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最美“夕陽紅”、“民警藍”變身全能“大白”…… 聽,抗疫一線的“紅藍白”協奏曲
2022-10-28 09:47:05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劉珺 何佳媛 李錦清 【字號 大 中 小】
志愿者給前來核酸檢測的小朋友們加油。記者 葉誠 攝
27日早晨,上海街道西洋社區工作人員在轄區提醒居民做核酸檢測。
記者葉誠攝
茶園派出所社區民警劉鵬變身全能“大白”。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供圖
連日來,醫護人員、民警、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踴躍投身抗疫一線,涌現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動人的故事。
老當益壯 唱響抗疫最美“夕陽紅”
從23日開始,鼓東街道樹兜社區恒力創富中心常態化核酸采樣點,人們每天總能看到一位老者,精神矍鑠、身姿挺拔,拿著小喇叭,在人群中來回穿梭,提醒居民排好隊,準備好身份證、健康碼,并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居民的提問。
這位74歲的老人叫高建華,是一位退役老兵,得知社區急需志愿者支援后,她第一時間報名,還帶領歌友堅持每天到采樣點開展志愿服務。“若有戰、召必回,只要有需要,我隨時能來!”老人用堅定的言行詮釋了“退役不褪色”的精神。
從上午7時穿上志愿服的那一刻開始,高建華便一直堅守崗位,一站便是六七個小時,從未停歇。每每社區工作人員催促她坐下休息一會兒,她總是擺擺手:“我不累,我是軍人,身體好……”
在尚書苑核酸采樣點,作為老搭檔的王炳亮和林耀光來回走動,一個維持現場秩序,一個為群眾答疑解惑。“他們一個78歲,一個68歲,是非常熱心的群眾和黨員志愿者,幾天來堅守在采樣點跟我們共進退,讓我們很感動。”倉前山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馬不停蹄 “民警藍”變身“大白”
幾天前,剛出差回來的茶園派出所社區民警劉鵬,到家放下行李,就匆忙趕到自己管轄的片區,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忙碌。他耐心解釋、勸導群眾返家監測、拉警戒線劃定防控區域、搭建防疫工作崗亭……等到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卻接到上級通知,小區執行管控,已進入小區的人員均不得離開,包括現場開展工作的相關人員。
于是,劉鵬在一身“警察藍”上套上防護服,就地變身“大白”。連續4天時間,他是管控區的“守門員”,不厭其煩地解釋疫情防控政策,勸導居民嚴格落實居家檢測,確保管控措施執行到位。
閑暇之余,劉鵬變身“快遞員”。他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忙于物資接收、分揀、配送。到了晚上,他又變身信息數據“統計員”,協助防疫人員開展核查居民信息、匯總每日核酸數據等工作。
“他是我們的全能‘大白’。”社區工作人員稱贊道。
心細如發 關愛“大白”盡心盡力
這兩天氣溫回升,中午時分也頗熱,讓“大白”們在核酸采樣時更加辛苦。
26日11時許,剛做完核酸檢測的熱心居民李兆山找到倉山區建嶺社區書記陳玉立,急匆匆說道:“我看外面的兩個檢測人員已全身濕透,我可以幫忙,再搭一個帳篷遮一遮。”
可是,防護服已濕了三遍又干了三遍的倉山鎮衛生院醫生龍源君、吳麗云卻謝絕了,“不用麻煩了,我們這班也快結束了。”一旁的社區熱心大姐陳春鳳立刻發出邀請,“我家就在樓上,很方便,去我家休息吧!”
13時許,已經回家的社區志愿者劉希平又回到采樣點現場。
“劉老師,今天已經結束了,下一輪明早才開始,到時候您有空再來幫忙吧。”社區工作人員勸他趕緊回家。可是劉希平卻擺了擺手,“我知道。上午搭的那個帳篷,我覺得不牢,回到家心里不踏實,我再過來加固一下。”
守望相助 采樣點暖心事不斷
“別急,依伯,我幫你!”昨日,眼見一名老人因不知如何出示閩政通里的健康碼,面露焦躁神色,白馬橋巷核酸采樣點的居民志愿者陳秀珍立馬上前,細心地教授操作方法。緊接著,又一名居民有疑問,她立刻又趕過去。
“今天已是參加志愿服務的第五天了,好幾個小時站下來,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了。”陳秀珍說,但是能幫到市民,還是很開心。
“聽話,做完核酸檢測給你糖吃。”26日,在倉山區菖蒲社區核酸采樣點,有個孩子一直不愿張開嘴巴。原來,孩子患有孤獨癥。于是,家長、醫生、志愿者輪流上前溝通交流,大家耐心安慰安撫,細心引導。約20分鐘后,孩子終于張口,順利完成采樣。
這期間,由于不能廢管重刷,孩子身后的隊伍越來越長,可即使這樣,人群中沒有催促的聲音,大家都靜靜地等待著。“太不容易了,特別感動,感謝長長隊伍里耐心等待的居民。”菖蒲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鄭彩玲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