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黨員成社區治理“后援團”
晉安桂溪社區整合資源,讓居民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2020-06-16 10:47:56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李白蕾 【字號 大 中 小】
黨員陳曉丹(左一)參與護眼宣傳志愿服務。本報記者 李白蕾攝
15日是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每月為6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的時間。昨日,趁著天氣好,轄區企業中澤口腔和愛爾眼科的志愿者進社區為居民開展口腔和眼科普查。看到醫生忙不過來,社區居民陳曉丹主動幫助登記信息。“我是黨員,為鄰里做一點事是應該的。”陳曉丹說。
像陳曉丹這樣,亮出黨員身份,主動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在職黨員還有很多。發揮社區居民中在職黨員的特長,將他們發展成社區工作的強大后援,成為桂溪社區治理的一大特色。
新社區摸底
收獲200多名“援軍”
桂溪社區是2017年5月新成立的社區,這個社區只有一個樓盤——保利香檳,目前已交房6482戶,有常住居民2.3萬多人。社區書記兼主任陳曉菁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人員一共就8名,要服務如此龐大的人群,肯定得借助外力。上任伊始,她就著手對轄區單位和居民開展全方位摸底,組建社區治理“后援團”。
“在摸底中,我們欣喜地發現,居民當中有260多名在職黨員,他們來自省市區各級各部門,還有企業家、自由職業者等,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當被問及是否愿意參與社區事務時,他們基本都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陳曉菁說。
試著把這些在職黨員引入社區治理,是在2018年下半年。在桂溪社區,記者看到了一張服務公示單,里面寫有為居民提供服務的項目和時間,這些服務包括理發、法律咨詢、圍棋班、親子早教、樂高課、孕前優生檢查等,都是免費的。
居民想參加可以掃描社區公眾號二維碼,也可直接撥打本樓棟黨員志愿者的手機。“每周末都有一些居民需要的服務進社區,服務者有的是家住社區的在職黨員,有的是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引入的項目。運行一段時間后,服務項目越來越豐富,居民也覺得生活在這個新社區很幸福。”陳曉菁說。
調解鄰里糾紛
黨員引領正能量
陳曉丹告訴記者,她在岳峰鎮政府工作,家住小區32號樓,搬入小區后已參與過多次鄰里糾紛的調解。樓上樓下都知道這位黨員很熱心,有事也愛和她反映。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七八月間仙鶴公園蛙聲擾民一事的調解,那次差不多一整周,每天一吃完晚飯我就入戶與業主溝通,最后總算圓滿解決。”陳曉丹說,32號樓前有一個仙鶴公園,由于生態良好,入夜公園水塘里的青蛙就“放聲高歌”。這叫聲惹惱了一些睡眠不好的老人。迫于壓力,物業抽干了水塘里的水,青蛙被驅逐后夜里是清靜了,可是沒水的公園也失去了靈性。
到底要不要“聽取蛙聲一片”?陳曉丹等黨員在樓棟居民群里主動發聲,征求大家意見。
“我們組織居民投票,結果多數人贊成恢復生態,讓蛙聲重現。于是我們草擬了倡議書,又入戶分發,跟居民講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取得他們的理解。最后那位起先意見最大的依伯也興致勃勃回憶在山村里度過蛙聲陪伴的童年。現在晚上又能聽到蛙叫,但再也沒人說吵了。”
陳曉菁說,去年以來的垃圾分類也多虧在職黨員發揮正能量引導。“有一次,我們發現46號樓樓下設置的垃圾屋被居民連夜移走,要不是樓棟里的在職黨員及時向社區舉報,并亮出黨員身份勇于指責私自移動垃圾屋的違規行為,這事肯定將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志愿服務
黨員帶領同事一起來
昨日在牙科義診現場,記者看到了胸佩黨徽的牙醫房昊。據他介紹,他所在的中澤口腔是桂溪社區轄區企業,最早一次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是診所的一位同事牽線。那位同事是黨員,家就住桂溪社區。“來了多次,居民很喜歡我們,有需要治療也會上診所,實現了雙贏。”
晉安區直屬機關幼兒園副園長余洪朱也是社區熱心黨員,每次服務她都把園里的8位黨員也帶上,利用周末時間到社區開展早教活動或是教居民環保手工DIY,算起來也有五六次了。“我也是社區的居民。我們幼兒園2017年9月從福新路搬過來,跟社區成了鄰居。工作和生活都在桂溪,為自己的家園多做點好事,也是應該的。”余洪朱說。
有名當律師的黨員將律所拉進社區提供法律咨詢,還有黨員主動牽線,讓所在機關與社區共建……住在社區里的在職黨員拉長了社區服務居民的觸角,鎮里對此高度肯定。岳峰鎮黨委書記鄧容說:“這一實踐很好詮釋了晉安區提出的黨建‘合聚變’理念,通過資源整合、聚集人才和項目,使黨建發揮更大作用,讓居民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