上求實效。
加快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打造最優營商軟環境是重要支撐點。我們要深化企業“一站式辦理、一天開業”“一窗受理、八天注銷”等試點改革,打通審批服務“最先一公里”。同時,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協作,在政策、機制、舉措上全方位發力,盤活提升存量,拓展優化增量,用足用活土地資源,充分釋放有限空間的疊加效應,不斷推動項目落地見效,按下協同發展“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