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區文化館:文化惠民百姓共享
2018-03-22 08:55:14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陳敏靈 【字號 大 中 小】
水仙花雕刻藝術講座及雕刻技藝指導活動吸引眾多“發燒友”。晉安區文化館供圖
公共文化服務不能只有陽春白雪,要“接地氣”,多一點“地方菜”“特色菜”。近年來,晉安區文化館充分發揮組織群文活動的龍頭作用,積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請進來”“走出去”,精心打造“晉安文化講壇”“百姓戲臺·閩劇下鄉工程”等特色品牌,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花球可以‘立著養’,也可以‘躺著養’,還能‘倒著養’,經過雕刻的水仙花,會按照雕刻者想要的造型生長?!?月12日上午,晉安區文化館的多媒體培訓室內,一場別開生面的“晉安文化講壇——水仙花雕刻藝術講座及雕刻技藝指導活動”吸引了眾多師生家長。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剝鱗片、刻芽苞,刀鋒順著鱗片葉的紋路緩緩向前推動,隨即葉肉一絲絲飄落,各種造型的作品誕生了。
“晉安文化講壇”是晉安區文化館精心打造的一項品牌活動。館長陳亮介紹,講壇邀請了專家學者、文化能人等授課,內容涵蓋了人文和自然科學、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新聞時政等,并定期向社會征集講壇論題。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晉安區文化館在開展各類館內文化培訓的同時,還積極將文化講壇搬到館外,定期在鄉鎮(街道)文化站、社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及學校、軍營、企事業單位等舉辦專題講座,將量身訂造的講座直接投送到特定人群中間,讓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實處。
在我市主城區中,晉安區的農村面積最大,老年群體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斷增強,而土生土長的閩劇是最接地氣的鄉土文化表現形態之一。因此,從2003年起,晉安區文化館就實施了“百姓戲臺·閩劇下鄉工程”,推動各閩劇團分期分片深入鄉村進行演出。
如今,“百姓戲臺”在組織和內容形式上更為多樣化,既有統一組織的文化下鄉、慰問農民工、文化扶貧、節慶匯演,也有各閩劇團自行到各村進行巡回演出等;在演出劇目上,既有傳統經典劇目,也有原創劇目、老劇新編和獲獎劇目。2017年春節期間,晉安區還把“百姓戲臺”搬到了馬祖,成為承載兩岸民眾傳統親緣情誼的平臺。
近年來,晉安區文化館還結合當地特色,舉辦非富多彩的流動展覽活動,如非遺特色展覽、道德模范展、傳統家風家訓展等,進一步發揮文化館的社會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