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新聞發布 >> 正文

《光明日報》昨日頭版報道 為閩越文化溯源 為閩都精神鑄魂

——福州新店古城遺址將盛裝“出席”第四十四屆世遺大會

2021-03-15 09:24:53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高建進  【字號

  《光明日報》昨日頭版報道  為閩越文化溯源 為閩都精神鑄魂

  新店古城遺址公園。本報記者 葉義斌攝

  今年6月,第44屆世遺大會將在福建福州召開。盛會在即,近日,福州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一期)建成。這個沉睡千年的古城遺址,從1985年偶然被發現開始,歷經9輪考古發掘、列入保護名錄,到今日終于舊貌展新顏。30多年時光里,邁著匆匆腳步的它,仿佛就是為了趕往本次世遺大會會場,以盛裝“出席”,“開口”向世界講述這座城市的變遷與歷史,講述自我成就的幸運與榮光。

  新店古城遺址承載著2200多年前的閩越文化信息,是閩都文化的重要源流。2001年1月,新店古城遺址正式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此翻開了古城遺址保護的新篇章。

  “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理念和實踐方法,為延續福州城市歷史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基礎,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為福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今年是新店古城遺址列為省保單位20周年。20年來,福州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了質的躍升,保護機制不斷完善,新店古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也得到系統性推動。2月4日,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閩風越韻展館開館,“云游閩越”VR小程序上線,立即引爆一波波訪古尋城的熱潮。春節期間,十多萬市民和游客通過小程序“游覽”古城遺址,在虛擬現實中感受著閩越文明的源與魂。

  當盛會召開,萬眾矚目,福州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將在這片煥發著歷史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土地上,向世界報告中國呵護歷史文物的決心,向世人展示文化遺產保護的“福州實踐”。

  喚醒千年古城,打造閩都文化品牌

  福州又稱榕城,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內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跡,特別是城區擁有一條完美的歷史文化中軸線:沿著以福州解放日命名的“八一七”路,從北邊的屏山,經冶城遺址、明清建筑群“三坊七巷”,再到閩江兩岸的上下杭、煙臺山歷史風貌街區,全長近7公里,貫穿城市南北。它們展現著這座城市不同歷史時期特有的文化故事。而在城市布局的背后,既包含福州人建城的智慧,也包含著人們對城市文化風貌的堅守與執著。

  從城市中軸線北端的屏山往北3.5公里,是福州新店鎮古城村。幾段夯土筑起的仿古城墻、巨石組成的浮雕,在陽光下訴說著歷史深處的故事。這里,就是剛剛建成的福州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一期)。

  這個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遺址,曾在這里沉睡了兩千多年。

  198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考古人員在新店鎮古城村找到了東、西、北三段城墻遺址,均為夯土建筑。隨后,當地文物管理部門開始了對古城遺址的依法保護與探索。1996年至2019年,考古人員對其進行了9輪考古發掘和勘探,除了發現西漢時期的城墻遺址、護城河外,還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陶片、瓦片等。它們器型豐富,紋飾多樣,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研究價值,反映了早期閩越國的生活情景。“考古發掘表明,福州新店古城遺址是一處漢初閩越國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2019年新店古城遺址聯合考古隊福州領隊李福生這樣表示。

  新店古城遺址是幸運的。2001年1月,遺址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得到系統性保護。牢記囑托,不懈努力。2018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成立新店古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正式成立古城辦,大力推進新店古城遺址保護利用工作。

  新店古城遺址的發現、發掘、研究、論證,為進一步探索福州的建城史提供了新的依據。特別是,這座古城遺址將揭開漢初閩越王國的神秘面紗,讓福州人了解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從而找到歸屬感與自豪感。

  為閩越文化溯源,為閩都精神鑄魂。福州新店古城遺址的保護修復利用,成為福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7月,福州被確定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承辦地。當年11月,新店古城項目(一期)保護修復和建設工作正式啟動。之后,福州市借鑒國內其他地區的遺址公園建設經驗,在新店古城保護范圍內,建設福州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經過建設,如今,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一期)建成,為即將舉辦的第44屆世遺大會獻出一份厚禮。遺址公園的建成,也使得今天的福州城市文化中軸線往北延伸3.5公里。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日前,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赴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一期)調研。他說,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秉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切實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著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講好“老”故事,

  文物“活”起來

  新店古城遺址是福州根之所在、源之所系。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保護好這方凈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福州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陳亮主持編制了新店古城遺址保護規劃。他表示,規劃編制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新店古城遺址范圍內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雖然前后進行了9次考古挖掘,但遺址的很多基本構成沒有揭露出來,地下還有什么“寶貝”無法預測。二是與文物保護普遍遇到的問題一樣,這個項目也受時間和生產力的限制,需要分期去實施。

