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 : 砥礪奮進謀發展 城鄉蝶變譜新篇
2018-09-30 09:11:46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劉君琳 朱榕 【字號 大 中 小】
20多年櫛風沐雨,20多年砥礪奮進。從1996年福州市區劃調整,郊區改稱晉安區開始,歷經20多年跨越發展,晉安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逐漸從追求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城鄉建設不斷加速,宜居品質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了從大郊區到省會中心區的巨變,先后獲評國家生態區、全國綠化模范區、全國科普示范區、全省平安區、全省雙擁模范城區、全省文明城區、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等稱號,躋身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區”行列,已經成為福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鼓嶺。記者廖云嵐 攝
產業結構齊優化 經濟發展質量高
昔日晉安,是城鄉接合部的代名詞。今日晉安,總部林立、高新產業集聚、商圈繁華,是不折不扣的中心城區。
看數字,是晉安飛速發展的最好印證。1996年,晉安全區三產比重10.31∶66.97∶22.72,地區生產總值為26億元。2017年,三產比重為0.86∶33.28∶65.86,地區生產總值接近650億元。20多年,GDP增長20多倍,第三產業比例顯著增長,省會中心城區地位凸顯。這是晉安區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結構的累累碩果。
“那時到處都是田野和土路,基礎設施缺乏,沒有幾家工廠,誰能想到現在開發區內竟有432家企業。”趙女士回想起福興經濟開發區創辦之初僅8家投產企業的舊事,不禁感慨萬千。
福興經濟開發區創建初期,靠民營力量發展。2013年開始,盛豐大廈、盛輝大廈等特色樓宇、總部樓宇相繼建成,樓宇經濟漸成規模。如今,開發區內“騰籠換鳥”有序推進,高意科技亞太地區總部等一批高端業態、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在開發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福興經濟開發區是晉安發展的一個縮影。歷經20多年跨越發展,晉安總部經濟蓬勃發展,東區物流集聚區繼續做大,樓宇經濟快速發展,全區稅收超千萬元樓宇達17幢,其中,超億元樓宇4幢。宜家家居、麥克賽爾數字映像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引進來,高新產業聚集,戰略性新興產業嶄露頭角。
晉安的數字經濟建設也在蓬勃發展。位于福興經濟開發區的福建銳眼電子數據有限公司,亮相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峰會上,晉安還對接了喜相逢汽車服務云平臺、考克工業產品服務平臺等項目,力爭搭上數字信息化的“快車”,為百姓帶來覆蓋多領域的智慧生活。
繁華的商圈,是晉安的另一張名片。近年來,五四北泰禾廣場、世歐王莊廣場、東二環泰禾廣場等大型城市綜合體先后進駐晉安。家住東二環泰禾廣場附近的周先生說,10年前剛搬來時,那里沒有一家大型超市和購物中心,2015年廣場開業產生磁吸效應,帶動周邊超市、影院、美食城匯聚于此,逐漸發展為我市最大的商圈之一。
依托自身的山水生態資源稟賦,構筑全域旅游發展的大格局,晉安的旅游行業也加入產業升級的大潮,大力發展生態游、文化游、避暑游等主題旅游業態,成為福州六城區中首個完成全域旅游規劃的城區。
鼓嶺就是最好的例子。20多年前的鼓嶺交通不便,違章搭建隨處可見。經過多年整治提升,鼓嶺的人文底蘊和自然資源得到充分提升,五湖四海游客慕名而來。今年1月,鼓嶺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5月,鼓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正式揭牌,填補了我省國家級旅游品牌的空白,提高了全區旅游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
以鼓嶺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契機,晉安帶動全區全域旅游發展,推出系列廣受好評的休閑、養生、度假旅游產品。目前,晉安區有6家3A級以上景區,數量居全市前列,其中4家位于北峰山區。壽山鄉壽山村、壽山鄉前洋村、宦溪鎮鵝鼻村、日溪鄉日溪村等4個村莊還獲評鄉村旅游特色村。今年上半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463.3萬人次,同比增長34.3%,旅游總收入58.58億元,同比增長41.8%。
舊改基建忙推進 城鄉光景時時新
曾經,晉安區隨處可見鱗次櫛比的破舊民房,隨著琴亭湖、王莊、橫嶼組團、桂湖、火車站周邊、連潘、溪口等片區組團式開發,市民盡享舊改紅利。
陳老伯原先住在“城中村”,一到臺風天房子就搖晃不止,周邊環境陰暗潮濕,地面污水橫流。通過橫嶼組團舊改,他搬進了鱔溪佳園安置房,徹底告別了舊生活。近5年來,晉安區拆除改造舊房1000多萬平方米。以舊改為抓手,晉安堅持高品位、高水平、高標準興建學校、醫院、公園等基礎設施,疏通完善片區路網,實施“接二連三”工程,完成“七縱七橫”城區交通路網,中心城區承載功能不斷提升。
