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新聞發布 >> 正文

《瞭望》聚焦福州:理順條塊治理“超大社區”

2023-02-15 15:05:35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鄭良?陳弘毅  【字號

◇以“塊塊”的網格為基準,整合多條線工作內容、力量、機制到網格,達到“塊塊”調度“條線”,“條線”支援“塊塊”的條塊協同局面

◇“一線處置”機制賦予街鎮、社區對區直部門乃至市直部門自下而上的“呼叫權”,相關責任單位、職能部門向一線靠攏、到現場會商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鄭良?陳弘毅

《瞭望》聚焦福州:理順條塊治理“超大社區”2021年2月26日,福州市晉安區象園街道樂園社區市直機關象園公寓小區(網格)黨支部在元宵節為居民送燈籠。(受訪單位供圖)

“小馬拉大車。”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走訪福建省福州市多個大型社區時,基層干部不約而同以此總結人口規模大、人口密度高的大型社區治理的突出問題。

以福州鼓樓區洪山鎮國光社區為例,該社區常住人口超過2萬,出租戶多、外來人口多,但社區工作人員總計不到20人。社區黨委書記陳立金說:“一個社區居委會的人管理相當于一個街道的人口,往往顧此失彼,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有堵點。”

改變“多網并存”的粗放式網格治理模式,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強化黨建引領、匯聚資源力量,打通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網格工作機制,形成治理合力……在福州,多措并舉提高大型社區治理效能正在破題。

底盤:條塊協同

記者采訪時發現,傳統的網格劃分通常以村(社區)為單元,一個社區一個網格。為方便開展工作,政法綜治、組織、衛生等部門均劃定網格,社區“一根針”要對接多張“部門網”。

福州鼓樓區和倉山區的多位社區工作者反映,網格多、效能低等問題長期困擾基層,在不同平臺重復錄入各類數據,耗費大量精力。

為提高治理效能,福州整合行政服務,實行“多網合一”,推動實現“一網聯動”,具體說來,就是以“塊塊”的網格為基準,整合多條線工作內容、力量、機制到網格,達到“塊塊”調度“條線”,“條線”支援“塊塊”的條塊協同局面。

福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新一輪網格優化調整以現行村(社區)行政區劃為依托,以居民小組或住宅小區、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位,將全市劃分為若干小區(自然村)網格;同時將產業園區、市場商圈、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劃分為單位網格,相關網格都進行了統一的編號賦碼,納入市基層治理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

“制定網格事項清單,將黨建、政法綜治、城市管理、衛生健康、應急處突等各類職能納入網格,提供清晰的‘流程圖’‘導覽圖’,供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形成基層治理的‘一張網’。”福州市委組織部該負責同志說。

“多網合一”首先帶來“全覆蓋”。過去網格劃分有交叉重疊,也存在盲區,小區圍墻外的馬路、綠地、河流易成“三不管”地帶。如今,網格劃定以“屬地管理、界限清晰”為原則,實現對轄內組織、人、地、事、物、責任的全覆蓋。

“一網聯動”,推動實現“協同善治”。多張“部門網”整合為一張“聯動網”后,職能部門聯合執法有了機制保障,銜接整合力度加強,社區力量分散、單兵作戰等問題也有明顯改善,治理效能得以提升。目前,福州200余個單位“入格”參與聯動處置,102項政務服務下沉到社區窗口。社區治理體系的“底盤”不斷夯實、愈發清晰。

主心骨:一小區一支部

為進一步解決治理碎片化、資源單一化問題,福州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網格管理“一盤棋”,實現支部建在網格、資源力量聚在網格。

加強黨組織覆蓋。過去,基層黨組織以社區為單位設立。重新劃定網格后,建立“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院戶)黨小組”組織架構。小區黨支部書記由社區黨組織成員或黨員骨干擔任,兼任網格長,確保網格有黨員負責。目前,全市所有居民小區均建立了黨組織。

晉安區象園街道樂園社區,管轄15個小區,網格細化調整之前只設置了7個網格,由社區黨委組織11名社區工作者為上萬名居民提供環境衛生、社會治安等各類服務。人少事多,無法及時、準確掌握群眾需求,制約了黨組織服務功能的發揮。如今,該社區有15個小區網格,并按照“一小區一支部”原則組建了網格黨組織,形成了扁平高效的治理閉環。轄內市直機關象園公寓小區(網格)黨支部設立“書記一盞茶”平臺,發揮基層網格員人熟、地熟、事熟優勢,2022年以來共解決小區居民矛盾糾紛、長者助餐等問題10余件。

鏈接資源服務。一方面,網格黨組織引領帶動在職黨員走出家門、亮明身份,通過聯系群眾、發動群眾,融入居民自治、鄰里互助“服務圈”。

倉山區螺洲鎮康寧佳園居民陳美榕是福建省立醫院護理部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她得知社區全員核酸檢測人手不足,便主動協調醫護人員為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采樣。社區黨支部書記吳文芳介紹說,社區現有黨員72名,越來越多像陳美榕一樣的在職黨員加入到社區志愿服務中。

另一方面,福州牽頭組織市、縣兩級機關企事業黨組織與小區網格結對共建,將惠民服務項目下沉網格。

近年來全市各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累計參與網格服務活動2.1萬余次,辦理“群眾需求清單”1.7萬件,解決停車難等急難愁盼問題1600余個。

“吹哨”:一線處置

在福州市鼓樓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一線處置”平臺上不時跳出社區網格員傳來的信息。工作人員根據事件具體情況,劃轉不同部門處置。

鼓樓區水部街道某小區的一名樓棟長通過“一線處置”平臺反饋,小區多個井蓋冒污水,物業已經清掏過管道,但污水倒灌情況始終存在。“一線處置”平臺研判污水源自與小區一墻之隔的地鐵施工工地,“呼叫”了市水務集團和市地鐵集團。雙方現場勘查,及時維修破損管網,困擾小區居民多日的污水倒灌問題不到一天就得以解決。

多位社區黨支部書記反映,以前遇到水管爆裂、綠化帶被占用等群眾反映突出、社區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只能訴諸街鎮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但因缺乏常態化的快捷聯動機制,難以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

鼓樓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負責人鄭凈說,基于這一“痛點”,鼓樓區近年來建立并不斷完善“一線處置”平臺,架起響應市民訴求的“高速路”。

“一線處置”機制賦予街鎮、社區對區直部門乃至市直部門自下而上的“呼叫權”,相關責任單位、職能部門向一線靠攏、到現場會商,將相對分散的行政資源整合起來,有效破解了“部門合力不足、基層力量不強”的難題。

目前,“一線處置”機制已連通“12345”“鼓樓社區幸福通”、網格化管理等平臺,匯集10個街鎮、86個主責部門、近4000名工作人員。

將大量問題化解在基層,讓社區擺脫了過去沒有工作抓手的尷尬。“群眾發現向社區傾訴問題、反映情況是有用的,就會更加相信社區,也更愿意為社區貢獻志愿服務力量。”鄭凈說。(刊于瞭望 2023年第7期)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