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基層動態 >> 正文

專心研究國學,擬建百個鄉村社區國學學堂

孔海欽:國學和紅色文化“大講師”

2020-07-30 09:47:55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何佳媛  【字號

專心研究國學,擬建百個鄉村社區國學學堂

  孔海欽連線新疆的學生,進行線上直播。

  近日,晉安區孔海欽黨建工作室揭牌成立,成為晉安首個區級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室。孔海欽出生于晉安區宦溪鎮板橋村,是孔子第75世孫。退休后他專心研究國學,2013年創辦福州文儒書院,最近又致力于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計劃建一百個鄉村社區國學學堂。

  國學情結源于祖父教導

  孔海欽從小熱愛國學,他覺得這離不開祖父的教導。小時候爺爺教孔海欽認字,用竹竿當筆,細砂石當紙,寫一個字,教一個字,再推平砂石,寫下一個字。爺爺還帶著他做過木工、泥瓦工,帶著他耕田、采藥,一邊干活一邊背誦國學經典《千字文》。爺爺還會在中秋節“做半旦”,邀請乞丐和困難戶一起吃飯。

  這些生活的點滴讓孔海欽體會到學習國學是輕松快樂的事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盡最大努力讀圣賢書、幫助困難的人,不抱怨環境艱難,不責難他人。

  國學研究心得寫成10多本書

  退休后,孔海欽專心投入到國學研究中,他已經把研究國學的心得寫成了《聲律啟蒙注疏》《論語課本》《禮行天下》《孟子譯疏》等10多本書。

  現在,孔海欽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國學教育中,每一天都安排得很緊湊。比如,7月27日晚上,他先是完成了《論語》高級研修班的線下課程,休息十分鐘后又連線新疆的學生,上了1個小時的線上直播課程。

  想建一百個鄉村社區國學學堂

  近年來,孔海欽將國學和黨建結合了起來。他認為,紅色文化是可觸摸的最有溫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與黨建相結合,體現了它的時代價值。

  晉安區孔海欽黨建工作室成立后,將聯合福州市文儒書院和福州市社區大學,在晉安區實施“133”項目,即在區進修校設立1個國學師資培訓教室,在鎮街、鄉村、社區開設3所紅色大講壇,選擇3所幼兒園、中學、小學設立校園國學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開展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教學培訓和活動,打造“黨建+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特色品牌。

  未來,孔海欽還將努力實現“三個一百”,即建設一百個鄉村社區國學學堂,培養一百名國學講師,培養一百個書香家庭。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汲取奮勇爭先力量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我市各界干部群眾懷著無比激動和自豪的心情,以不同形

區域特色 更多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紅色電影展播及老電影海報展在晉安舉辦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紅色電影展播及老電影海報展在晉安舉辦

晉安區實驗小學開學典禮不一般 船政后人講述先輩事跡

晉安區實驗小學開學典禮不一般 船政后人講述先輩事跡