以城帶鄉、城鄉協同,晉安農村面貌改善同樣精彩。20多年前,市民到鼓嶺游玩,要攀爬3000多級臺階,穿越崎嶇山道?,F在,游客駕車行駛在鼓宦線上,一路平坦舒適,還可欣賞窗外綠蔭連片的美景。
晉安北峰山區已形成“一環兩縱兩橫”的交通網絡,近期晉安更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成為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
路網完善了,北峰深山中的鄉村也迎來了幸福生活。以前洋村為例,2017年該村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今年又和九峰村一道被列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試點。前洋村的劉老伯說,和過去相比,他的錢包鼓了,生活水平提升了,周邊環境變美了,日子越過越有滋味了。
北峰山區共有58個行政村,晉安區正在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力爭到明年底基本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
福興經濟開發區高意光電企業。 記者廖云嵐 攝
北峰山區面貌煥然一新,村民歡天喜地打腰鼓。記者廖云嵐 攝
“福州版紐約中央公園”——晉安公園。陳金標 攝
民生短板細細補 文教昌盛碩果多
去年,晉安區一口氣啟用6個新校區,晉安教師進修校第二附屬小學就是其中之一。該校以超37畝的占地面積成為全市最大的小學,有效緩解了東二環生源爆滿的狀況。新生報到時,家長陳女士親眼目睹學校各種軟硬件條件,不禁感嘆:“校舍很大,設施齊全,孩子上學問題解決了?!?/p>
這僅僅是晉安區呼應市民所需、發展優質教育的成果之一。建區以來,晉安斥巨資補教育短板,新建中小學20所、幼兒園16所,推動實施35項改擴建工程,學校數量、辦學條件、信息化水平、優質校數量都在飛速發展。晉安區的“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長”的素質教育也極富特色,福州七中的武術教育、鼓山中心小學的電子機器人項目都是佼佼者,尤其是鼓山中心小學代表隊兩次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均獲得小學組團體賽總冠軍的好成績,成為特色強校的最好注腳。
晉安區打造高質量專業化師資隊伍,2015年來先后引進3所省市優質幼兒園、5所市屬優質小學開展合作辦學,全力推進福州七中申創一級達標高中,福州三中晉安校區明年啟用,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
文化、養老、衛生事業同樣可圈可點。通過梳理傳承本地傳統技藝民俗,晉安先后申報了15項“非遺”,是不折不扣的“非遺大區”;省兒童醫院、省婦產醫院、省疾控中心等優質醫療項目順利落地,晉安區醫院和區婦幼保健院改擴建項目有序推進,區醫院與附一醫院等省市醫院構建醫聯體;區城鄉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區智慧養老平臺相繼啟用,搭建覆蓋全區老年人健康信息的“最全數據庫”。
北峰山區農村幸福院建設實現全覆蓋,7300多名老人擁有了白天相聚閑聊、臨時就餐、互相照料的好去處。平原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實現了全覆蓋,未來還將打造“15分鐘養老圈”。
幼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晉安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到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詩意山水展新顏 宜居新城入畫來
“以前河道垃圾惡臭撲鼻,下大雨時,河水回灌,家中還會被淹,沒想到現在臭河變公園,住在河邊成了人人羨慕的福氣。”家住晉安河旁的劉老伯說,去年晉安河擴河快排工程打通5個阻洪段,今年臺風天沒聽說誰家被淹。
這是晉安區將山水稟賦轉化為民生福利的生動寫照。水系綜合治理啟動以來,晉安拆舊退距、截污清淤、引水沖污、造園植綠多措并舉。如今晉安水系治理收官在即,斗頂公園、井店湖公園等18個串珠公園串珠成鏈,構成交叉縱橫的濱河綠地景觀走廊。
休閑步道建設同樣頗具亮點。晉安區傾力打造的金雞山棧道總長5500多米,是全市最長高空覽勝棧道。金雞山棧道三期建成后,將牽手鼓嶺棧道,形成串聯金雞山和鼓嶺兩大公園景區、貫通南北的休閑步道長廊。
目前,晉安轄區公園已增至19個。其中,全市面積最大、融合山水湖景的晉安公園更是將荒地山包打造為市中心近2000畝綠肺,其用心和手筆令市民稱道。
以治水、植綠、造園為抓手,晉安城市公園綠化水平穩步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5.3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48.1%,居全市第一。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晉安區完成了從郊區到城區的蝶變。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晉安區將一如既往,堅持經濟發展高質量、城市建設高品質、民生工程高標準,傾力打造環境更美、品質更好、功能更全、服務更優的現代化新晉安。
全省體量最大的城市綜合體——東二環泰禾廣場。記者陳建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