  因應這些挑戰,新店古城遺址保護采取了三大原則。一是原真性保護原則,對于已經挖掘出來的東西,全都原真性地保護下來;二是考古預留原則,留出將來地下考古的區域;三是分期實施原則,將新店遺址公園建設作為整個遺址保護的一期工程。目前,古城遺址公園(一期)共設有遺址核心區、創意文化體驗區、生態文化休閑區、考古體驗及服務區等30處景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立足考古挖掘成果,努力讓埋在地下的歷史文物“活”起來。其方式之一,就是利用雕塑“講故事”。

  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中軸線上,立著三塊巨石組成的浮雕“閩越春秋”,中間的雕像就是第一代閩越王無諸。據《史記東越列傳》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今天福州的建城史便是以這一年為始。

  “閩越文化的融合正體現在無諸的形象裝扮中。”遺址公園雕塑的設計者林靖介紹,無諸是越王勾踐的后代,南方的青銅冶煉技術在當時具有代表性,所以無諸右手握著一把青銅劍;而閩人崇拜的蛇圖騰則體現在了他的左臂上。

  在遺址公園中,采用了大量不同材質的雕塑來進行意向性展現,再現了閩越國時期冶鐵、宴飲、迎賓、甬樂等生活場景,具象地展示閩越融合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這些雕塑形象地講述著閩都先祖故事,讓遺址公園變得有趣又有可讀性。

  除了靜態的雕塑,動態的聲光電多媒體也在講述著閩越國故事。園內的閩風越韻展覽館以現代科技再現了閩越國人開疆拓土、繼往開來的歷史畫面。

  “整個公園的總體規劃設計在于呈現出閩越人當時的生活情境,用景觀的布置結合展館內的多媒體互動手法,讓閩越文化以‘歷史紀錄片’的動態呈現在觀眾眼前。”遺址公園總設計師、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嚴龍華表示。

  讓古城走出圍墻,

  讓遺址融入都市

  新店古城遺址是漢初閩越王國時期的人類據點,現在這里依然是人煙興旺的村莊。人和遺址和諧共處的文化景觀,也被活態傳承下來。

  遺址公園沒有圍墻,開放式的空間供市民隨意步入。走進這里,一幢幢古厝民居與四周阡陌縱橫的農田相映成趣,農田里忙碌的村民則為古城遺址平添了幾分生氣。“村民都很樂于看到遺址公園的建設。”福州新店鎮人大主席魏武俊介紹,鎮里主動將1萬平方米可盈利的村財讓出。目前公園內部和周邊依然保留了80多畝基本農田,鎮里通過流轉,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打造傳統田園耕作場景,形成花樣農田網紅打卡點。

  “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一直持續到今天還是當代人的生活場所,一直陪伴著人類發展在不斷演化,這是它最獨特之處。”嚴龍華認為,對于這樣一個活態的遺址公園,應該涵蓋它所經歷的每一個時代的印記,包括當代的,只要有價值的都應該盡量予以保留。“既要保護歷史,保護珍貴的遺產,又要跟當代的社區、當代的居民生活融在一起,與城市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世遺大會在即,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保護修復,將為盛會呈上一份人文與自然結合、歷史與現代交融的遺址保護的“福州樣本”。林寶金強調,要把握承辦世遺大會的重要契機,努力實現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城鄉面貌品質“兩個新提升”。

  立足“兩個新提升”,如今,已完成一期建設的新店古城遺址公園,既是文物保護修復的“庇護所”,也是供市民休憩游玩的城市公園,還是周邊居民的生活社區。整個園區,如一條跨越千年的時光隧道,一頭連著2200多年前的古閩越族群,一頭連著他們的后裔——當代的閩都百姓。

  “新店古城遺址被以公園的形式保留下來,是非常科學而又明智的做法。”古城的發現者之一、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長鄭國珍認為:“這樣既可以回報社會,給市民們留一個休閑和接受歷史文化熏陶的好去處,同時也守住了一方凈土。對古城,我們還有許多考古發掘的工作要做,訪古尋城的腳步不會停止。有了遺址公園,那些未知的文物古跡就會得到很好的保護,等待著將來去探索、去發現。”

  留住文化根脈,守住城市之魂。文化遺產保護的“福州模式”,正帶著歷史的榮光走向第44屆世遺大會的舞臺。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日前,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赴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一期)調研。他說,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秉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切實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著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講好“老”故事,

