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主題晉安 >> 公共文化示范區 >> 正文

壽山“石王亭”重建正式啟動

2017-10-09 10:11:55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劉磊 藍美嬌  【字號

  壽山村主任王必金介紹籌建中的“石王亭”。

  王一帆大師介紹“石王亭”由來。

  陳禮忠呼吁支持“石王亭”重建。

  王忠亮感謝業界的支持。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9月底,壽山“石王亭”重建啟動儀式隆重舉行,眾多國家級省級壽山石雕大師、壽山石理論專家學者與壽山石經營大佬云集,踴躍捐款支持壽山“石王亭”重建,推動千年壽山石文化的挖掘、傳承與發展,一些身在外地無法出席的大師和藏家還委托朋友代為捐贈,以表達自己對壽山石的感恩之情。

  “天遺瑰寶生閩中,他山之石皆卑凡。”壽山石自古就是我國奇石珍品中的佼佼者,具有“細、結、潤、膩、溫、凝”六德。“儷白妃青又比紅,洞天生長小玲瓏”,古代文人墨客用最美的詩句訴說著它的天資瑰麗、溫潤可人和七彩流光。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壽山石以其特有的色彩與質地,通過石雕工藝品這個載體,深受中外人士喜愛,有著“國之珍品”的美譽。

  在長期開采壽山石過程中,石農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國石的熱愛與尊重,并形成了不可忽略的壽山本土民俗文化,如開礦前一般要在礦洞口或“求石亭(臺)”處燒香祭拜,以求采得質地上佳的原石,并祈求開礦順利,平平安安;如采得比較大塊的上等質地原石或者罕見重量的田黃王,也會在“求王亭(臺)”處祭拜感恩……而這“求王亭(臺)”傳說就位于壽山“三坑”(指田坑、水坑、山坑)交界之處的“風水寶穴”,也是傳說中女媧將補天之寶石撒于壽山、孕育而出五彩斑斕壽山石的地方,古時村民曾在此搭建有簡易的亭臺,作為祭拜之地。雖因“求石亭(臺)”位于溪邊,常因山洪而倒塌,但質樸的村民往往是倒塌后就會集資重建,反反復復,“求石亭(臺)”也成為千年壽山石開采史和壽山石文化最忠實的見證者和經歷者。因民國時期戰亂,倒塌的亭臺沒人去修建,也就漸漸沒人知道此事了。尤其巧合的是,有關部門2000年撥款在壽山建造的“石王亭”原本規劃建于壽山村里,后因種種原因改建于“三坑”交界處,也就是自古以來的“求石亭(臺)”遺址之處。

  2008年,山洪暴發,“石王亭”被沖垮,后雖數次有人提議重建,但因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正式啟動。現任壽山村村主任王必金、壽山國石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忠亮、壽山國石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陳基等人近年一直致力于壽山石歷史文化的挖掘與整理,經多方咨詢考察,并與壽山石界眾多大師、名家交流溝通后,于今年決定啟動壽山“石王亭”重建。有感于他們對壽山石歷史文化挖掘整理的熱心和責任,年逾古稀的壽山石農王忠清等人也把幼時聽說的壽山“求石亭(臺)”的傳說講述出來,并推動壽山村老人會積極配合支持壽山“石王亭”重建工作。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