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刷新 訪古幽趣盎然
2017-12-07 10:15:39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張旭 【字號 大 中 小】
鼓山摩崖石刻素有“中國東南碑林”的美譽。記者昨日從鼓嶺旅游度假區(鼓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獲悉,從9月開始,鼓山啟動了10年來最大規模的摩崖石刻保護工程。一期工程昨日完成,共保護養護摩崖石刻390多方,合計近600平方米。
靈源洞(喝水巖)一帶的摩崖石刻煥然一新。
宋代名書法家蔡襄題寫的“忘歸石”。
喝水巖附近郭沫若題寫的石刻。
喝水巖的壽字石刻。
【為何修復】
有些石刻表層風化或被苔蘚地衣覆蓋
鼓山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得來全不費功夫”,有的卻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昨日上午,福州晚報記者來到靈源洞(喝水巖),穿過題寫著“靈源深處”四個字的石砌拱門,沿著60多級石階拾級而下,被眼前的景致所震撼:洞內兩側,匯集了自宋代以來的摩崖石刻200多方,真、草、隸、行、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石刻書法寶庫,它們被修復之后重煥光彩。
鼓嶺旅游度假區(鼓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資源保護處處長陳育蓓介紹,目前鼓山風景名勝區內現存摩崖石刻608方以及兩處摩崖造像,主要分布于鼓山屴崱峰(絕頂峰)、靈源洞、古石蹬道、達摩十八景、梅里景群(舍利窟)、鳳池白云洞、鱔溪、磨溪景區等處。其中,在靈源洞石刻群中,宋代名書法家蔡襄題寫的“忘歸石”、施元長題寫的“喝水巖”,以及宋代理學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綱和當代郭沫若等人題寫的石刻最為著名。
記者在梅里景群看到,明代嘉興知縣林之蕃題寫的石刻《吸江蘭若記》也被修復一新,它被稱為“梅里最美游記”。
“而檻外長江濤瀾洶涌,風云開闔,舟楫往來,魚龍出沒,盡收佛幾禪床之上……”廖廖數語,就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奔騰的江水、壯美的景致在這些朱紅色的字詞中,呼之欲出。作者還用“時值玄冬,梅花盛開。香聚巖谷,瓊枝鐵干,橫斜倚立于蒼崖翠壁間”描寫這里的梅園景致,筆筆“入畫”。
“此前,很多石刻面層都被苔蘚、地衣覆蓋,有些還存在表面風化的情況?!标愑碚f,雖然此前每隔一兩年,管委會都會對景區內的摩崖石刻進行保護養護,但實施修復的人以管委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為主,修復精細度存在不足。因此,此次他們委托具有文保資質的專業施工單位進行全面修復,具體通過結殼清洗、清雜、描紅,去除病斑等措施實施保護。
施工人員用水槍清理石面上的苔蘚、地衣。李世剛供圖
施工人員給摩崖石刻的字重新上色。李世剛供圖
《吸江蘭若記》被譽為“梅里最美游記”。鼓嶺旅游度假區(鼓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供圖
【如何修復】
特殊工藝清洗養護上文物保護專用漆
陳育蓓說,此次是鼓山10年來最大規模的摩崖石刻保護工程,以展陳保護為主要內容,共分兩期實施,昨日一期工程完成,保護修復了鼓山古道和靈源洞周邊的摩崖石刻,共計390多方。
“修復這一方石刻,就要花兩天時間才能完成,修復過程中,我們還要對用漆及刻字神韻有所把握?!北Wo工程現場負責人李世剛指著一方李綱題寫的摩崖石刻(約有千年歷史)說,此次工程共有13名具有至少10年修復經驗的師傅共同完成,耗時約3個月。
李世剛說,這是他10多年來參與的規模最大的摩崖石刻保護工程,技藝要求最高,施工難度也較大?!八惺痰谋韺忧謇恚际怯盟畼尰蛘咄绞智逑?,不能傷及石刻,所用的磁漆也是文物保護專用漆?!?/p>
談到修復保護的具體細節,李世剛說,施工人員要清刷巖石表面的塵土、黑色沉積物、苔蘚等,通過技術手段去除題刻內部的可溶性鹽,避免可溶性鹽在潮濕的空氣中反復反應,損害巖面。
陳育蓓表示,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十八景園、鳳池白云洞、屴崱峰、磨溪、鱔溪等區域的摩崖石刻群,將于明年完成。由于這些石刻群分布廣,相比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的難度更大。
據了解,在兩期工程中,將有超過600方摩崖石刻以及兩處摩崖造像被修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