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廟嶺廚余垃圾處理廠下月底前調試試運行
廚余垃圾進去 電能肥料出來
2020-05-09 10:21:30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趙錚艷 【字號 大 中 小】
廚余垃圾處理廠擬下月底前調試試運行。市城管委供圖
紅廟嶺餐廚項目控制中心。
建設有福之 打造幸福之城 全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福州城區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逾一周年,成效顯著。昨日,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的垃圾分類處理后端建設再傳出好消息——廚余垃圾處理廠擬下月底前調試試運行。
廚余垃圾
可變成這些“寶貝”
據悉,紅廟嶺廚余垃圾處理廠項目總投資約5.67億元,分兩期建設,總規模800噸/日,一期建設規模400噸/日,計劃在下月底前調試試運行。
項目總經理何佳偉介紹,該項目采用德國先進的干式厭氧工藝,可處理福州市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廚余垃圾和農貿市場、商超的廢棄水果蔬菜等有機垃圾。
“廚余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廢水及固渣會經過環保技術處理后排放或再利用。”何佳偉介紹,臭氣將通過負壓收集系統及生物濾池處理系統收集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再排出;廢水將通過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到園區排放標準,通過滲濾液輸送管道送到紅廟嶺滲濾液處理廠進行二次處理,達到標準后再排放;固渣通過擠壓脫水,沼渣可堆肥處理,作為園林綠化營養土以及農業有機肥的原材料。
據悉,目前廚余垃圾處理廠二期項目已著手前期工作,待明年二期建成,一期、二期每年上網發電量可達6000萬千瓦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那么,在廚余垃圾處理廠建成前,福州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產生的廚余垃圾在后端如何處理呢?在紅廟嶺去年4月建成的餐廚垃圾處理廠你就能找到答案。
據悉,紅廟嶺餐廚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主要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處理工藝,目前每日可處理餐廚垃圾250噸、廢棄油脂25噸。其中,廢棄油脂可提煉為生物柴油再利用。
記者看到,在上述餐廚項目廠房內預留的二期建設用地,早就建成一條日處理能力300噸的廚余垃圾預處理生產線,基本滿足城區廚余垃圾處置需求。垃圾分類處理后端不斷完善
去年,紅廟嶺除了新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還建成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廠、大件垃圾(園林)處置廠和焚燒發電三期項目。通過相應的廠房和臨時過渡處理設施,福州城區的分類垃圾在后端得到妥善處置。
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建設。園區規劃用地總面積為5371畝,涵蓋了垃圾焚燒、填埋、餐廚、危廢、廚余、大件、飛灰、爐渣、滲濾液等所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總投資42.6億元,目前已建成并投用的重點項目有16個。
上述負責人表示,紅廟嶺將建成為集固廢資源化利用、節能環保產業聚集、環保宣教于一體,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確保福州市今后30年的生活垃圾得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小貼士
廚余垃圾和餐廚垃圾
廚余垃圾是城區生活垃圾分類中的一大類,主要來自家庭。廚余垃圾經處理,可發電,可作為園林綠化營養土以及農業有機肥的原材料。
餐廚垃圾,主要來自學校食堂、機關單位食堂、餐館等處,通過定點設置收集桶,然后用運輸車直接運到處理廠處理。餐廚垃圾比廚余垃圾含更多油脂,所以餐廚垃圾處理廠要具備處理廢棄油脂的功能。廢棄油脂可提煉為生物柴油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