  文物“活”起來

  新店古城遺址是福州根之所在、源之所系。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保護好這方凈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福州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陳亮主持編制了新店古城遺址保護規劃。他表示,規劃編制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新店古城遺址范圍內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雖然前后進行了9次考古挖掘,但遺址的很多基本構成沒有揭露出來,地下還有什么“寶貝”無法預測。二是與文物保護普遍遇到的問題一樣,這個項目也受時間和生產力的限制,需要分期去實施。

  因應這些挑戰,新店古城遺址保護采取了三大原則。一是原真性保護原則,對于已經挖掘出來的東西,全都原真性地保護下來;二是考古預留原則,留出將來地下考古的區域;三是分期實施原則,將新店遺址公園建設作為整個遺址保護的一期工程。目前,古城遺址公園(一期)共設有遺址核心區、創意文化體驗區、生態文化休閑區、考古體驗及服務區等30處景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立足考古挖掘成果,努力讓埋在地下的歷史文物“活”起來。其方式之一,就是利用雕塑“講故事”。

  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中軸線上,立著三塊巨石組成的浮雕“閩越春秋”,中間的雕像就是第一代閩越王無諸。據《史記東越列傳》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今天福州的建城史便是以這一年為始。

  “閩越文化的融合正體現在無諸的形象裝扮中。”遺址公園雕塑的設計者林靖介紹,無諸是越王勾踐的后代,南方的青銅冶煉技術在當時具有代表性,所以無諸右手握著一把青銅劍;而閩人崇拜的蛇圖騰則體現在了他的左臂上。

  在遺址公園中,采用了大量不同材質的雕塑來進行意向性展現,再現了閩越國時期冶鐵、宴飲、迎賓、甬樂等生活場景,具象地展示閩越融合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這些雕塑形象地講述著閩都先祖故事,讓遺址公園變得有趣又有可讀性。

  除了靜態的雕塑,動態的聲光電多媒體也在講述著閩越國故事。園內的閩風越韻展覽館以現代科技再現了閩越國人開疆拓土、繼往開來的歷史畫面。

  “整個公園的總體規劃設計在于呈現出閩越人當時的生活情境,用景觀的布置結合展館內的多媒體互動手法,讓閩越文化以‘歷史紀錄片’的動態呈現在觀眾眼前。”遺址公園總設計師、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嚴龍華表示。

  讓古城走出圍墻,

  讓遺址融入都市

  新店古城遺址是漢初閩越王國時期的人類據點,現在這里依然是人煙興旺的村莊。人和遺址和諧共處的文化景觀,也被活態傳承下來。

  遺址公園沒有圍墻,開放式的空間供市民隨意步入。走進這里,一幢幢古厝民居與四周阡陌縱橫的農田相映成趣,農田里忙碌的村民則為古城遺址平添了幾分生氣。“村民都很樂于看到遺址公園的建設。”福州新店鎮人大主席魏武俊介紹,鎮里主動將1萬平方米可盈利的村財讓出。目前公園內部和周邊依然保留了80多畝基本農田,鎮里通過流轉,在不改變用途的情況下,打造傳統田園耕作場景,形成花樣農田網紅打卡點。

  “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一直持續到今天還是當代人的生活場所,一直陪伴著人類發展在不斷演化,這是它最獨特之處。”嚴龍華認為,對于這樣一個活態的遺址公園,應該涵蓋它所經歷的每一個時代的印記,包括當代的,只要有價值的都應該盡量予以保留。“既要保護歷史,保護珍貴的遺產,又要跟當代的社區、當代的居民生活融在一起,與城市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世遺大會在即,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的保護修復,將為盛會呈上一份人文與自然結合、歷史與現代交融的遺址保護的“福州樣本”。林寶金強調,要把握承辦世遺大會的重要契機,努力實現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城鄉面貌品質“兩個新提升”。

  立足“兩個新提升”,如今,已完成一期建設的新店古城遺址公園,既是文物保護修復的“庇護所”,也是供市民休憩游玩的城市公園,還是周邊居民的生活社區。整個園區,如一條跨越千年的時光隧道,一頭連著2200多年前的古閩越族群,一頭連著他們的后裔——當代的閩都百姓。

  “新店古城遺址被以公園的形式保留下來,是非常科學而又明智的做法。”古城的發現者之一、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長鄭國珍認為:“這樣既可以回報社會,給市民們留一個休閑和接受歷史文化熏陶的好去處,同時也守住了一方凈土。對古城,我們還有許多考古發掘的工作要做,訪古尋城的腳步不會停止。有了遺址公園,那些未知的文物古跡就會得到很好的保護,等待著將來去探索、去發現。”

  留住文化根脈,守住城市之魂。文化遺產保護的“福州模式”,正帶著歷史的榮光走向第44屆世遺大會的舞臺。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