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新聞發布 >> 正文

數字化服務帶來濃濃人情味

不滿兩歲的桂溪社區,讓居民找到家的感覺

2018-11-27 10:22:10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桂溪社區每周組織的免費圍棋班,吸引了不少社區里的孩子參加。

  2017年5月,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成立,正式入駐保利香檳國際小區。這是晉安區最“年輕”的社區,雖然僅轄有一個小區,卻管理著7200戶居民,戶數居全區之最。面對轄區人口多、年輕人占比高的社區實情,桂溪社區利用數字化創新治理模式,打造“戶連網家”服務品牌。小區業主葉官平說:“有了社區,我們找到了家的感覺!”

  政務下沉 實現數字化服務

  最近,保利香檳國際小區居民王大爺的敬老卡到了年檢的時間,他抱著一試的心態,到桂溪社區居委會,沒想到在社區綜合受理平臺,不到5分鐘就辦好了。“家門口就能辦,省得多跑腿了!”王大爺驚喜地說。

  據了解,桂溪社區對接晉安區行政服務中心,試點將民政救助、社保辦理等94項政務下沉到社區,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21日下午,又有一臺便民自助設備“搬”進小區。“像生育登記、敬老卡年檢等,用身份證一刷就能辦,很多周邊社區的老人都非常羨慕。”社區書記陳曉菁說。

  桂溪社區還依托微信公眾號、社區管理群、樓棟微信群以及樓宇告示牌等完成信息的即時傳達、居民意見的收集反饋。對此,陳曉菁說:“保利香檳國際是新小區,年輕人多,實行數字化管理,能保證消息及時傳達,可溯可查,也符合年輕人的習慣。”

  陳曉菁說,“數字”代替跑腿,擴大了服務覆蓋面。“像社區的早教啟蒙公益課,一發布出去,不到2小時,30個名額就被搶光了。”

  2014年就入住的業主葉官平說,以前小區歸鶴林社區臨時管理,居民辦一件很小的事都要穿過2條馬路,現在在社區就能辦,“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家”。

  開設課程 老人樂享新生活

  上個月,在桂溪社區居委會,一堂“如何使用手機適應智能化生活”的公益課開講了,在社區聘請的專業人士指導下,30多名大爺大媽樂滋滋地探索著手機的新功能。老人碰上不會的操作,志愿者就手把手指導。

  “原來,微信還能面對面建群啊,太方便了!”大爺大媽立刻活學活用建了微信群,隨著學會一項項新知識,課堂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對于小區新引入的電動車智能充電設備、豐巢快遞柜等新事物,也有老師一一教授使用方法。居民林珠英聽完課后,第二天就找到智能充電設備,體驗了一把。

  課程的開設,源自陳曉菁母親的一個問題。“微信怎么上傳圖片啊?”陳曉菁深受啟發,年輕人“一部手機走天下”,但很多老年人卻因子女沒空、怕被騙等被擋在數字生活的大門外,于是這堂課應運而生。“沒想到反響這么熱烈,我們打算繼續辦下去。”陳曉菁說。

  小區也積極引入智能便民設備。以前,快件都堆在25號樓下菜鳥驛站,常常堆積如山,25號樓的居民頗有怨言。去年,桂溪社區入駐后,在每棟樓設置便民服務站,引進豐巢快遞柜,方便居民取件。今年“雙十一”,小區內快遞包裹高達一天一萬件,但充足的快遞柜避免了“大爆倉”。

  積分管理 倡導志愿服務

  每月的15號,是桂溪社區的義剪日,社區購買服務為老年居民免費剪發,得到居民一致好評。社區60歲以上老人可享受免費測血壓服務;80歲以上的老人可領一鍵通手機,享受每月1至2次的上門測血壓服務。社區還定期開展法律課堂、蒙氏早教公益課堂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便民服務,除了報名參與,還可以先通過志愿服務獲取積分,再給家里的老人、小孩換取公益課等服務,鼓勵年輕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服務積分可通過黨課學習、小區巡邏、愛心幫扶等來領取,居民可隨時在線查詢。

  小區還成立了黨支部,發動200多名社區黨員,成立乒乓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等,每月定期開展比賽,還計劃舉辦改革開放40年攝影展。“每次比賽都會做成美篇在群內分享,攝影展可以線上投稿、點贊互動。本來大家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通過這些服務和互動,感覺社區環境更和諧了。”葉官平說。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汲取奮勇爭先力量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我市各界干部群眾懷著無比激動和自豪的心情,以不同形

區域特色 更多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紅色電影展播及老電影海報展在晉安舉辦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紅色電影展播及老電影海報展在晉安舉辦

晉安區實驗小學開學典禮不一般 船政后人講述先輩事跡

晉安區實驗小學開學典禮不一般 船政后人講述先輩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