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主題晉安 >> 垃圾分類 >> 正文

示范帶動社會參與 建立無縫銜接集運體系

晉安垃圾分類:從率先試點到解決痛點

2019-04-15 09:28:34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工作人員引導名城花園業主分類投放垃圾。記者鄒家驊 攝

  5月1日起,晉安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并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無縫銜接體系。早在2009年,晉安區的三盛果嶺生活小區就在全省率先試點垃圾分類,但受限于后端設施等因素,未能全面推廣。這次晉安發動社區、物業、黨員干部、志愿者等基層力量,通過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完善后端集運設施,解決“一鍋燴”的垃圾分類痛點。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創建示范片區

  王莊街道名城花園去年9月引入第三方企業試點垃圾分類,目前小區內配備了1組智能回收箱、1組四分類收集桶、5組干濕分離桶、1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

  記者看到,四分類收集桶顏色分別為綠、橘黃、紅、藍,分別代表易腐垃圾(濕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居民只要按顏色分類投放即可,簡單易行。智能回收箱還能將廢棄的金屬、塑料、紙類按重量轉化為積分,兌換小禮品。名城花園設置了樓長和社區督導員,若居民未按類投放,在社區巡檢的督導員還會在一旁指導。

  為了推動垃圾分類教育,名城花園通過入戶宣傳、巡檢、現場指導、積分兌換、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垃圾減量之星評比等方式,鼓勵居民踴躍參與垃圾分類。年初以來,小區共回收各類可回收物約1.21噸、廚余垃圾約9.7噸,垃圾分類率大幅提高。

  業主張先生是小區垃圾分類的先進戶,他家廚房里備有2個垃圾桶,剩菜剩飯、爛菜葉等投放到廚余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則直接投到智能回收箱。“一開始不適應,習慣了就不覺得麻煩。”張先生時常向居民推廣垃圾分類,“按照顏色分類,簡便易學,不僅環保,也可以美化家園”。

  據了解,晉安區垃圾分類將率先在各鄉鎮的文明社區(村)、達標社區(村)、標桿社區(村)開展,廣泛動員黨員干部、志愿者帶頭參與。上半年,王莊街道將建成示范片區,帶動其他社區垃圾分類工作的提升。

  分類集運無縫銜接告別“一鍋燴”

  2009年,晉安三盛果嶺生活小區就在全省率先推行垃圾分類。但因為后端處理未跟上,居民看到前端分類的垃圾又被垃圾車混裝在一起,積極性大受打擊,導致中途放棄。

  該小區試點垃圾分類的推廣人柯文灃高興地表示,今年的垃圾分類工作力度空前,覆蓋廣、分類細、舉措實,特別是后期分類集運處置,可解決困擾已久的“前期分類不到位、中期運輸不分類、后期處理一鍋燴”的問題。

  為了推動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晉安區已制定《全面推行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后端可消化、前端可操作”為原則,到年底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分類覆蓋率達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為了確保投放、收集、運輸全鏈條的干濕分離,晉安現有8座垃圾轉運站的干濕轉運機位標識分設已到位,4家中標保潔企業已配置9輛專門的濕垃圾(廚余垃圾)收運車輛,同時積極發動轄區房地產物業公司為90個小區購買配備規范垃圾桶。這意味著,濕垃圾將有專門的收運車輛。

  柯文灃建議,要加大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要改變人們垃圾一扔了事的習慣很難,所以前期要逐步引導、保護居民的分類熱情,在社區、學校之外,也要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垃圾分類教育。同時,建立垃圾溯源機制,讓居民了解垃圾分類處置全過程,從而打消顧慮,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重大意義。”柯文灃說,他這段時間也接到很多社區、單位的邀約,請他去上垃圾分類宣傳課,全社會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越來越濃。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